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今夜皇宮無人?
徐秉哲說得唾沫橫飛,有一些甚至直直飛到了趕佶的臉上,要是以前他早就發(fā)怒了。
今天的話題,他很感興趣,不但沒有發(fā)怒,甚至連臉上的口水都忘了擦。
“太上皇您的顧慮,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心里面也是十分明白的。”
“太上皇不必如此擔心,無論今天的狀況怎么樣,但終究都是一場小勝,這京城里面的百官,心里還是向著您的,都很懷念當初君臣相得的一幕幕景象。”
“再者,金國的軍隊這一次或許沒有得逞,退去了,但是難免明年又再來,這一年來了又一年,我們這一次擋得住,下次就未必擋得住了。”
“如果真的有一次擋不住,那我大宋江山豈不是不能保?”
“如果太上皇您愿意站出來維持這個局面,那這一切便好解決了。”
“我們每年只需要給金國送一筆銀兩,這個事情就解決了,以后我們兩國和平相處,金國的大軍不再來侵犯我大宋。”
“太上皇您又可安坐您的位置垂拱而治,上下一心,豈不妙哉。”
這一下趙佶終于忍不住了,“他們真的愿意與我大宋和平相處?”
徐秉哲點了點頭,“這個事情應當是不差的。”
“金國南下為的是什么?無非也就是為一點銀子,我大宋什么都缺,就不缺這點銀子,此事可劃算的很呢!”
趙佶聽到這里,在殿內來回踱了幾步,再三考慮之后才說道,“那就依你們所說的做吧。”
“但是朕可先跟你說了,朕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宋江山,你們要約束兵士,斷然不能夠傷害城里面的百姓。”
徐秉哲點了點頭,但是他明白趙佶這樣子說,并不是他多么關心百姓,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留下一點臉面而已。
當夜徐秉哲回到了張邦昌的府上。
張邦昌和周圍的這些求和派官員都在看著他,只看到徐秉哲臉上露出了笑容。
“太上皇已經答應配合我們,這一次我們就要推翻那無道的昏君。”
在場的文官們紛紛喝彩了起來,張邦昌扶著他的胡須說道∶“那趙將軍和李將軍我也商量好了。”
“他們兩個加起來手里的兵馬有三千人,雖然不多,但是也夠用了。”
“到時候我們帶著趙將軍和李將軍直接沖到皇宮去,當我們趕到文德殿,就要讓官家退位,還政于太上皇。”
………………
半夜三更,三千軍隊從城里面的小軍營蜂擁而出,軍營門口的守衛(wèi)士兵找他們要調令,他們便當真拿出了一個調令。
以張邦昌他們這些人的本事,搞一份調令那實屬容易,畢竟以前兵部就是他們的天下。
而奇怪的是,趙安,李崇兩位將軍帶兵一路往皇宮趕,本來守在街頭巷尾的禁軍士兵看到了他們,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一哄而散。
再等到他們趕到皇宮前面的時候,張邦昌等人早已經在這里等著了。
趙,李兩位將軍來到張邦昌面前,拱手一拜∶“張相公。”
張邦昌點了點頭,“勝敗就此一舉,給我沖。”
三千軍隊從宮門涌了進去,守衛(wèi)在宮門的數(shù)十個殿前司士兵根本不敢阻擋,拿著刀槍就散了。
………………
張邦昌看到守在宮門的殿前司士兵,直接抵抗都不敢抵抗就跑路了,他心里對趙桓也是有了幾分鄙視。
旁邊的徐秉哲,更是看著那些落荒而逃的殿前司士兵,嘲笑道:“還以為那張仲熊帶來的士兵有多精銳,想不到也就那么個貨色,看到我們人多勢眾的,只是連打都不敢打直接跑了。”
“看來官家的眼光也未必有多么明亮嘛,如果不然的話,怎么會挑出一些這樣的兵來守衛(wèi)皇宮。”
張邦昌心里十分認同,但是也不好表現(xiàn)的太明顯了。
“趕緊吧,先把事情辦妥了,我總感覺今天晚上的事情有點不太對。”
大家聽到張邦昌這這樣說,也都閉上了嘴,趕緊帶著軍隊往文德殿沖去。
其實,他們對于張邦昌的話也不太認同,他們現(xiàn)在做這種事情,跟造反沒有什么太大區(qū)別。
他們心里有點不太安穩(wěn),那才是正常的,要是他們心里十分安穩(wěn)的話,那心也太大了。
三千軍隊才趕到半路,看到遠處駛來了一架馬車,張邦昌心里了然,揮手阻止軍隊繼續(xù)行進。
“等一下,太上皇來了!”
等著那一架裝飾華貴,用料講究的馬車來到了張邦昌和這些將領的面前,他們發(fā)現(xiàn)這架馬車,果然是趙佶的。
張邦昌率先行了一禮,口中大聲喊道∶“參見太上皇!”
在場的文官,還有趙李兩位將軍和手下的士兵聽到這個喊話聲,也連忙跟著行禮,“參見太上皇!”
趙佶微微掀起車簾,說道∶“各位愛卿的忠心,朕已經知道了,今天晚上結束后,朕絕對不會辜負諸位將軍以及大臣。”
“參與了今天晚上事情的士兵,都是我大宋的好男兒,每一個士兵可以賞賜三十兩銀子,十畝水田。”
趙、李兩個將軍聽到這話,當場就更加激動了。
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承諾,家族飛黃騰達就在今天。
每個士兵的心也都熱了起來。
最近這兩次守城的戰(zhàn)斗,斬殺了不少金國的士兵。
這城墻上面守城的士兵們,可都是賺翻了。
而他們這些在城里面,并且沒有參戰(zhàn)的士兵,每次只能夠收獲百十文大錢。
雖然白來的百十文大錢也不錯,但終究比不上現(xiàn)在太上皇的承諾。
看看人家太上皇,出手就是三十兩銀子,那和官家提出殺一名金國士兵的賞賜,就是十倍的差距了。
張邦昌看到士氣可用,心里已經有了幾分把握,更有了幾分急不可耐,“太上皇請跟我們一起去文德殿規(guī)勸官家吧!”
趙佶放下窗簾,“為了大宋朝廷,為了大宋朝百姓,出發(fā)吧!”
軍隊往文德殿走。
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軍隊越向皇宮深處行進,狀態(tài)就越來越不對。
張邦昌的心里七上八下的,腿都有點開始打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