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里,陳帥的眼睛起霧,父親的愛和現實的窘迫,他也曾深有體會。
沒有人愿意脊梁彎著,但生活向來如此。
聾啞人的世界是無聲,可他們卻得生活在有聲的世界里。弱勢帶來的窘困從來都是常態。
他為他們辯護,十有八九他們都是處于受害者的角度。這并不是說他們都是弱者、善良的人,而是,現實決定了他們始終處于弱勢的地位。
他們很難去犯罪,當然,有的時候即便他們犯了法也并不知情。
陳帥抬起頭,隔壁的老奶奶坐在了臺階上。
她也是一位聾啞人,完全聽不見,也不能發聲。
她褶皺的臉上,凹陷的眼窩里,那雙眸子很有力量。陳帥形容不出,但他不敢去直視。
老人沒有任何動作,她在等著他,她知道程帥的為難,不過...
她沒有任何辦法...
昏暗的樓道里,地面卻異常干凈。自幼生活在這的他知道,隔壁的老人經常會主動去打掃樓道。
幼時奶奶說,她這么做是為了感謝樓里大家對她的包容。雖然從沒有人主動幫助過她們母女,但她卻覺得平和的相處就足以令她感恩。
陳帥緊閉著眼,他想起了老人的女兒,那個沉默溫柔的女孩。幼時因為擔憂著他人的閑言碎語,面對抱著破舊的兔子玩偶站在他面前的小女孩,那時的他卻選擇了跑開。
記憶里的愧疚,讓他無法安下心來。
剛畢業回來的那幾年,聽說女孩似乎過得很好,還經常寄錢回來。
但不久前,老人敲響了他的門,他才得知了真相。
責任,是他一直在告訴每個尋求他幫助的聾啞人所要認可的東西。不能因為弱勢忽略掉法律的威嚴性,我們受到它的保護,也要遵循它的規則。
可是這次...
他沒辦法將這樣的道理說出口。
老人緩緩起身,沒有發出一點聲響,她習慣了默默無聞。不被打擾,也沒人會在意。遠無親朋,近無故友。
她眼前的世界,不僅無聲,也逐漸沒了色彩......
噔噔!
老人扶在鐵護欄上的手察覺到了震動。
她顫巍巍地轉過身來,看見了終于直視她的陳帥,他的臉上帶著嚴肅,也帶著解脫。
我試試!
陳帥的手最后合攏,使勁敲在一起,傳遞出他的決心。
開庭日子很近了...
這次庭審現場來了很多聽障人士,他們的表情帶著疑惑,有的知曉內幕,神色低垂。
案件的內容不是辯護,而是起訴。
對待判決、執法、處罰不合理,從而提出的上訴。
案件中,女孩在某按摩會場工作,在一次抽查中,警方發現了會場私底下提供嫖娼服務。
女孩也在其列,因為這批女孩多數都是聾啞人,而且所受的教育水平較低,她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違法。
雖然處罰只是行政拘留,但對于她們來說,卻是一輩子的污點。無聲的世界本就痛苦,她們的肉體卻被當成盈利的工具,里面除了聾啞人,甚至還有盲女。
組織者已經受罰,但這群女孩又該何去何從?
得知真相的她們,身上帶著一輩子也難以抹去的污點。
陳帥的手有力地稱述著受害人的內心,他沒有用言語輔助,就像女孩告訴他的那樣,將手語的每個動作、每個停頓點,有力地傳遞給眾人。
“法官,書里說沒有聲音的世界可以用愛來彌補,可現實里,廉價的愛不能帶給他們幫助。”
“往往聾啞人他們的父母、所接觸的朋友,都是一樣的群體。在社會中,同情不能轉為經濟上的幫助,他們依舊很難生存,受到的教育也因此落后。”
“當我在傾聽他們內心發出的心聲的時候,我就在想,他們所努力達到的,不過是補足缺陷能夠活得像個正常人。”
“但我們沒辦法忽略的是,先天缺陷讓本就不幸的人活得更艱難。他們在沒有接受正式教育的情況下,甚至沒法像常人一樣接納一些社會共識。”
“這個案件里,這群女孩也是受害者。”
“她們甚至不知道賣淫是什么。”
“只知道,照著老板所教的,走進房間,脫下衣服,趴下等待著房間里的時鐘到點,她們就可以得到一筆收入。”
“會場老板無數次告訴她們這是合理合法的。她們的行動都被其監視著,不能發聲,只有手勢,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告知她們這是違法行為。”
轉譯的工作者說完話后,法官抬起了頭,看著場下的聽眾席上,聽障人士和他們的親朋都流下了熱淚。
她感到很心酸,但職責讓她明白法不容情。
“你的訴求是什么?”
她放下了筆,行政處罰想撤銷很難實現,案件基本清晰,事實擺在眼前。
“我希望法律能夠真正傾聽不能說話的人們的心聲。”
這是他的整場辯護中,唯一發出的聲音。
起訴的警方代表人遲疑了片刻,問道:“我看了你的很多場辯護,想問你,你為什么要幫助他們。”
“據我所知,你并沒有從中賺到任何酬勞。”
陳帥很坦然地反問道:“我不幫,誰幫?”
目光如炬,照亮了聽眾席上聲音哽咽的他們。
“我活在他們之中,知道經濟困難、言語不通給他們造成的困難和不便。”
“很多時候,他們所能做的只有忍受,靜靜等待著正常人做出的判決。”
“我僅想為他們而發聲!”
……
臺下,老式的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切。
努力了這么多年,陳帥知道,幫助無聲者發聲,他一個人所能做的終究有限。
社會的規則約束著所有人,給予公民公正和平等。法律的威嚴也是保護人們的不容侵犯的莊嚴態度。
但是,想要為特別的人們考慮,就必須讓社會也來傾聽無聲者內心的心聲和遭遇。
陳帥律師,謝謝!
老人做出了感謝的手勢,有的結局不會改變。但人情的冷暖總會撫慰干涸的心靈。
數年后,聾啞人的救助和教育受到完整的保障,特殊教育學院悄然在城市的許多角落建立。
它們默默無聞地存在著,正如生活在里面的孩子們,安靜地活在世界的角落里努力學習想要為自己而發聲。
在陳帥的努力下,第一位聾啞人律師出現在了辯護席上。
他們已經可以為自己發聲!
學院里的孩子們,他們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陳帥在一次受訪中說道:
“很多時候,我們想的是如何提供給聾啞人士幫助。但他們真正需要的僅僅是尊重和平等,教育的平等,人格尊嚴的平等。”
“他們和常人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教育的完善,使得他們一樣可以為自己而發聲!”
時代的進步總會掃除以往的陰霾,幫助聾啞人發聲到見證他們主動爭取為自己而發聲,陳帥見證了這個過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