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上電視講癌癥,被市里的領導看到后,他們會怎么看你?”
“好高騖遠,嘩眾取寵,學識淺薄……沒人會覺得你說的好,更沒人會聽你的內容,他們只會覺得你是個笑話。”
“老師說了,衛健委的領導很看重你,還準備給你提名今年的優秀醫生代表,上直播本來是個很好的表現機會,你隨便講講就得了,為什么要碰癌癥這個話題?”
袁杰從來都不喜歡虛名,但不知道為什么,看到秦風自毀前程式的做法,他卻出離憤怒了。
這反應,比朱振華都大。
以至于秦風都有些懵。
他可從來沒有見過袁杰這般模樣。
秦風能感覺到袁杰希望自己能走得更遠,不過那條路,秦風不喜歡。
他笑了笑,隨后平靜地注視著袁杰,“袁主任,觀眾會看到吧。”
袁杰一怔,他沒想到秦風會說這句話。
不等他作答,秦風繼續道,“他們怎么看我不在乎,我只想把我知道的,告訴給老百姓,讓他們自己去分辨誰是對的,誰又是錯的,是不是笑話,又如何?”
“至于名譽、前途,呵呵,全國在冊中醫三萬,西醫七百多萬,如果我追求的是這些東西,那我為什么要學中醫?西醫它不香嗎?”
袁杰頓時啞口無言。
是啊,中醫能有個屁的前途……呵呵。
袁杰自嘲般地笑了。
華國幾年前的一場傳染病,中醫干預后療效顯著,可結果呢。
只有一位中醫界泰斗隱晦地說了句“不要忘了中醫”。
是啊,不要忘了中醫就行……
多么卑微的宣傳。
然而即便是這樣,災難過后,仍有人拿那位泰斗行醫期間找西醫治急性膽囊炎說事。
說什么中醫那么厲害,怎么還要找西醫治急性膽囊炎。
可真實的情況是,中醫可以治,甚至能根治,但需要時間調理,在當時的情況下,那位泰斗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全,根本沒時間,于是便只能切除膽囊,繼續投身工作。
這般舍己為人的行為,卻成了某些人口中中醫不如西醫的“證據”。
可悲嗎?
但又有誰愿意去了解六子吃了幾碗粉?
“你小子是不是想在藏龍縣待一輩子?”袁杰吐槽道。
“怎么?袁主任怕我篡位?”秦風打趣道。
“嘁,在你醫術沒有超過我之前,想都寫想。”袁杰笑道。
“那我感覺用不了多久了。”秦風笑道。
“神氣什么?”袁杰自鳴得意,“我最近如有神助,思如泉涌,就你這點臨床經驗還想超過我?”
“那什么時候咱們比劃比劃?”秦風眼底藏著笑意。
他哪能不知道袁杰這幾天領悟了什么。
每次一百個醫點,換來的都是A級領悟,再這么搞下去,他都能把官針二十六刺集齊了。
直到現在,袁杰都沒能達到S級領悟,可見他的進步也是有限的。
不過秦風也是真想跟袁杰賽一賽,他也想知道自己這個被系統認定的九品醫師,到底在現實中是個什么檔次。
“自取其辱,那就下個月。”袁杰傲氣道。
“行。”秦風也是摩拳擦掌。
二人口頭約定下,袁杰也直接在排班表上大手一揮。
九月一號,二人同天值班。
入夜,秦風再次進入大醫秘境。
這幾天他的醫點幾乎沒怎么漲,都是在吃鄭老和孫長福的利息。
大部分花銷也都用在了秘境傳醫上,他也因此獲得了五個針刺治療手法。
分別是:報刺、恢刺、齊刺、短刺和揚刺。
五種針刺手法各異,治療的疾病也不盡相同。
眼下,算上燒山火和透天涼,還有之前獲得的浮刺,秦風便擁有了八門針法。
針刺一道,秦風至少也能算個大師了。
當然,秦風這個大師還瘸了好幾條腿。
相比起針刺,他的望聞問切四診技術,以及辨證基礎,方劑等,都差得遠。
光有術,沒有道,這可不行。
不過最近他沒少看古籍醫書和易經。
此前有張道長教他,耳濡目染之下,古籍醫書他還能啃的動。
但是這個易經,屬實是難為他了。
不能說完全看不懂吧,至少是一竅不通。
許久沒跟張道長見面了,秦風可是攢了一大堆問題要向他請教。
大醫秘境內,秦風潛意識直接進入第一道門。
【試煉模式:養生。(半個時辰)】
還是熟悉的山巔,熟悉的身影。
張道長正練著八部金剛功,舉手投足間,氣韻十足。
“道長。”秦風道。
“跟著練。”張道長道。
“好嘞。”秦風立刻動了起來。
這幾天雖然在忙活別的,但八部金剛功秦風一直都沒有落下。
而且練得久了,秦風發現自己每次練到第四部的時候,鼻子就開始留鼻涕。
不濃,就跟清水一樣。
不練一整天都不會有,一練尤其是到第四部,就跟開了開關一樣,準時的不行。
這顯然就是身體在八部金剛功的作用下,開始排除體內寒濕。
現在這個天,衛生院也是整天整天的冷氣不斷,空調幾乎是連軸轉的。
在里面待久了,身體里難免會積累一些寒氣。
不過秦風的確沒想到,自己這才練了不到兩個星期,身體就開始排出寒濕,這八部金剛功的確有點東西。
秦風也是通過實踐,確認了八部金剛功并不是什么玄幻的東西。
它的確真實有效!
呼~
張道長輕呼一口氣,打完收功。
“不錯,看你的氣色,身上的寒氣少了一些,看來是經常在練習八部金剛功。”
秦風奇怪道,“這您都能看出來?”
張道長笑了,“一個人體內有什么情況,都會反映到身體表面,望聞問切中的望,就是望你全身的氣,一個人倘若晚上睡眠不好,第二天醒來氣色一定很差,這是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而中醫望氣就要更加細致入微。”
“望診達到一定程度,僅憑肉眼你就能判斷這個人五臟六腑是否有寒濕,病是在表還是在里,等等,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刻苦鉆研。”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養生的原因,就算達不到養心的境界,能夠做到養氣,也是能延年益壽的。”
“當然,養氣也需要方法,知道為什么我每日練功從不站在山中風口處嗎?因為氣乘風則散,遇水則止,一個地方如不能聚氣,練功自然也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如在風口練功,不但不能養氣,還有可能造成風邪入體,滋生疾病。”
嗯,這跟運動或者流汗的時候不能吹電風扇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