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張知府
“張知府,老身亡夫乃洞庭府城防軍統(tǒng)領(lǐng)顧振邦,不知你可曾聽過?”
一旁,鬼婆婆也開口了。
說著,她利用鬼域,將先前的兩名女童送回到了地上。
“這是黑羽之前擄走的女童,完好無損,現(xiàn)在還你。”
“張知府,六年前,狗賊蕭義天背信棄義,任由妖族大舉入侵我等四府之地,老身與你一樣戰(zhàn)死化鬼,如今亦是超凡之境,天幸遇到方公子,這才得以讓我等這些孤魂野鬼的冤屈上達(dá)天聽。”
“上達(dá)天聽?陛下,陛下真的知道了?”直到此刻,張知府仍未盡信,將信將疑道。
“怎么就不相信人呢……”方林無奈,又急著回去讓上面最終定計,已經(jīng)考慮是否要強(qiáng)硬出手了。
忽然想起一件東西,頓時拍了拍腦袋。
“對了,怎么忘了這一茬!”
當(dāng)即,他便從懷中取出自己的青衣令,催動內(nèi)勁,頓時,一股微弱國運(yùn)之力便將他所籠罩。
感知到這微弱的國運(yùn),方林有些臉熱。
下級青衣令中所蘊(yùn)含的國運(yùn)確實(shí)寒磣了些,但沒辦法,另一塊是隊長令,而隊長令中并無國運(yùn),比起實(shí)用性,隊長令的象征意義更大。
不過這已經(jīng)夠了。
感知到那久違的國運(yùn),張知府再無疑慮,徹底相信了方林。
因?yàn)檫@是大周國運(yùn),除非正式登記在冊的大周朝廷中人,任何人都無法牽引!
“陛下!”
“老臣無能啊!”
張知府徹底放松了下來,想到終于等到朝廷救援,卻已是足足六年之后,物是人非事事休,心中悲凄,放聲大哭。
“老哥是個性情中人。”
方林終于降落,看著嚎啕大哭的張知府,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又有些猶豫。
這精神看著有些脆弱啊……若讓他知道,給予他這凄慘六年的,不是別人,正是當(dāng)朝禮親王,會不會直接失去理智?
一個失控的超凡鬼魅……想想就嚇人!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先不急。
吩咐四妖收斂氣息,莫要嚇壞百姓。
又示意衙役鬼們先將兩個女童的家人找來,接回去好生休息。
過了好一會兒,張知府才穩(wěn)住情緒,來到方林面前,行大禮,道:“青山知府,張正源,見過方大人。”
“張知府不必多禮,我奉天司青衣并無官級,當(dāng)不得大人二字。”方林笑著擺手,又道,“找個說話的地方,咱們慢慢說。”
“請。”
……
小鎮(zhèn)一座宅院內(nèi),方林斟酌著,小心翼翼地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告知張正源,沒想到對方憤怒歸憤怒,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太大反應(yīng)。
“蕭義天有問題是明擺著的,但區(qū)區(qū)一個蕭義天,不足以干出這般大事,尤其那黑羽大妖這些年的刻意飼養(yǎng),未免也太過明顯了一些,此事下官并非無知無覺,只是妖族圍困,無法逃離,便只能將計就計,借此提升實(shí)力。”
“卻是沒想到,這一切的背后,站著的居然是那位剛剛大捷回京的禮親王……他這是在竊國!”
以張知府的角度,當(dāng)年事發(fā)時,五王剛剛回京一年,羽翼未豐,是以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是五王的手筆,這也算正常。
不過到底是知府,僅憑當(dāng)年的一點(diǎn)蹊蹺之處,就能猜到事情不簡單,甚至能看出這些年妖族主動飼鬼的行徑……此地以他為首,死亦為鬼雄,倒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這是一位智者,與他交談,受益良多。
可惜還有兩府之地要去,方林便沒有再多說,直接道明了來意。
“方青衣放心,下官定當(dāng)竭盡全力,配合朝廷,坑殺老鬼!”
果然不出所料,張知府根正苗紅,哪怕化鬼,亦對朝廷忠心耿耿,毫無二話。
“那便這樣了,方某還要趕緊去接觸剩余兩位,且要回去稟告,便先走了。”方林起身,忽然想起一件事,詢問道,“聽說張知府有一位胞弟在京為官,不知具體是誰?也許方某還打過交道。”
“屬實(shí),下官胞弟乃是張清平,六年不見,也不知他如何了……”說到胞弟,張知府面上露出一絲復(fù)雜神色,顯然一直牽掛。
“張清平……”方林聞言,面色古怪:“我曾猜想過是他,沒想到真是他。”
張清平,京兆尹張清平。
便是那個差點(diǎn)冤枉了方龍,判他一個殺人重罪的張清平。
“方青衣認(rèn)識胞弟?”張知府面露喜色,追問道,“他如今可好?”
“認(rèn)識,挺好的,如今是京兆尹了。”方林笑道,“與他打過一次交道,嗯……還算正派。”
“那就好,那就好。”
“張知府可需要方某帶話?或者給個信物,讓他知曉你其實(shí)并未真正亡故。”方林提議道,“亦或者,稍后你便干脆隨我回京一趟便是,我?guī)阌H自過去找他。”
“反正接下來即便要行動,也要先行稟告,估摸著上面商議還需要一些時間,沒那么快。”
“進(jìn),進(jìn)京……可以么?”張知府下意識站了起來,眼里閃過一抹強(qiáng)烈的希冀,同時又有些忐忑,“如今下官這般鬼身,還能進(jìn)京?”
“有何不可?”方林笑道,“便是化了鬼,你也是朝廷的鬼,如何進(jìn)不得京?”
“須知,錯的不是你等四府之地官民,你們亦是受害者。”
“那……下官便斗膽,隨方青衣進(jìn)京便是……我那不成器的胞弟倒是可見可不見,主要是下官之雙親,亦在京都……”
“也不知二老如今是否還健在……”
“這便真不知道了。”方林搖頭,安慰道,“不過上次見京兆尹神氣十足,眉眼間無甚憂色,想來二老健在的可能性更大。”
“那不成器的東西可是得罪過方青衣?”張知府何等鬼精,聽出方林語氣里的一絲不對,當(dāng)即追問。
“不算得罪,就是小小地吵過一架,并未結(jié)怨。”方林笑道,簡單講述了當(dāng)初方龍案的經(jīng)過。
“原來如此……還是那般不成器,方青衣放心,回頭見了,下官定要狠狠收拾這個混賬,竟差點(diǎn)冤枉了好人!”
“那感情好,我還是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