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怎么來書院了?”
見到林平,蘇玄疑惑道:“會通師兄呢?”
一般來說,像林平趙達這樣的老生,是不會強制要求留在書院的。
“會通他,還需再休養(yǎng)幾日。”
林平解釋道:“這不是書院三年一度的交換生比試,馬上就要開始了嗎?
“院長讓我回來幫忙籌備一下。
“我說先過來看看,也順便告訴你。
“會通那邊不用擔心,我家里會照顧好他的。”
聞言,蘇玄拱了拱手道:“辛苦子安師兄了。”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林平輕輕搖了搖頭道:“會通是你師兄,更是我好友。
“我照顧他,那是理所當然的。
“對了,說到比試,院長應該通知你準備參加了吧?”
“師兄是怎么知道的?”蘇玄眨了眨眼,好奇道。
“這次,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參加交換生比試了。”
林平微微一笑道:“一般來說。
“新生里第一個入品的,都會被要求參加。”
“原來是這樣。”蘇玄會意地點了點頭。
他還以為是言誨關照他,專門讓他參加的。
現(xiàn)在看來,又想多了。
“比試獎勵的事,院長告訴你沒有?”林平詢問道。
蘇玄眼前一亮,驚喜道:“還有獎勵?”
“當然。”
林平介紹道:“雖說這次比試,只是咱們書院內(nèi)部的比試。
“但院長和大儒們設置的獎勵,可一點都不差。
“因為書院需要借此,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踴躍參加比試,為書院爭取顏面。”
聽到這話,蘇玄不解道:“師兄,既是內(nèi)部比試,為何還要為書院爭取顏面?
“大家不都是書院學子嗎?”
“師弟,你確定都是嗎?”林平意味深長地一笑道。
蘇玄頓了頓,恍然大悟道:“晉王世子!”
說到這里,蘇玄似乎猜到了比試的規(guī)則:“院長說,這次比試是擂臺戰(zhàn)。
“難不成,是晉王世子一人守擂,我們?nèi)w書院學子攻擂?”
“師弟果然才智過人。”
林平點頭道:“此次比試的規(guī)則,正是如此。
“而前兩次的要求,也大同小異。
“都是書院學子,與交換生的學識對陣。”
林平上山,就是來籌備比試的。
自然知曉比試的規(guī)則。
“那前兩次的比試,我們書院戰(zhàn)績?nèi)绾危俊碧K玄好奇道。
林平無奈地搖了搖頭道:“兩次的結(jié)果都不太好。
“交換生,畢竟全都是各個書院的佼佼者。
“不僅天資卓越,在書院的待遇,更是遠非普通學子可比。
“也正是因此,書院給出的獎勵一年比一年豐厚。
“可惜累積至今,卻無一人能將其帶走。
“要是今年再輸,恐怕會影響下一次的招生。
“書院真的太需要一回大勝了。”
聽完,蘇玄會意地點了點頭。
如果往年的比試,也是這般規(guī)則的話,那確實太失人心了。
一個人就能力壓整個書院的學子,該選哪個地方入讀,都看得出來吧。
就是不知云鹿書院的交換生,在其他書院的戰(zhàn)果如何。
見蘇玄低頭不語,林平拍了拍他的肩頭,安慰道:“師弟你不要有壓力。
“你讀書才不到兩個月。
“而晉王世子,算上在青陽書院的三年,已經(jīng)六年之久了。
“院長要你參加,也只是想讓你多見見世面。
“盡力而為就行。”
蘇玄抬頭望了林平一眼。
聽起來,他好像是誤會了什么。
又或許,他是在激勵自己?
蘇玄拱了拱手道:“多謝師兄關心,師弟知道了。”
……
很快,便到了比試的那日。
而在前一天,蘇玄晉升了七品。
正如他設想的那般,七品的修行,比八品還要快。
不過這也是托七品修煉方式的福。
早在九品之時,對于那些文章,蘇玄心中就已經(jīng)有了許多見解。
如今,只是水到渠成罷了。
當然,這里面還有【天驕】能力的幫助。
儒道就是這般。
聰明的人學起來,猶如呼吸一樣簡單。
但話說回來。
蘇玄現(xiàn)在,也只是剛剛邁入七品。
還需長期的鞏固,才能觸及六品的大門。
且言誨說過,七品不過儒道入門。
晉升七品不是難事,但要想再往上走,就需要下苦功夫了。
因為是內(nèi)部的比試,所以書院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布置。
比試的地點,就在書院前山的一處青石坪上。
四周鳥語花香,芳草與樹蔭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學生們圍坐一周,中間便是比試的擂臺。
而負責點評的院長大儒,以及諸位先生,則落座于不遠處的高臺上。
兩天前,書院的公示牌上,已經(jīng)通知了此次比試的規(guī)則。
確實是蘇玄猜測的那般。
晉王世子一人守擂,全體書院學子攻擂。
只要是愿意的,都可以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上臺比試。
而蘇成,則必須即興道出,與攻擂之人作品對應的學識。
比如,書院學生給出一首治學詩文,蘇成便要即興寫出一首治學詩文。
然后,再由院長大儒,以及先生們評分。
這規(guī)則看似對蘇成很不公平。
但與他平日里,在書院的待遇相比,就顯得十分合理了。
在這之前,蘇玄簡單了解了一下。
單拿書院藏書樓來說。
前四層,蘇成可以隨意進入,隨意借閱,甚至隨意抄寫。
要知道,那些可都是自書院創(chuàng)辦以來,所有先賢大儒收集整理的學識。
就是放一頭豬進去,三年時間都能入品。
而除了藏書樓以外,作為交換生,蘇成還有許多福利與特權(quán)。
巳時,比試的鐘聲敲響。
學子入座,蘇成立于中央。
“蘇兄,你這紅繩是用來干什么的?”蘇玄身旁,陳昕小聲地問道。
蘇玄仰頭望去,圍成一圈的眾多書院學子當中,還有不少與他一樣,在手上系紅繩的。
紅繩,代表的是書院點名要求,一會要上臺與蘇成比試的學生。
這么做,是書院為了避免學子害怕丟臉,不敢上去對陣,從而出現(xiàn)冷場的尷尬畫面。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
還是院長和大儒,想考校一下指定學生的學識水平。
畢竟被選中的學生,都是書院中讀書能力較強的。
蘇玄轉(zhuǎn)頭望了好奇心濃厚的陳昕一眼,微微一笑道:
“我本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