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朱元璋:鄉紳賺錢,朝廷還得給補貼兩成??
“妙啊,絕妙啊。”
朱元璋撫掌大嘆,在朱成稍加解釋之后,他便是明白,投資到底多么重要。
讓錢款流動起來,而非積壓在某幾個人手中。
只要錢款流動。
對于朝廷而來,就是在創造出價值!
“不愧是拉動國運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的重要,絕對不比交易差,而且投資的出現,甚至還會增強交易,兩相補正,裨益更多。”
徐達洞若觀火,敏銳的察覺出問題關鍵。
“對。”
朱成打了一個響指。
“投資的出現,會讓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人們手中的錢更多,消費能力更強。”
“而且各行各業的發展,也會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
“消費的動力、需求、能力。”
“三方面提升!”
“老徐啊,你在這幾個人中,還真是最適合做生意,不錯,不錯。”
朱成毫不吝嗇言語的夸贊道。
但是……
得到夸獎之后,徐達卻開心不起來。
朱成話里話外,不就是在損朱元璋和藍玉么?
藍玉不算啥。
但是在朱元璋面前出風頭,是禍不是福哦。
而且被女婿夸獎。
還是以贊賞的口吻。
總感覺怪怪的。
不過還好。
朱元璋沉浸在對‘投資’概念的理解之中,表情飄忽不定,沒有在意朱成剛剛那句話。
朱成剛才用張員外舉例子。
但套用在整個大明。
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
士族門閥多有錢,朱元璋可是再清楚不過,之前將海州府那幾個士族門閥殺絕之后。
國庫都變得,充實了許多。
足足兩百多萬兩白銀!!
畢竟海州府的那幾個士族門閥,乃是元朝殘留下來最大的幾個士族門閥。
闊綽程度自然不必多說。
和懲治一次大型貪腐案差不多,倘若能讓天下的銀錢全部流通起來,大明的交易環境將會何等的活躍,朱元璋想都不敢想。
“可是……”
朱元璋突然皺緊眉頭。
“這投資,感覺還是有很多弊端啊,舉個例子,如果我是某個沒錢的窮人,我去借一筆錢,然后發展自己的生意,倘若我只借一點點錢,就讓豪紳富戶占據我生意的多數。”
“等我將生意做大之后,肯定會心生不甘啊。”
“說不定會消極怠工,故意不往更好處去發展,康王殿下,這作何解?”
“很簡單。”
朱成贊許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沒想到這個老頭竟然想到這個層面。
“交易就是市場最佳的調控手段,富戶的投資,也是可以進行交易的。”
“我慢慢說吧。”
“還是張三,比如說他自己只出技術,那么由于漢中府的條令,他的商鋪,他最少占據商鋪的三成,而他和張員外談的也是如此。”
“張員外出資占據商鋪的七成,張三占據七成。”
“原本20兩銀子的商鋪,在張三的運作下,逐漸變成100兩。”
“張三的三成變成30兩,張員外的七成變成70兩,這個時候……不……應該說任意時間段,雙方可以自行交易,只要張三拿出70兩,就能從張員外手中買走七成股份。”
“反之亦是如此。”
朱成說完。
朱元璋搓捻著胡須,雙眼精明的說道。
“如果我是張員外,那么我一定不會70兩將店鋪的所有權全部交出去。”
“不,恰恰基本都會。”
朱成一擺手。
“咱不能站在商鋪一定會升值的前提下思考,世界上沒有千年的生意。”
“一般來說,能夠獲得接近三倍的利潤,張員外都會選擇收手。”
“這也是我給張員外提出的建議。”
“三倍理論。”
“嗯。”
朱元璋微微思索,覺得朱成所言也有道理,他剛剛的想法,的確有些上帝視角。
虧損、盈利,都是波動且未知的,找到合適的機會,店主人將店全部贖回來,并不算多難的事情。
“而且還可以溢價。”
朱成繼續說道。
“原本價值70兩的商鋪股權,用80兩、100兩、150兩……只要在合適的時間,給出合適的價格,回收股權一般問題不大。”
“你想一下,如此條件,對于一窮二白的窮苦人來說,真的算是苛刻嗎?”
“不算。”
朱元璋一擺手。
這哪里是對窮人的壓榨,完全是天大的福利。
只要得到認可。
就能沒有任何代價的獲得一筆錢。
用來創業。
多少手藝人、有思想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死在資本積累。
最終不得不在田務農。
蹉跎一生。
給他們初始資金,而且不用負擔任何代價,就能進行創業。
哪怕后面分成再苛刻。
朱元璋都覺得應該。
“張員外親自去商鋪收取分紅,就是想觀察商鋪經營狀況,若非如此,他也50多歲的人了,哪和你們一樣,滿世界亂跑。”
朱成吐槽道。
“是是是,是我們誤會了。”
朱元璋連連點頭。
同時在心中暗暗震驚,果然啊,自己是十三皇兒——康王朱成有一套屬于他的成熟理論。
三駕馬車。
不是空口白話,第一架、第二架都是孔武有力,一旦運用得當,那么國運必將升騰!!
“等等……”
和朱成相處那么久,朱元璋多多少少也,明白一些他的思維模式。
他發現一個問題。
“康王殿下,你所提出的投資,不過是加快頂層階級,也就是士族門閥的資產兼并,他們手中的資產會越來越多,就拿漢中府的張員外說。”
“你說他家里目前至多只有十幾萬兩白銀,但是所有產業+分紅算在一起,恐怕資產已經遠遠超過之前的90萬兩白銀了吧?”
朱元璋問道。
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倒是一種毒藥,并非像是交易,百利而無一害。
“不不不。”
朱成否定的搖了搖頭。
“老趙,你想的太過片面,某些人的重資產多,對于漢中而言不算問題。”
“重資產本身,就是對漢中創造價值的。”
“而且我們也會鼓動投資。”
“就比如說。”
“目前階段,富戶豪紳的所有投資,我漢中府都會對其補貼最少2成。”
“相當于張員外進行一次投資,他都會從朝廷處獲得2成的補貼。”
“只要投資一直繼續,他手中到底有多少資產,不就沒有意義了么。”
還不等朱成說完,朱元璋大聲驚呼。
“什么!?”
一次投資,朝廷竟然就補貼兩成!?
這……
損耗未免有些太大,而且還是補貼富戶鄉紳。
這么一想,朱元璋就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