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來到玄都派已經快一年了,和陳清一起過來的門人弟子,早已經感應成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修道生涯。
陳清依舊沒有過感應這一關,在低階弟子圈中已經成為傳說中的人物,
變成資質愚鈍的代名詞,連帶著如意在玄都派都有了一定知名度。
這一人一貓的組合比天靈根的李敏琪名氣還要大,實在是出乎預料。
可見人想出名的方式多種多樣。
陳清照樣我行我素,一點也不以為意。
在這一年時間里,陳清每次按著《太上感應篇》運氣打坐的時候,
都能感覺到自家的念頭像是活了一樣,變成一條錦鯉在血液里游動走遍全身。
每當經過一些地方時,都能感覺到這些法門在呼喚著吸引著錦鯉進入,仿佛只要進去了就可以過感應之關。
只是陳清幻化的這條錦鯉靈性太強,并沒有依著本能鉆進去,而是在陳清的念頭驅使下,繼續游向前方。
經過這一年的打坐參悟,陳清總算是搞清楚了太上感應篇里蘊含的秘密。
《太上感應篇》中發現里面總共有三百六十中感應法門。
也就意味著身體里有三百六十處地方可以過感應這關。
陳清沉思這個概率真的很高,短短的《太上感應篇》竟然蘊藏這么多過感應的法門。
修士過感應這關的時候,身體感應到靈氣時就會自然而然的牽引靈氣入體完成了感應。
根本沒想到這只是其中一條路徑而已,其實里面還有很多其他路徑也可以牽引靈氣入體。
加上感應是修真第一關,之前大家都是普通凡人,都沒有修道經驗。
過了感應這關后,感應法門自動關閉,再也沒有機會參悟里面的秘密。
就算后來法力高深了也不會想到當初過感應這關中存在貓膩,仍有自己沒有參悟通透的地方。
..................
可能因為陳清穿越之人,與這個世界的人有些差別,
又或者穿越來的時候,心里年齡已經是成年人了,
又經歷過各種網絡套路,例如什么拼刀刀的洗禮,雙十一什么大饋贈。
拿到法決后仍保持著探究的心態來研究揣摩,
更主要原因是陳清本人靈性驚人才能有此發現,靈性這東西,
對于修道來說用處并不大,只能稍微加快修煉法力的速度,其他方面也沒發現什么大用。
好多宗門在收錄弟子的時候只檢測靈根,對于靈性并不關注,或者根本不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部分人靈性并不濃郁,過感應的時候,也只是懵懵懂懂的依著本能被某個法門吸引,就過了感應。
自身并不了解這其中蘊藏的秘密。
天賦強如大師兄鄭銘和三小只中的李敏琪,也沒有發現里面的奧秘。
......................
陳清在參悟透《太上感應篇》里存在的秘密后暗自思索,
一部經書里就有三百六十條感應之道,聽大師兄的意思,
這修真界還有其他法決可以讓修士通過感應這關,
搞不好還有還存在其他感應之道是《太上感應篇》里沒有的。
想到此處,陳清還是決定感應這關自己先緩緩,想辦法去驗證下自己的猜想。
當即去找了大師兄,說自己資質愚鈍,過不了感應這關,
央求大師兄多找些可以過感應的法決傳授給自己讓自己參悟。
鄭銘大師兄看他確實不容易,平時又很努力,
不是在自家房里修煉就是在殿里聽長輩們講課,
從不浪費時間在其他上面,雖然資質差點,確實有顆修道之心,就同意幫他一次。
玄都派搬遷到雍城后,雖然衰弱的不像話,
不過當初搬來雍城的時候,門里鼎盛時期收集的各門各派道法秘藏,
可都是全須全影的帶了過來,這方面仍然有一個大派的底蘊。
鄭銘大師兄在藏金閣里找了好久,把能找到的過感應的經書法決全都記錄了下來,一股腦的都傳給了陳清。
里面有各種門派的感應法決多達數百種,道門,佛門,魔門,巫門,甚是齊全。
好多已經消失了的門派竟然也有。陳清也不氣餒,既然選擇這條路,就是含著淚也要走完啊。
有了之前學習的經驗,這次算是輕車熟路,按部就班的研究整理歸納,
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理清里面的門道,徹底弄明白感應之門的秘密。
所謂的感應之道一共有三千之數。
所有門派的法決,都在這三千感應之道以內,
只是有的經書有的占的多,有的占的少而已。
陳清思索,只怕這三千之數,還有什么其他的含義在里面,
只是自己現在眼界和見識不夠,不明白而已。
不過這也不管現在自己什么事了。
經過一年半的辛苦,到今天能結束陳清心里很是欣慰。
和自己相熟的李敏琪修為一騎絕塵,白寧蕭安都一個個修行順利,
甚至后入門的弟子一個個感應成功。
說自己一點觸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有時候也問自己,這么辛苦整這些事干嘛?
照著前人的經驗按部就班修煉不好么?
那么多老祖大能都沒有發現問題,就你能?
這期間經歷的煎熬和沮喪也只有自己這個當事人才能體會,
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干脆就這樣的糊里糊涂的過了算了。
萬幸經歷種種,總算是熬的過來,自己也可以準備過感應了。
只是自己要怎么過才好呢?
這是個問題自己要是像別人一樣隨便選擇一條道路過了感應,那這二年的辛苦不是白費了。
要是選擇把所有三千感應之道全都走一遍,又到底該怎么走這條路呢?
也沒有什么好參考的啊?一想到此處,陳清頓時又有點氣餒,
想到了屈原《離騷》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前面沒有現成的路,都走到這一步了,難道讓我回頭走前人的老路?
那自己又怎么會甘心?
就像關鍵時刻褲子都脫了,難道讓我再穿回去了么?
要穿也要老天爺親自給老子穿。陳清心里發狠,發誓一定要過了這一關。
想想也只有在古書里碰碰運氣,找找靈感了。
隨即又一頭扎進藏經閣,心想就算把藏金閣里面的書都看一遍也要找到一條路出來。
當陳清走進浩如煙海的藏經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得看到猴年馬月。
陳清覺的這是賊老天給自己開的玩笑。
當年還是自己太年輕,沒事拿書燒著玩,想不到報應這么快就來了,
這才沒幾年時間就不得不來藏經閣贖罪了。
現在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只能硬著頭皮一本本的看下去。
又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混成了玄都仙派藏經閣一名管理員。
也是玄都派歷史上第一位二年內沒有過感應這關的唯一弟子,
已經從“資質愚鈍”變成了“玄都派之恥”。
........................
還好大師兄鄭銘一直照顧他,否則陳清估計會成為第一位沒有過感應而被趕下山的弟子。
陳清為了躲人清凈,干脆帶著如意就住在藏經閣里,整天除了吃飯哪都不去,
就安心呆在里面,日夜不停的讀讀寫寫,默默為自己的感應大業而奮斗著。
可能上天都看不過去了,給陳清開了天賦點,
或者是經過幾年的腦力勞動訓練
又或許是玄都派靈氣驚人滋潤著陳清。
陳清驚喜發現自己現在記憶力越來越好,看書一目十行,內容一遍就記住了。
原本以為要很久才能看完的事情,有了這個技能時間就大大縮短。
經過一年多認真看書學習,陳清總算是找到一條理論上行得通的道路,
讓自己可以一次性把三千感應之道都囊括進去,完美過感應這關。
只是這些都是前人沒走過的道路,陳清心里也沒有底。
到了如今也沒得選了,只能硬著頭皮準備沖擊感應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