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會談,最后提出,諾森布里亞交回林肯郡長跟俘虜,并以國王之手(奧蘭)名義,寫一封“歉書”,并且賠償兩座城鎮的損失。
但這筆“損失”又會轉為麥西亞跟諾森布里亞的婚盟禮物。
伯格雷德王送了兩個女兒給埃啦。
一個十四歲的私生女,一個十五歲的妾女。
這種身份的女兒,送出去只是交易。
并不會從“對立者”變為“丈人及女婿”,而是盟友。
本來埃拉也想送...

巧合巧
查了一下日耳曼語系分布情況,簡直把我看暈了,原生語隨著人口擴張,并在之后的時代,混合新的語言繼續變化, 865年的英格蘭,應屬于古英語時期,七國的語系估計是不太相通的。 各地存在不同的方言腔。 我看了下,學術上都有各自的語言專有名詞去定義這些方言。 太多了,各地區語言叫法我就不提了。 實務溝通上,教士的拉丁語,或者強勢的法蘭克方言等,屬于優勢腔。 七國貴族此時怎么交流,我沒查到太準確的資料,后期到有。 所以跟女王交談時,我用拉丁語這個比較合適的設定, 貴族腔,跟平民腔應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