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震動
案發后的第二日,中午時分,帖木真、完顏塞補他們在壓抑凝重的氣氛中,離開了玄真觀,一路以騰出的馬匹馱載尸體,在路經良鄉縣時,因為此縣是負責中都西南面,并及涿州地面捕拿盜賊事的中都西南都巡檢司的駐地,因此,完顏塞補帶著帖木真他們,先趕到了縣城內的巡檢司衙署,招來了都巡檢使,并向其出示了自己的館伴使金牌。
塞補向這位都巡檢使迅速說明了外番使團成員及來寧館官差被殺的重大案情,并囑咐這名都巡檢使,如果他不想遭遇貶斥,就速速行動起來,即刻派出巡檢司的馬、步軍,先在龍泉河以東,上下游地面的各個村落、谷地、密林中進行搜捕,若能捕捉到太行賊或劉仲祿的蹤跡,都巡檢司自是大功一件,繼而,他又向都巡檢司征調了數輛馬車,以方便更為妥當的運送尸體。并要來了幾匹好馬,以便遣人先行快馬趕回中都城內,向尚書省稟告大案情況。
這位都巡檢使聽到案情后,自然不敢怠慢,萬一真是太行賊出現在他的管轄境內,還做下了如此大案,若他還不盡力搜捕,朝廷之后又豈能饒得過他?
在換好了數輛馬車后,帖木真、完顏塞補一行再度上路,并于當晚深夜,到達了中都城正南門豐宜門之外,由于案情重大,刻不容緩,且完顏塞補已先行遣人,快馬趕回了中都報信,以此故,當塞補在正南門外,向城上的巡邏軍士叫門時,很快就得到了回應,不過片刻等待,豐宜門即開,完顏塞補、帖木真他們一行的車馬隊伍,就舉著火,在深夜中順利的進入了寂靜的大城內,繼而直往來年館而回。
當晚,來寧館中燭火通明、守備森嚴,待到第二日清晨,完顏塞補、斡古出二人作為館伴正使和副使,即一臉喪氣的主動前往尚書省認罪去了。畢竟案情重大、影響惡劣,瞞是瞞不住的。
至于帖木真,更是一夜沒睡,他就在館中一樓大堂內,看著雪克該等三人的尸體,為其守夜,當然馬慶等人的尸體也在。他在等,等著朝廷給出一個交代。
而同在館中的桑昆、阿剌兀思、拜不花等人亦是震驚,他們不曾想到,在堂堂大金國的首善之地,竟會有賊寇襲殺使節的慘案發生,畢竟,無論他們是來自哪一個部落,因為同屬漠北、漠南番部,又同在異國他鄉,此刻,看到蒙古使節在中都大興府境內被殺,他們不免亦有兔死狐悲之感。因而,他們的神色盡皆嚴肅,倒是沒有人表現出幸災樂禍的姿態來。
在這日上午,天光大亮,上朝時間已過,中午卻還未到,帖木真一夜食水未盡,他盤著腿,席地枯坐于雪克該的尸身旁,他在等待著金人對此大案的態度。
很快,二十余名皂袍官差挎刀而來,帶著他們前來的,是一名一身紫色官袍,面容消瘦而嚴肅的中年男子,他環顧大堂之內,目光最終在席地而坐的帖木真身上停了下來,而后他沉聲道:“某乃大理寺卿完顏宗浩,今奉陛下詔旨,前來查案!”
帖木真抬起了頭來,定定地凝視著完顏宗浩,亦是沉聲道:“我使團中人慘死玄真觀,太過蹊蹺!蒙古部的帖木真,還請大人查仔細了!盡快將兇犯緝捕歸案,還我以公道!”
