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洪遲疑了片刻就問家康:“家康,你愿不愿意跟著我學唱道情啊?”
“大伯,我這個人笨,又沒有念過書,就是想學也學不會啊!”楊家康搖了搖頭說。
“你咋說自己笨啊?”甘氏把云板放在地上,“我看整個柳家灣也沒有比俺干兒子更聰明的孩子了!”
“家康,”辛洪的眼里流露出欣喜的光芒,他站起來笑著對家康說,“好孩子,你只要愿意學道情,就是沒念過書也并無妨礙。再說了,我認識一些字,我管教你啊!”
“干爹,我倒是愿意,就怕俺娘她不答應。”家康吞吞吐吐地說。
辛洪看了甘氏一眼,對家康說:“你要是這樣說,我就讓你干娘去問問你娘。”
甘氏笑著問:“家康,你跟干娘說實話,你到底愿不愿意跟著俺倆學唱道情。你就是不愿意,干娘也不生氣。”
楊家康想了想說:“干娘,只要我管學會,我就愿意學道情。我學會了唱道情,等我掙了錢,俺娘也不會再作恁多難了!”
甘氏高興地說:“真是個好孩子,我跟你干爹想的也是不想讓你娘再作難了啊!今兒晚上我就去跟你娘說這個事!”
“家康,你干娘沒有去你家跟你娘說之前,你可先別跟你娘說這個事啊!”辛洪叮囑道。
“中,我知道了!”家康說道。
又說了幾句,楊家康也站了起來,“干爹、干娘,我出來有一陣子了,我得回家了。”
“那中,你回去吧,晚上我就去你家找你娘。”甘氏眉開眼笑地說。
家康走后,甘氏就和辛洪合計到晚上她如何跟樊氏說讓家康跟他們學道情的事。
春節過后,樊氏來找甘氏拉家常。她來了兩回,每當說起自家的家務事,樊氏就悲淚不止。甘氏總勸她要想開一點,說熬過這幾年,等家康娶上媳婦,她的苦日子就到頭了。
甘氏看得出永泰媳婦的目的就是想盡快跟婆婆分家。她也能體諒樊氏的難處,如果單把永泰兩口子分出去,扈氏和花氏都不會答應,她們肯定也會鬧著分家。如果讓三個兒子都分出去,家里的幾畝地就得給他們大半。家康還小,還不會種地,她一個女人家也幫不上他多少忙,剩下的一、二畝地由他們來種,打的糧食連他們娘倆吃都不夠,更不用說再給家康攢錢娶媳婦了!
年前給家泰娶媳婦的時候,扈氏和花氏都是滿腹牢騷。到時候給家康定親、成親,三個兒子家估計都指望不上,兩個女兒家也都不富裕,她一個寡婦如何給家康娶上媳婦啊?要是給家康娶不上媳婦,她對不住小兒子,也對不住死去的四興啊!
甘氏一邊勸慰樊氏,又給她出主意讓她回一趟娘家請孩子的舅舅來彈壓家安兄弟幾個并去閆家灘找寶花的娘家娘說說。
今天聽家康這么一說,甘氏就明白寶花是非分家不可,樊氏最擔心的事將會發生。她和辛洪近來也聊過幾次樊氏家的事,一旦三個兒子都分出去,樊氏和家康以后的日子就更加艱難。如果家康跟他們學藝,幾年以后,家康學會了這個吃飯的門路,母子二人的日子定會好一些。
辛洪夫婦有這個想法,一來是給樊氏幫忙,二來也有他們自己的私心。辛洪兩個原本打算把這門技藝傳給自己的孩子,無奈幾個孩子都沒有長大成人。夫妻二人如今都已年過半百,但還沒有找到衣缽傳人,他們迫切想找到一個人把技藝傳下去。家康長得眉清目秀、口齒清晰,是一個學道情的好苗子。夫妻倆想收家康為徒,但他們知道楊四興夫婦絕不會答應,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現如今楊四興不在了,兒媳婦又鬧著跟樊氏分家,辛洪和甘氏也想趁此機會收一個好徒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豫東布衣
祝朋友們春節快樂,萬事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