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坐在篷布車斗里的胡楊望著身后那條蜿蜒扭曲的土路,忍不住感慨。
“嘔”又有一個人忍不住,將頭伸出車外吐了起來。
胡楊:“……”
車里其余的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胡楊,似乎是畏懼,似乎是好奇,又似乎是嫌棄。
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這一路上嘔吐的幾個人,都是在胡楊說完一些奇奇怪怪的話之后吐的。這難免會讓他們這些來自于荒野,從小就聽著妖魔鬼怪故事長大的人心里犯嘀咕。
這是一只屬于煤礦的車隊,前面幾輛車的車斗里載著的是一些物資,后面的車斗里則是裝滿了人。
聯邦政府不承認東部荒原人是他們的國民,為了明確聯邦東部和荒原的邊界,同時也為了遏制荒野人入境,幾屆聯邦政府甚至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一道隔離墻。
東部荒原雖然遼闊,但是土壤十分貧瘠并不適合耕種,很多地方都是危險的輻射區域,還有畸變生物存在。而聯邦在傳聞中有吃不完的糧食,喝不完的美酒,因此不少荒原人都渴望越過那道墻,進入聯邦內生活。
最初聯邦是嚴防死守,禁止這些人進入,隨著聯邦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后來的聯邦政府終于修改了法律,規定荒原人只要能夠符合聯邦的要求,就可以加入聯邦籍,享受聯邦政府給予國民的福利待遇。
其中最常用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加入聯邦軍隊,收獲一定的軍功,或者服役達到規定年限;第二種則是以勞工的身份,在聯邦政府列出的一些用工需求企業中服務一定年限。
聯邦已經近二十年沒有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對于兵員的需求遠遠沒有那么迫切,加上還要帶著弟弟妹妹,胡楊最終決定通過勞工輸入的方式取得聯邦戶籍。
聯邦的戶籍政策主要將戶口分成三類:軍事戶籍,公民戶籍,居民戶籍。軍事戶籍由軍管會單獨負責,公民戶籍和居民戶籍則歸政府民政部門負責。
公民戶籍針對的是聯邦建立以來,土生土長的聯邦人,以及聯邦引進的高級人才;而居民戶籍則是針對像胡楊這類來自落后地區想要加入聯邦的人群。
居民分為四等,最低級的是臨時居民,這種人拿著的是一個月到一年時間不等的臨時居民證,如果證件到期了,又想繼續在聯邦滯留,需要帶著相關的證明去辦理新的延期證件。
再高級一些的是三等居民證,拿到這個證件,你就已經算是一個聯邦人,任何部門和組織個人不能夠無故驅逐你。在此之上,還有二等居民證,一等居民證,隨著戶籍等級的不斷提高,聯邦對你的接納度也不斷提高。一等居民已經可以享受到部分聯邦社會福利,比如部分選舉權,后代接受聯邦免費基本教育的權利等。
臨時居民要想申請升級為三等公民,除了要提供在聯邦工作五年的工作證明外,還要提供五年的無犯罪記錄證明,信用記錄,以及資產證明,一年以上的工資流水記錄等很多證明文件。
胡楊賣黃金羅盤總共賺了五萬多聯邦幣,光買戶口就花了五萬。要知道,聯邦規定的工人最低時薪是一聯邦幣,一個強壯的工人一個月最多也不過是賺三百塊錢左右。
胡楊雖然也有些心疼,但卻覺得很值,畢竟他見過聽說過,知道一個好的戶口的重要性。他寧愿多花一倍的錢,給兄妹們購買二等戶籍,從而省下從三級升級成二級所需要的那五年時間。
泥土路逐漸被矸石路所取代,人煙也逐漸稠密起來,原本縮在車廂里的人都都好奇的打量著外面。
胡楊所在的卡車是車隊的最后一輛,前面拉貨的卡車駛進了倉庫方向,拉著正規途徑招到勞工的車停在了廣場旁邊,載著胡楊等人的車則開進了一個廢棄的大院。
大院里早就等著十幾個男人,坐在車廂里的婦女孩子看到他們都有些激動,卡車剛一挺穩,有幾個調皮的小男孩就翻出車斗,叫著爸爸朝著不同的男人撲去。
和胡楊這樣的氪金幸運兒不同,這個院子里的男人都是從荒原上走出的勞工,他們在煤礦上辛苦多年,終于積攢到足夠錢,能夠將女人孩子接到聯邦。看到有的男人身上傷痕累累,有的還帶著殘疾,胡楊心里唏噓不已。
“勞動人民最光榮啊!”
“嘔!”一個還沒下車的小男孩又吐了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胡楊,胡蘭緊張的扯了扯胡楊的袖子,示意他快閉嘴吧。
一旁的胡林則是低下頭,抿著嘴,忍住不讓自己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