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笑二哥你的想法太天真
“皇爺爺,孫兒以為這般安排不妥!”
朱允炆急忙說道。
機會需要靠自己爭取。
他不能看著三弟的勢力越來越大。
更加不能見三弟越來越受寵而聽之任之。
他必須要做點什么!
東閣內(nèi)的氣氛一下子冷到了極點。
朱元璋和朱標臉上的笑容也瞬間變得凝固。
兩人都冷眼看著朱允炆。
朱允熥則是在心里暗暗的笑了起來。
要不是強忍著,肯定會笑出聲。
他略帶深意的打量著朱允炆。
難怪原歷史中在占據(jù)那么大優(yōu)勢的情況下,最后還是敗給了朱棣。
這朱允炆的腦子還真是和尋常人不一樣。
讀書讀傻了,腦子不靈光了吧。
沒見朱元璋和朱標都贊成這件事情。
你一個屁點權(quán)利沒有的皇孫,在這里反對個什么勁!
果然,哪怕是朱允熥什么都不做,對手也能神操作送來助攻。
面對這樣的朱允炆,朱允熥壓根就不知道怎么輸!
“允炆覺得咱的安排有何不妥?”
朱元璋冷眼看過去,語氣冷冰冰的問道。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朱元璋生氣了!
朱標見狀捏了一把汗。
兩邊都是自己兒子。
幫那邊都不行。
他只能稍后見情況不對,再出言勸阻。
況且以他對自己老爹的了解,也不會重罰,頂多了就是閉門思過一段時間。
朱標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和以前的不同,更沒有意識到,潛意識里他已經(jīng)偏向于朱允熥。
上一次,在東閣,朱允熥也是出言不遜,朱標立即出言呵斥。
這一次,換做是朱允炆,朱標卻沒有開口。
“金吾前衛(wèi)的任務是守衛(wèi)皇城。”
“本身就是軍中精銳。”
“是戰(zhàn)場上的百戰(zhàn)之師。”
“是我大明軍隊的表率!”
“他們實力本身就已經(jīng)足夠強。”
“三弟的拳法雖說很厲害,但是孫兒覺得沒必要讓金吾前衛(wèi)學習。”
“更何況,他們負責的是宮里的安危。”
“這么重要的位置,由皇室之人教授武藝,實在是不妥。”
朱允炆說話的時候非常小心。
他本來想說的更加隱晦,但情急之下只能想到這些。
聽起來確實有些怪。
不過,意思已經(jīng)表達出來了。
他就是在說,小心朱允熥掌握金吾前衛(wèi)后發(fā)動奪門之變。
朱允熥心中冷笑了一聲看向朱允炆。
生在皇家的孩子,還真沒有一個人是傻子。
哪怕朱允炆讀書多的已經(jīng)是書呆子,心機還是絲毫不缺。
可惜,朱允炆從開口說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這個舉動要失敗。
朱元璋是什么人?
要是朱標現(xiàn)在奪門登基,朱元璋二話不說,立馬原地退位。
還會老懷欣慰的笑著拍朱標的肩膀說,“兒呀,真有出息,你爹我等著一天等好久了!”
其次,朱元璋是極度看重親情的一個人。
對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那是無條件的信任。
“允炆的意思是,你三弟掌握了金吾前衛(wèi)還能害咱不成?”
朱元璋冷哼一聲,把話全都給挑明了。
他冷冷的看著這位曾經(jīng)十分喜愛,十分順眼的孫子,心里發(fā)出了嘆息。
到底是皇家,為了自己屁股下的位置,真是什么事都能做出來,什么話都能說出來。
這一刻,朱元璋覺得心在刺痛!
兩人可是同父兄弟。
朱允炆還是兄長。
難道皇位真的這般重要?
比一家人的親情還重要嗎?
朱元璋再次看向朱允炆的時候,眼神中滿是失望。
朱允炆沒有注意到朱元璋的情緒變化,急忙低下頭,說道:“孫兒不敢。”
“孫兒只是覺得,如今我大明四海承平,無論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還是西南的番人都不敢來犯。”
“就連東南也因為禁海令的原因,使得海上的強盜和倭寇無法輕易的燒殺搶掠。”
“孫兒覺得,眼下我大明應該盡可能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不應有大幅度的改動。”
“軍隊的日常訓練都是經(jīng)過總結(jié)得出來的。”
“貿(mào)然加入一項,或許會出現(xiàn)不利的因素,到時候我大明如今的局面,興許會被打破。”
面對皇爺爺強大的氣場,朱允炆的心里十分緊張。
他只能盡可能的在腦海中組織言語。
將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
說完這些,朱允炆不著痕跡的用袖口擦了擦手掌心的汗。
“二哥是覺得,如今我大明如今已經(jīng)安全了嗎?”
不等朱元璋和朱標開口,朱允熥就站了出來。
這種打臉的好機會,他怎么能錯過。
他就要借著這一次,狠狠的給朱允炆兩個大逼斗。
讓朱允炆知道,什么叫社會毒打!
這里的打,不是真動手。
是言語上的碾壓!
解縉這樣的人都不是朱允熥的對手。
朱允炆這種又算是個啥!
“自然!草原、遼東的游牧民族,多數(shù)已經(jīng)臣服我大明!”
“剩余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西南地區(qū),經(jīng)過云南一戰(zhàn),再加上西平侯的鎮(zhèn)守,足以保證穩(wěn)定。”
“自宋朝以來,可有這般安定的局面?”
“此時不好好的休養(yǎng)生息,更待何時?”
朱允炆抬起頭,直視著朱允熥。
他的心里十分自信,無論三弟說什么,他都可以接下來。
“二哥所說的休養(yǎng)生息指的是哪一方面?”
朱允熥淡淡的說道。
“優(yōu)待讀書人,減少苛捐雜稅。”
“將我大明的各項政策貫徹下去。”
“減少農(nóng)民的稅收等等!”
朱允炆脫口而出。
“如今我大明不就是這般做的嗎?二哥覺得還不夠?”
“不夠,皇爺爺,孫兒覺得應該對讀書人更好一些才行,如此他們才會知道朝廷的好,才會盡心盡力的為朝廷辦事。”
聽到這,朱允熥笑了起來。
他笑的很放肆,很得意。
可,這笑聲在朱允炆聽來卻非常的刺耳。
朱元璋和朱標也不知道朱允熥在笑些什么。
因為,從心底里,他們也覺得,應該優(yōu)待讀書人。
“三弟因何發(fā)笑?”
“莫非是覺得為兄說的不對?”
朱允炆問道。
他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朱允熥。
好似要把這個三弟徹底的看穿。
“我笑二哥你的想法太天真,太可笑!”
“你說的何止不對,簡直大錯特錯!錯的離譜!”
朱允熥大聲說道。
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東閣。
擲地有聲!
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