回憶和夏蟈的點點滴滴,至今歷歷在目。雖然它已經離去多日,但是每每想到它我都會很傷心不禁的落下眼淚。
從2022年7月16號來,到2022年8月26日去,總計陪伴我的時間也不過是42天罷了。因為我在買它的時候,它就已經是一個成年蟈蟈了,所以它的離去自然而然也是情理之中。畢竟蟈蟈的壽命是有規律和時間限制的,生命終有止。
我的夏蟈我將終身永記,它的精神、它的意志它的鳴響,不會因為它的離去而消磨殆盡,更多的是鼓舞和不屈的力量不斷的在向前向上的發展和變化。
因為夏蟈真的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靈感、快樂和驚喜。和它相處的時光,有過傷心有過歡笑,也有過別人的不理解或者是排斥,但是和它經歷過這一切,風風雨雨,對于我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就比如說,我在養夏蟈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會覺得我能夠養成功,是支持我的,也許只有極少數人是我的知音,我想這大抵應該是他們懂我吧。但是更多是別人的不理解、譏笑或者是挖苦。我想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和認知都不一樣。
但是我依然是做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堅持我自己的選擇。即使外界的人和事物作何變化?無論他們對我的評價如何?我都會始終保持本心。不為之所變,不斷的去堅定自己的信念和選擇。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死亡,沒有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既然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那其它事情就算不上是什么事情,自然也無需覺得可怕。人生在世忽然而已,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不能夠隨波逐流,更不能人云亦云,我們人都是處在社會中的一個獨立體,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認知能力。當然,看待問題的角度也要多元的、綜合的、全面的、去看待,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對待一些人或者事的時候,不要浮于表面,而要挖掘其本質特征。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一句話“透過現象看本質”。表面的東西畢竟是偽裝的、膚淺的、淺顯的,我們要一眼看穿,才不至于被迷在鼓中,而失去自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識的覺醒。畢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即便是雙胞胎,他們的長相達到了99%的相似度,但是我們也并不能保證他們的興趣,他們的秉性,他們思維邏輯或者他們的認知能力是相同的相等的。
絕大部分人會覺得養蟈蟈會死的很快,或者是太費神費力,根本無暇及此,養夏蟈就是一個笑話。畢竟我長這么大,從來沒養過一只寵物。但是只要我去養夏蟈好好養它待它,能夠存活一個月,對于他們的不理解和不贊成,就是最有力的回擊。無需言語去和他們理論辯駁,唇槍舌劍。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和行動證去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行大于言,我覺得是更重要的。
正如臧克家筆下的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有這樣幾句話“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其實兩句話,又何嘗不是在闡述“說和做”或者“言與行”之間的關系呢。
有的人喜歡說空話、大話,不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的話付諸于實踐,產生一定好的影響或者是好的結果,反倒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噬其身。
在現在這樣物欲橫流的社會當中,我們最需要的、最渴求的,就是實實在在、成熟穩重、實干興邦的踏實之人,言出必行之人,我想言行一致才是好的結果,好的影響。才會被人所看到和佩服。
“言”和“行”都很重要,但是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有言必出行,必有行,不可以有言無行,這是令人所唾棄和嗤之以鼻之事。
所以對于大多數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我沒有用言語去做任何的解釋,而是以自己的行動和實踐證明了自己,我喂養夏蟈的時間超過一個月,而且它活的很好,很自在。
夏蟈是我養的第一只寵物,就因為它是第一,它有靈性,它的鳴響我很喜歡,所以說才更加篤定了我的選擇,即便外界有很多的質疑聲,或者是不理解。我也不后悔當初養它,我所花費的心血,時間和精力,這所有的一切我覺得都是值得的。因為夏蟈值得,我也值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選擇呢?

羽卿龍
追憶我和夏蟈的一些小插曲,“言行一致”是很重要的,有言必有行,但不可有言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