說著,帖木真自雪克該的尸體旁長身而起,對著完顏宗浩做出了請查驗尸首的姿勢。
完顏宗浩聽罷后微微聚目,他再度打量了帖木真一眼,隨即不再多言,而是揮手讓他身后的,經驗豐富的老仵作開始對尸首的刀傷,一一進行查驗。
在仵作查驗尸首時,完顏宗浩又在大堂內再度向帖木真等一眾人仔細詢問了包括貢馬患病、劉仲祿治馬、馬慶、雪克該他們因貢馬暴斃而追捕劉仲祿,以及后來帖木真他們發現尸體的種種經過,以及他們搜查玄真觀時的一系列細節。在聽取了眾人對案情前因后果的仔細描述后,完顏宗浩凝眉沉默不語,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又過不久,仵作查驗完了尸體,向完顏宗浩稟告道:“稟大人,這十余具尸體,皆乃直刀致命,且所用直刀乃仿宋手刀式樣,這種刀,于官府、民間皆有所佩。有所不同者,不過是鐵料材質的好壞之差罷了,從這些刀傷看,兇手所用的直刀質地上乘、鍛打精良,能用這種直刀且能造成的刀傷又如此致命的,不是官衙中人,便是積年悍匪了.....”
“知道了。”完顏宗浩微微頷首,繼而對帖木真道:“本卿已知案情,卻還需親自前往玄真觀殺人之地查探一番才行,你等耐心在此等候,如此大案,我大金必會給你輩一個交代的!”
“好,大國不要讓我等遠來之臣寒心就是!”帖木真直視著完顏宗浩那狹長的雙目,低沉著聲音,一字一句的開口道。
特么的,若非此地乃金人的地盤,他沒有自由出入查案的權力,也沒有可以借助的強大力量為支援,否則,他帖木真又豈會在這來寧館中枯等結果?想想就令他壓抑在胸、郁結之氣難消!
完顏宗浩匆匆帶著人走了,隨后在下午時分,漠北使團中人及來年館官差被殺一案,在中都城內徹底傳開,如此大案,消息是瞞不住的,因此,一時間中都震動,上下一片嘩然,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在這種情況下,很快,帖木真他們在來寧館中迎來了兩個新的金國官員。
此二人盡皆約莫三十余歲,氣質儒雅,一個名為完顏承暉、另一個則喚做夾谷衡,據他們自己介紹說,他們是新任的館伴正、副使,完顏承暉為正使,乃宗室出身,官居中都右警巡使,副使夾谷衡乃女真進士出身,職官為翰林學士院的應奉翰林文字。這二人官品雖稍低,但卻都是女真人中的清貴文人,天子的親近之臣,大金皇帝派他們前來任新的館伴使、副,或許就是認為之前的塞補、斡古出二人作為武將太過粗疏、所任不夠細致謹慎,因此才會引發了如此大的血案吧。所以金廷后繼而來的館伴使、副使,才派了這么兩個知禮守禮的文官前來了。
至于完顏塞補和斡古出二人的去向,完顏承暉在溫言安撫帖木真他們時說,由于漠北使團成員及官差被殺之事,今日常朝時,已引得天子震怒,繼而將塞補、斡古出二人各自鞭笞三十,并把他們盡皆下了大理寺獄,因大祭在即,不宜刑殺、流徙,所以二人之罪,還要等大祭之后,朝廷再行發落。
完顏承暉溫聲安撫帖木真說:“朝廷自有法度,況呼大理寺卿宗浩,實乃朝廷干臣也。外使勿憂,某相信,殺外使隨從者,很快就會被緝捕歸案,朝廷不會忘了汝等遠來之人的。”
“至若劉仲祿,朝廷已大發海捕文書,接下來,大興府、大理寺、中都警巡院、東北、西南兩面都巡檢司乃至全國諸路、諸府、諸州、諸縣的官衙,整個大金國都將大索其人,誓必要將其捕拿回中都才肯罷休的。而全甄道在大興府地面其余幾個道觀的道人,一眾官差也以出動,必會將他們一一捕回大理寺問案。”
而在這一日當晚,為了進一步安撫帖木真等蒙古外番使團的情緒,朝廷又派來了一位宰執大臣,乃是參知政事、渤海人張汝霖,他代表大定天子,于來寧館中進行賜宴、安撫。
至此,金國的種種作為,在帖木真看來,反應速度不可謂不快了,查案的誠意算是稍稍顯出來了,不過,具體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兇手,還要看接下來幾天,金人要如何施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