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小女兒隨朋友邀約去科技館看巡展。當我們進入科技館時,講解員己在為大家講解一樓展區的展品。
一位身材修長,面貌清秀的年輕女講解員聲情并茂,繪聲繪色地講解著。“讓科普面向大眾,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科學。”
“現在我為大家講解眼前這三個展品,中國數字科技館,人體導電,輝光放電”。
“中國數字科技館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項目之一,致力于提高公民科學素質。通過集成和分亨國內外優質科普資源,開展以網絡為主耍平臺的科技教育,促進全社會參與科學傳播,從而達到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快網絡科普發展的目標。中國數字科技館是公眾學習科學知識、討論科學問題、發表科學見解的平臺,中國數字科技館是科普工作者和科普機構獲取科普資源,交流科普經驗,了解科普市場的平臺。“讓科學深入人心”是中國科技館的發展愿景。
我們科技館分為一樓基礎科學,二樓應用科學和三樓前沿科學。
基礎科學包含數字聲音,光電視覺,電與磁,機械能量,水世界,太空船,傾斜小屋,通樂廣場,小劇場等大家普及認識的基礎科學。
展區內每一個展品都具有玩樂性,讓廣大兒童,青少年朋友都能娛樂的同時進一步發現奇妙的科學原理。深切感受到科學的有趣和奧妙,深刻啟發大腦思維。
在大多數人眼里科學對自己是遙不可及的。它是深奧高知的。認為與自己的生活是不相關的。
只要來過一次科技館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它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我們的曰常生活里。比如眼前這兩個展品:人體導電與輝光放電。
人體能導電是因為我們人體組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礦物質,電解質,所以人會導電。人體的導電率還與皮膚的干濕程度有關,粗糙而干燥的皮膚的電阻可達到數萬歐姆,細嫩而潮濕的皮膚的電阻可降至800歐姆以下,電阻小的人很容易觸電。為了讓游客體驗其科學原理,在科技館的展品電路中,通過人體的電流小于2mA,所以人體不會有觸電的感覺。
在展品輝光放電中,當大家用手掌或手指輕觸或撫摸玻璃球或盤,會發現玻璃體內發生輝光放電現象。那是因為玻璃球或盤內充有某種單一或混合氣體,球或盤內電極接高頻高壓電源,當用手或手指去輕輕觸摸玻璃體表面時,人體即為另一電極,氣體在極間電場中電離,復合而發生輝光。玻璃體內充的氣體不同或所充氣體壓強不同(即真空度不同),所產生輝光的顏色也不句。
通常情況,氣體分子是中性約,但在外界因素(如火焰,紫外線,放射線或強電場等)影響下,可電離形成帶電荷的電子和正離子,電離后的氣體正,負離子在電場中隨電壓升高產生碰撞電離,從而使氣體可以導電。電流通過氣體稱為“氣體放電”。“氣體放電”的形式有很多:如火花放電,弧光放電等為常壓下放電,而“輝光球”是低壓氣體(又稱稀疏氣體)在高頻電場中的放電現象。
大家在體驗展品的同時互相發表對數字,對光電的其他認知,在交流中發現科學的奧妙!
各位游客,今天的展品講解就到這里,感興趣的游客可以上來體驗一下展品,盡情體驗各種原理帶來的科學奧秘,感謝大家的參觀!”
大家準備散開之際上來兩位穿著紅色T恤,長相清純,身材嬌小的年輕女講解員,頭上都戴著耳麥,朝我們人群熱情說道:“各位游客,接下來我館特色表演項目高壓放電即將開始,感興趣的游客請到一樓南展電與磁展區進行觀看。”
小女兒拉拉我的衣角示意去旁邊遛遛看看。朋友的小兒子卻要看高壓放電。最后,我跟朋友分兩頭各看各的。
小女兒拽著我在一樓南面展區東張西望,聽到別的小朋友非要看什么魔屋,也要跟著去,經一名志愿者帶路到了電與磁展區。
當經過一個叫幻影成像的展品時,上面正放著浩瀚星河,一眼望去,宇宙天體無邊無際,突然,我被一束看不見摸不著的光電擊住了,手腳麻痹動彈不得,發不出一點聲音。似乎旁邊的一切都靜止了,萬物俱靜!競然看見了自己在屏幕中變成了一個小人!天哪!莫非出現幻覺了?那幻影是怎么存在的?我定定地看著前方屏幕,屏幕里又陸陸續續出現了五個小人,正朝著我做著不同的手勢在說什么!
“小小,我們終于等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