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在明朝萬歷之前這個島還一直被稱為圓盤島,圓盤島上沒有任何珍稀的植被、動物,土地也不適宜耕種,所以沒有任何人居住。一直到萬歷十三年,連云港附近的漁村中有一對夫婦因被指偷竊巨賈而遭到官府緝拿,兩人連夜出海避難,恰逢暴風雨,官府認為那對夫婦應該已經死于海難所以沒有繼續追捕,沒想到一年后兩人從海上平安歸來并且還帶回了不少珠寶首飾。
“夫婦說他們在海上遇到風暴,幸而得到了圓盤島神仙的搭救,之后他們就在圓盤島上住了一年侍奉神靈以作為答謝,他們帶回來的珠寶便是神靈的賞賜。漁民們大多沒有起疑,但漁村中有幾個貪婪的宵小之徒不信鬼神之說,認為必是有富翁隱居在島上,于是其中三人就約好共同前往圓盤島搶奪財寶。”
“一般這種人都不會有好下場。”時文插了一嘴。
“確實是這樣。第二天一早他們三人出發,中午就來到了圓盤島,抵達后搜遍整個島也沒有發現有富翁或神仙,只在島上某處有一個小木屋,里面放著一些手工做的生活用品。他們偏不信,一定要將那富翁逼出來,于是就放火燒島。因為島上布滿了植物所以火勢蔓延的很快,馬上就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勢之大連十里之外正在捕魚的漁民都能看到那竄天的濃煙。很快,火勢開始變化,變成了一道直通天際的火柱,那三人嚇壞了急忙想坐船逃離,但是那道火柱卻向他們移動最終將三人連同船只吞沒。島上的火在燒了一天一夜后因為后來的暴雨而熄滅。
“從那以后再沒有漁民敢來島上,島的名字也改成了畢方島。畢方,即《山海經》中的畢方鳥,畢方一詞即該鳥的叫聲。”
“相傳此鳥在哪里出現,哪里就會發生怪火,所以畢方也被看作是大火之兆,很符合這個島上發生的事。”顧萍補充了一句,“我昨天晚上也翻閱了本地的縣志,確實有這些記載。”
“傳說終歸只是傳說,想來應該是那三人放火燒島引起了周圍氣溫變化導致了異常的現象。”全良解釋道,“比如火龍卷。”
“火龍卷?是像龍卷風那樣嗎?”
“外形是很像的。火龍卷在大火時有可能出現,我看這個島的面積不算小,如果真的是放火燒島,如此大的火災引起火龍卷也不無可能。”
“別跑題了,不管火龍卷不卷,那都是幾百年前的事,和我們要找的寶藏沒有關系。”龐非打斷了全良的發言。
“龐非說得對。”
“那個,我想問問左上角寫了些什么?”徐倩拿起她的那份藏寶圖,本來就對繁體字不熟悉的她更是看不清藏寶圖上潦草的筆跡。
“上面寫著: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烏江。盟約不到翌日見,三足兩耳怪橫行。長槍短刀何所懼?力拔山兮氣蓋世。也許是借著頌揚西楚霸王來諷刺抗日戰爭時期那些不為國家出力之人。”
“文先生的太爺爺是民國時期的人,能識字已經是不容易,想必寫不出什么高深莫測的意思來。”唐玉說。
“道理我們都懂,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孫華懟了回去,坐在他身旁的顧萍白了他一眼。
“我怎么知道!”唐玉沒好氣的回應到。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最終也沒有得出一個結果,話題又轉回了如何找到寶藏。
尋找
吃完午飯后已經下午1點大家一起出發去尋找寶藏的埋藏地。
在小輪船抵達時的停靠位置,10人被平均分為兩隊,唐玉、龐非、吳勝、文江、全良一隊,其余五人另一隊,分別從東西兩個不同的方向沿海岸步行前進。
大約26分鐘后,10人在小島的另一頭幾乎同時抵達匯合并交換了雙方的結論。如吳勝所說,畢方島的海岸很平滑,和藏寶圖所畫的完全不同。地理學專業的全良還順便畫了一張簡易的地形圖。
(下圖為全良所畫地形圖的高清彩色版,方向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會不會是畫地形圖的時候是民國那會兒,然后島的形狀和現在不一樣?”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傻瓜,剛剛吳勝和宵月都說這個島在明朝就叫圓盤島,說明從以前到現在它都是圓的。”上官夜一句話就把時文的嘴給堵上。
“那……也許搞錯島了?可能有另一個島也叫畢方島?”徐倩說到。文江搖搖頭表示自己已經查過資料,確定全國就這一個島叫畢方島。
“如果藏寶圖上的形狀不是指島呢……或許是森林的形狀。”唐玉拿過全良畫的地形圖搖著頭,“也不對,我們過來時看到的森林邊緣也很平滑,而且森林和沙灘的分界線很明顯,不太可能是因為森林形狀發生改變。”
“這個藏寶圖上就一個形狀和一個紅叉,沒有其他標識物,也沒有個東南西北,總不能把整座島都挖一遍吧。”龐非悶哼了一聲。
“來都來了嘛,再說我已經跟船長說讓他三天后再來。”文江說。
“等一下,你對這里的地形很熟悉,是不是早就來過這里?”唐玉回過神來,“你找不到埋藏寶藏的地方所以才把我們也忽悠過來是不是!”
“唐哥別說的那么難聽,我這不也是給大家一個機會。”
“機會?我們連是什么寶藏都不知道,就像那個小兄弟說的,找了半天連船錢都不夠可就貽笑大方了。說起來藏寶圖上根本沒寫藏寶二字,你為什么判斷它是藏寶圖呢?”
