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朱元璋:災民呢?
如果讓流民在大明亂竄,那么整個大明都將受到影響,尤其是來到應天。
如果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竟然被流民潮擠爆,那么整個天下人,將如何看待他朱元璋?
……
一處驛站。
朱元璋訂了一間最大的房間。
倒不是貪圖享樂。
而是他打算和藍玉、徐達三人,將這里當做臨時的御書房。
在這里吃、在這里喝、在這里睡覺、在這里時時刻刻處理三晉之地的旱災。
每一秒鐘。
朱元璋都要和三晉之地的人民同在!
“我現在覺得,和康王來到他的番地,是一件多么明智的事情。”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隨后緩緩吐出。
“坐在朝堂上,從奏折的文字中,咱始終無法感受到,人民到底在面對何等的災難,心中是何等的絕望。”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藍玉和徐達連忙說道。
“相信朝野上下一心,一定能度過這次難關,陛下和我等在最前線,知曉三晉之地災情的狀況,再由錦衣衛快速送到應天府,由應天發布政令。”
徐達鄭重的說道。
——這不是折騰,而是規矩所在,而且漢中府這里有朱成在。
所以也不需要朱元璋在這里下命令。
調集漢中府之外的財力、人力,還是得政令先回應天府,畢竟朱元璋沒帶玉璽出來。
口諭亂發的災難,可是不比旱災差哦。
當晚。
朱元璋就擬定一份詔書,將三晉之地的慘狀,一一敘述給朝中大臣。
希望朝中大臣們趕緊想辦法。
調集一切可以調集的力量。
來幫助三晉之地。
度過難關。
而且還在詔書中臨時命令燕王朱棣、晉王朱棡暫理朝政,左右丞相輔佐之。
整個乾清宮,除燕王朱棣、晉王朱棡,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外,所有人許進不許出。
由錦衣衛全權把控。
進入特殊狀態。
……
第二天朝會來到時。
群臣發現朱元璋不在,然后錦衣衛指揮使二虎親自宣布朱元璋離開應天的消息。
外加請來朱棡和朱棣。
他們這才知道。
原來朱元璋已經親赴距離三晉之地最近的親王番地,也就是朱成所在的漢中府。
在得知三晉之地慘狀之后。
群臣反映各異。
劉基、郭恒等人深深皺眉,為大明罹患如此災難而感到苦惱。
但權臣胡惟庸,則是一臉竊喜。
亂吧。
這大明江山,越亂越好,只要亂起來,那么朱元璋丈量天下的計劃便必須終止!!
而且現在朱元璋不在應天……
他是不是有機會……
胡惟庸低著頭,將眼中野心掩飾住,此時的朝堂上,誰也沒有注意到,左丞相眼中的光芒。
……
朱成回到中州府的第二天。
朱元璋三人早早離開驛站,準備去城外看看,今天的災民數量是否又會暴漲。
如果再來一次災民井噴,那么漢中府未必能承受得住。
來到城外。
朱元璋三人驚呆了。
倒并不是災民過多,而是災民數量少得可憐,蘇玉完美的執行朱成昨天的任務。
粥棚的數量變成10個,能看到許多骨瘦嶙峋的流民在粥棚外徘徊。
但他們都不是等舍粥的人。
而是身上穿著半截兵丁衣服,或者兵丁帽子,被暫時收編的流民。
十個粥棚竟然有半數空閑。
不空閑的粥棚,排隊人數量加在一起也不過十幾名,非常奇怪。
仿佛昨天的十里難民潮是南柯一夢。
“咦!?”
朱元璋非常奇怪,看了身邊的徐達和藍玉,這兩人也覺得離譜。
只能走過去。
找到昨天和朱成說過話的蘇玉,開口詢問道。
“這位先生,請問流民們呢?”
蘇玉現在也不忙了。
正在休息。
看到朱元璋等人靠過來,瞬間想起來,昨天這幾位和康王殿下同行來著。
所以也就笑吟吟的回答。
“都被帶走了。”
“被帶走了!?”
朱元璋聽到蘇玉的回答,瞬間勃然大怒,他心中浮現出一個不好的想法。
難道說,朱成處理難民的方法,就是將他們帶走殺掉?
坑殺???
若非坑殺,足足兩萬多難民,朱成到底將他們安排到哪里??
哪里能接收2萬名難民?
“啊,怎么了?”
蘇玉一怔。
不知道面前的老爺子為何發火。
“帶到哪里去了?”
朱元璋壓抑住怒火,開口詢問道。
“煉鋼廠啊。”
蘇玉回答道。
“煉鋼廠?”
朱元璋一怔,這個答案,倒是出乎朱元璋的意料,煉鋼廠朱元璋當然知道。
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居然是收容難民的答案。
“我家殿下,早早就料到三晉之地會有旱災,急忙讓王妃選址,建造煉鋼廠。”
蘇玉微微一笑,顯擺朱成的高瞻遠矚。
“現在的漢中府,東南西北,足足有4個大型煉鋼廠,根據王妃的預估。”
“每個煉鋼廠,都能消化掉10000名流民。”
“正常而言,煉鋼廠的待遇應該挺不錯的,但是現在,漢中府只能提供給流民最基礎的食宿,不發一分錢工資,不過就算如此,對于流民而言,也是莫大的幫助了。”
“原來如此。”
朱元璋怒火收斂,他知道自己誤會朱成了,不過他有點奇怪。
吃飯的問題能夠解決。
但是住宿……
怎么解決流民們的住宿問題呢?
難道說。
朱成提前在漢中府里,給流民搭建了房子??
“流民們住在哪啊?”
藍玉替朱元璋問出這個問題。
“后邊。”
蘇玉指了指身后的漢中府。
“漢中府里?”
藍玉皺眉。
“不是,在漢中府城外另一側,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有人在那邊指揮板房的搭建。”
蘇玉搖了搖頭。
“板房?”
聽到這陌生的形容詞,朱元璋皺眉問道。
“我也不好解釋,如果諸位想要看一看,不放繞著中州府走一圈,過去瞧瞧唄。”
蘇玉說這么多,顯然有些不耐煩,說完這句話后,便是翻看自己的記錄本。
不想在理會朱元璋等人。
“那就……去看看唄。”
朱元璋說道。
既然朱元璋說要看,那藍玉等人自然也沒有理由說別的,只能跟隨著走過去。
當然。
朱元璋三人不可能傻的繞一圈漢中府,如果繞著漢中府外走一圈。
今晚上都別想到地方。
三人從城門回到漢中城,然后坐了輛馬車,橫穿漢中城,從另一個城門出城。
坐馬車的時候。
朱元璋心中有有點說不出來的奇怪感覺,他們還在那擔心著。
沒想到。
轉頭一看,災民們都沒有啦?
全都給朱成拉到廠里上班去了。
好像是舉起拳頭。
砸在棉花上。
他朱元璋正準備舉全國之力,應對三晉之地的旱災呢,沒想到,朱成竟然已經將第一波災民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