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章節
對于夜晚,我們有什么看法呢?
是日落西山后落寞,還是月起東方的皎潔,亦或是滿天繁星的相擁。
答案是自己的想法,我把他稱之為自我的故事。
生活也是如此,對于浮世萬千,潮起潮落,一百個人至少有一百零一個想法,自我的故事如何從不局限于一種答案。
對于夜晚,首先想到的是綿延不盡的黑暗與如淵似獄的潮水孤獨。
對于人的一生,又要經歷多少個夜晚,多少個只有自己的夜晚?
換言之,一個真正成熟的完美的人,又有多少次在獨有一個人的夜晚暗自升華呢?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相比于成功的竊喜,常與我們相伴的更多是不盡人意的險阻,這恰恰是一個人成長所無法代替的“增長劑。”
夜晚的孤獨,挫折的常臨,無不需要我們的自我的故事有一個更清晰認知。
對于半杯水,自我故事的看法很重要,有人命名之為救贖,因為還有半杯,也有人命名之悲傷,因為只有半杯。
對于自我故事的看法產生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答案,是悲傷還是歡喜,亦或是喜憂參半,我們不知。
我喜歡夜晚,它沒有早晨的躍躍欲試,沒有白日的喧嘩吵鬧,沒有黃昏的滿滿遺憾,有的,只是給我的自我救贖的命名的平臺。
對于生活,有靜有動,才會萬紫千紅總是春。
對于自我,有思有瘋,才會青春韶華永不悔。
梵音,常伴青燈古佛,
孤獨,常伴夜的左右,
命名,也常伴青春的始終。
只有在夜聲人靜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思考的余地,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能讓自己不渾渾噩噩,真正的脫離掌控,做自己的主人。
夜晚,孤獨,無聲
這是好是壞,我們不知,但無法否認的是:夜晚,讓我們有了自我命名;孤獨,讓我們有了快速成長;無聲,讓我們有了悄然長大。
是好是壞呢?還是對于自我故事的命名,這是個人的修養,個人的本性,個人的活著。
自我的故事認知,也就是孤獨時的自我認知,真的是一門學問,是一把雙刃劍。
雨果曾說:“孤獨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
歌德說:“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涌現出來”
孤獨,是夜晚的標配,絕佳的搭檔。
但,孤獨,有時也是刻骨銘心,是因為某件事或者某個人。
一舉一動都仿佛在撕扯自己的內心,點點滴滴都好像是在撞擊自己的心房。
愛一個人,因愛生恨,無能狂怒后的呆滯是孤獨的沃土。
恨一個人,恨極生悲,酩酊大醉后的逃避是孤獨的肆意。
想一個人,思戀成疾,病房失意后的可悲是孤獨的肥料。
雷尼埃說:“孤獨——已經死去的一切活在我們心中的墳墓”
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也必須要對自我故事的命名,這是救贖,也是自我的升華。
夜晚,不再是悲傷的孤獨,而應該是天賜的溫柔。
夜晚的孤獨,一生的伴侶,
自我的命名,余暉的救贖。
一股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人人懼怕孤獨,但從來都不會去享受孤獨,他們不明白,孤獨也是一種生命的歷程。
.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嶺的阻隔,不畏腳下道路的崎嶇,勇往直前。大樹是堅強的,它不畏狂風暴雨的打擊,不畏嚴寒酷暑的煎熬,昂首屹立。燈塔是無畏的,它不怕無邊黑暗的包圍,不怕常年累月的孤獨,永放光芒。
加油,每個人都有,也一定會有自我的獨屬于夜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