在唐玉的攛掇下,大家也加入了聲討文江的行列,在逼問之下文江只好說出藏寶圖上原本還寫有四個字,就在畢方島三個字下方:百萬之財。他在復印的時候是故意將這幾行字隱藏。
一聽到百萬的字樣,唐玉、龐非眼睛都開始“放光”,那副貪婪的樣子躍然于臉上。眾人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不少,因為沙灘一般不會埋放寶藏,所以大家紛紛進入森林,兩人一組開始尋找線索。徐倩是與全良一組,然而折騰了一個下午她除了從全良那里了解到不少島上植物的名稱外什么也沒發現,其他4組人也是都沒有收獲。
天色漸暗大家只好先返回露營地點生火煮晚飯——還是方便面。晚飯時顧萍又給大家講述了一些歷史故事,尤其是有關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雖然在場的人除了徐倩和文江都對這些故事非常了解,但是專業的博物館講解員還是能把老故事說出新鮮感來。
晚飯過后眾人繼續商量尋寶的事,龐非表示自己帶來的機器可以檢測附近5米半徑范圍內是否埋有金屬,但是現在連一個大致的范圍都沒有,帶來的兩桶汽油也是有限不能一直用,更何況機器那么重也不可能帶著它滿島跑。時文更是發出靈魂拷問,如果寶藏埋藏的很深超過5米怎么辦。
而對于挖出寶藏后的處理大家也是各執一詞,唐玉、龐非、文江、吳勝等人表示應該賣了換成真金白銀,而時文、全良、顧萍不同意,認為如果是重要的文物古董應該上交國家。孫華、徐倩和上官夜則沒有發表意見。兩派人誰也不肯讓步,差點還吵起來。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晚上10點,除了營地的篝火,周圍一片黑暗。得虧島上沒有大型動物,不用擔心被攻擊。話雖如此,為了保險起見10人中還是留了1人在篝火旁負責守夜。而唐玉就是第一夜的守夜人,他說自己經常熬夜,夜深人靜時能靜下心思考事情,說不定還能破解藏寶圖。
故事
其余9人回到各自的帳篷,每個帳篷之間距離都較遠,只要不是大喊大叫一般是聽不到別的帳里的聲音。徐倩拿出手機準備玩了一會兒小游戲。上官夜則拿出一個小臺燈在帳篷里打開然后突然開口問到,“你根本不懂尋寶是不是?”
她這一問可把徐倩給問住了,自己這么快就穿幫了嗎?
“上官姐姐,你為什么這么說……”
“你連藏寶圖上的繁體字都看不懂,怎么可能是與古物、尋寶打交道的人。”上官夜的眼神變得犀利起來,“你來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徐倩被這個大姐姐問的有些心慌,在幾秒鐘的思考后她決定和盤托出,“其實我只是報社的記者……”說著她就從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個工作證。“我是在網上看到帖子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所以才混進來的。”
上官夜拿過工作證仔細比對后,眼神又溫和起來。
“原來是記者……”
“上官姐姐,拜托你別說出去,不然他們肯定不帶我玩了。”
“傻瓜,你以為我不說就沒人知道啦?連我這樣半路出家的都看出來了,那幾個老油條還能不知道?估計看你是個小姑娘,他們只覺得是少了個競爭者。”
“老油條?你是說唐玉和龐非嗎?”徐倩想了一下看起來老的也就這兩位了。
“還有吳勝,對他們你最好多一點防備。”
“吳勝……他看起來人挺好呀。”
“那些只是表象而已。”上官夜打開了話匣子,和徐倩說起了一件事。
3年前,唐玉收到消息說在西部某偏遠山區里有一處元代墓穴。于是就約上了龐非、吳勝以及上官夜的男友莫信一起前往。半個月后的某天,她突然接到警察的電話,說她的男友在山里遭到野獸襲擊已經遇害身亡。上官夜連夜買票趕過去,因為是在偏遠地區,所以花了兩天時間才趕到。她在鎮醫院太平間看到了男友的尸體,身上各種傷痕,有些地方還被撕咬。
警察告訴她,報警的是與莫信同行的三人。三人錄口供時均表示是在山里行進時遇到了野獸,莫信讓他們先走自己墊后,結果沒能打過那些野獸。他們三人跑回村子之后叫了村民們一起上山,結果就發現了莫信的尸體,最后男友的死就被當成了意外處理。
三人在口供里完全沒提為什么來這里,后來他們三人一個回去開了古董店,一個開了茶館,另一個則是四處云游。因此上官夜一直懷疑是他們三人害死了自己的男友,私吞了挖掘出來的寶物。
為了找到三人謀害莫信的證據,上官夜也開始從事尋寶,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接近那三人。幾天前她從朋友那里得知,這三人又開始做尋寶的準備。隨后她打探出他們是要來參加這次的尋寶,所以就聯系了發帖人文江加入到尋寶小隊。上官夜表示文江也和徐倩一樣是個外行人,他出的那些考核題多半是唐玉他們幫他出的。
“上官姐姐……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些事?”
“你是記者,如果我遇上什么不測,希望你能把這件事報道出去,我不希望莫信和我就這樣死的不明不白。”上官夜激動地抓著徐倩的肩膀,眼里還泛著一些淚花。這是徐倩當小記者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感到這個職業的分量,她堅定地看著上官夜。
“我一定會的!你也別太擔心,這次人這么多,量他們也不敢做什么。”
在徐倩的安慰下,上官夜的情緒逐漸穩定,準備躺下睡覺。徐倩也收起手機,盡量省一些電,現在馬上要到零點了。臨睡前她往帳篷外看了一眼,唐玉正坐在篝火旁雙手拿著藏寶圖認真看著,他的身邊除了那團火什么都沒有。
“他真的殺了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