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建立渠道
“不管是服裝有破損,還是在物流手上出了任何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責任,哪怕你拿到貨物之后7天內發現有任何問題,我們公司也是無條件給你換貨的。
之后你要是有積壓的貨物,公司會在每年的三月份開始回收,不管是什么樣的舊衣服,都可以回收。”
“從貨源再到物流,你完全不用擔心有任何意外,如果是這一環中出現任何意外,都是由公司來承擔責任的。”
宋桐華看著商鋪內的一群人,此時在人群之中的陳曉對著眾人侃侃而談,他所說的事情看起來很是輕松,但宋桐華知道,這是公司內關于70噸貨物建立渠道的事情。
70噸貨物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宋桐華在自己的內心實在是想象不出。
她只知道昨天開埠之后陳曉讓他今天早點來,等他到了商鋪內之后,發現陳曉就已經在了。
此時她在一旁看著陳曉和一群商家開始商議,而話題就是關于70貨物。
“陳生你給出的條件屬實是很好,但是這個現款現貨這個是不是有點...”
人群中的商家顯然是有點擔心,但是他看著陳曉雙腿交疊坐在沙發上時,渾身透出一種自信的氣勢,他那種懷疑的語氣便又有點遲疑,畢竟對方是一個大品牌的老板,應該是不至于說謊吧...
周圍的人顯然是有些遲疑,他們都是首次來接觸陳曉的渠道商家,畢竟人家是頂流,此時在商鋪內說話都有些不硬氣。
對于陳曉的貨物他們是沒有任何異議的,給出的條件也很是誘人,但是現款現貨這個要求屬實是有點突兀了。
陳曉攤開手沒有說話,只是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商鋪內外,示意自己不僅僅是在渝慶內開埠,還要在其他地方去開埠,這個時候自己時間是有限的,你不相信一個大品牌商家的信譽嗎?
“這個現款現貨是針對雙方的,不僅僅是要你們的現金,也是要我的現貨,我公司承諾,之后要是沒有現貨到你們的手里,我們絕不先行收取商家的現金!”
“再說一句,誰先付款和簽約,誰家就有最先點貨的權利!”
陳曉這話說完后立即有幾個人響應,他們也都是縣級的渠道商家,在很多時候并沒有太多的顧慮,陳曉這一句先行點貨的權利可謂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看著幾個人拿著銀行卡就要付款,此時的宋桐華連忙在柜臺上開單和記錄,銀行卡被接過時,回單相應地就遞給了對方,看著自己的同行喜滋滋地拿著回單出去點貨了。
這個時候商鋪內的商家開始有些騷動了,陳曉安排的這個模式雖然是有點突兀,但是給出的條件還是很好的。
眾人面面相覷之后,表示自己都愿意給陳曉簽約,之后的渠道進貨就按照這樣來,
看到一張張回單被開出,此時的宋桐華內心無比震撼,短短的時間內70噸的貨物就被一群人給分銷了。
在商鋪內的陳曉還是沒什么太大的反應,他像是早就預料到這一切,在他身上總有一股說不出的自信和從容,雙腿交疊在商鋪內時,永遠都是一種運籌帷幄的姿態。
“看見了嗎?公司在渝慶不僅僅是要開埠,更重要的事情是掌握渠道,和渠道商家的溝通之后就交給你的。
你和渠道商家溝通了之后,就將自己的賬目用公開的形式發給大區經理,也就是李信,這個賬目不僅僅是你和大區經理知道,公司內的后勤也會看到。”
陳曉之所以叫對方來看自己散貨,也是在心里認可了對方的能力,宋桐華只要是能將這個渠道商家散貨的事情給處理好了,之后她就是渝慶站的第一任店長了。
盡管還有很多商家不能理解自己現款現貨的模式,但陳曉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方法,要慢慢讓自己的渠道商家習慣這個模式。
剛剛已經說了,這個方法是雙方的,要是店長跟渠道商家勾結起來欺瞞總部,那店長也得不到好處。
因為習慣了現款現貨模式的商家要是沒有收到貨物是不會給店長或者大區經理現金的,這個辦法從根源上杜絕了店長和大區經欺瞞公司的可能。
陳曉建立渠道之后,只要自己牢牢掌握了貨源之后,誰來也沒轍,這就是獨屬于自己的渠道,陳曉之后和巨頭掰腕子還要依靠渠道呢。
宋桐華聽到之后方才覺得自己這個店長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不僅僅是要處理好商鋪內的事情,還要跟當地的渠道商家接觸,看來店長的壓力是很大的啊。
此時見到宋桐華像是在消化自己的話語,陳曉就接著說道:
“公司現在正在全國開埠,這個時候會有超過70個城市店長出現,之后公司就會進行金、銀、銅牌店長評選,只要是能做到金牌店長的,考核之后就有機會接掌大區經理的位置!”
自從創立公司之后,陳曉發現自己這畫餅的能力是飛速提升啊。
開始的時候是給楚媛媛一個財政、后勤的大餅,就將對方給忽悠的半夜去點貨。
這時候又是給了宋桐華很大的壓力,看著她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陳曉轉手又給她畫了一個“大區經理”的餅。
看著宋桐華那驚喜又害怕的眼神,想必是對陳曉畫的這個餅很感興趣。
只是她可能不知道,四個大區經理幾乎是對70個店長都是這樣的說辭。
金牌店長是吧?那你去和70幾個人一起競爭吧。
什么時候競爭出來了,自己也就把服裝板塊給完善了,屆時你是大區經理,那也是一個高級打工妹而已啊。
當然了,身為黑心資本家的陳曉自然是不會說出真相的,此時看著宋桐華一臉躊躇滿志的樣子,對方肯定是覺得自己的胃口很好,一定能接住自己給她畫的大餅。
渝慶開埠之后陳曉順手建立了自己的渠道,作為和自己同時在千萬級別大城市群內開埠的李信,他的情況也和陳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