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復完大武鎮的文書,九斤又拿起沂蒙山腹地新三村發來的信函。
這是新三村主事李厚才發來的年底總結表,新三村的沂蒙商號已經開遍濟南府各縣,在一些馳道經過的大鄉村也設有客棧。
山道蜿蜒曲折,自然沒有北海客運,卻有沂蒙商號的馬幫,他們走遍八百里沂蒙山的溝溝坎坎,紅色三角旗,中間繡著金線五角星的,就是馬幫的標志。
府縣山林峽谷中冒出土匪,衙門會找到馬幫,談好價錢,很快就會有響馬與土匪火并,府縣捕快們只管等通知撿人頭報功,升官發財。
李厚才每年都詢問結余的銀子何時送到北海鎮,九斤總是讓他放進后山的山洞中,如今已有十余萬兩金銀。
王吉的響馬營進行了五次輪換,所獲得金銀珠寶一部分做為本錢開設各地商號客棧。
今年冬天他將留在南麻鄉的沂蒙總商號,專門處理響馬營的雇傭業務。
一年多的‘剿匪’,積累的六十多萬財貨,全部運進新三村山洞里。
他的堂兄王昆已經從大武鎮返回,成了膠東響馬營第六個千戶,繼續從事在魯西南和兩淮‘剿匪’的事業。
李厚才的文札下面,是老狗的書信,老狗截留的餉銀都在隆興銀號,不管取多取少都會驚動銀號里的探查司坐探。
這讓已經買了女人孩子,過上‘幸福生活’的老狗總是心中有愧,經常給九斤寫信,提供在職官員的行止記錄。
九斤在他的信函中批復:安心撰寫回憶錄,管理好魚塘;
對于老狗,九斤一直在等他交出自己私存的金銀,經過九斤這幾年的探訪,老狗除了截留三百八十萬兩三邊餉銀外,他自己六七年積累的贓銀也不低于餉銀數額。
這筆金銀沒有存進隆興銀號,埋在什么地方,只有老狗知道,但是如果九斤想查,沒個查不到,因為知情者巴彥就在自己身邊。
與其自己挖出來,不如老狗主動交出來,里外現在也用不著這些財寶。
等到熱力機能投入使用,新三村將會成為銀元制造基地,北海銀元的規劃已經不遠了,這也是為什么九斤要在新三村囤積金銀的原因。
北海鎮收支平衡,每年結余的數目也有二三十萬兩銀子,只要沒有大的投入,能維持平衡,九斤就沒有動老狗寶藏的心思。
九斤又拿起一份文札,這是王英托人帶回的信件,信中描述了他在雞籠島(大員島北端)的所見所聞。
由于原先顏思齊在雞籠島的莊子已被西班牙人占領,鄭家還在跟海盜劉香、東印度公司的西夷炮船作戰,無暇顧及島上的閩南難民,經與鄭家兄弟協商后,鄭家愿為北海鎮經營大員島提供幫助。
九斤要在鄭家成為東南沿海霸主之前,搶先拿下大員島,只要能把馬隊送過去,憑著巴彥的實力,就能屠盡島上的西夷。
后面是郝同的飛天營訓練報告,地面訓練的項目基本結束,達到飛行標準的剩下二十五人。
這些人做為種子已經足夠,下一步完成各種氣象條件下飛行,教材編撰后,就要開始建立飛天營大隊了。
李春已經組織三百人,由包力率領前往東南山采石場,進行火器訓練。
新式的五連發霰彈槍已在道觀的冶煉坊做出樣品,底火一體霰彈也經過上千次擊發,無一啞彈,達到了使用要求。
火器營的一切訓練,都在為山林戰和巷戰做準備,配以能從空中投擲飛天雷的火力支援,足以撕開當今天下任何一支軍隊的包圍。
正堂里的座鐘鳴響,李春端著木盆走進來,兌好熱水,九斤泡著腳,從右側木盒中拿起一份熱氣機的鑄件流程報告仔細看起來。
氣缸,活塞,曲軸,連桿,銅套,齒輪箱和分離器都領先世界二百年,全套重量控制在五百斤以內,唯一沒有達到要求的是密封問題。
現在鑄造用的模具已能做出最小如鑰匙般大小的部件,但車、銑、刨、磨、沖壓等工序仍然需要畜力解決。
速度慢,尺寸誤差大,使部件的合格率慘不忍睹。
從各地請來的鐵藝匠人已經可以做出四輪馬車的差速器,對于熱力機卻兩眼一抹黑。
所以熱力機只能靠九斤自己琢磨,和匠人們研討,最后做出木頭模型,再照葫蘆畫瓢開模鑄造。
看著報告上寫的膠木密封墊堅持了兩刻鐘,比上次延長了一刻鐘,確實進步很大,九斤在報告上批示:木墊的研制暫停,待找到替代品后再開展試驗;。
對于能否邀請到宋應星前來,九斤并沒什么把握,現在人們對仕途的追求,遠超后世對公務員的渴望。
正在琢磨密封墊的問題,九斤感到給自己洗腳的手不是李春,放下手里的文札,見是雪梅不知何時蹲在自己膝下,拿著布巾正為自己擦腳。
九斤笑道:“你怎么跑書房來了?”
雪梅七月份和九斤圓房,當靈兒確診有孕后便和九斤分房而居,按照規矩,陪嫁丫頭將成為妾室。
所謂前來后到,白芷和薄荷還要等機會,薄荷前往京師張府還沒回來,白芷便搬到了靈兒房中值夜。
聽到九斤詢問,雪梅臉一紅說:“夫人說亥時一到,就讓妾身敦促夫君歇息。”
九斤答應著,看看還有十幾份信函文本,對雪梅說:“削個蘋果,咱倆一人一半。”
雪梅答應著端著木盆走出書房,九斤讓李春將沒看的信函文本,拿到暖榻的炕桌上,盤膝坐在暖榻上繼續審閱信函。
后面都是各地商號,工坊的匯總報表,技工的薪水獎懲,新提拔的監工管事名單,馬隊新任百戶千戶,團練營的輪訓等事宜。
這些都是王錚、車賢、包磊、廣輝,沈寶批復過得,九斤審閱后沒有不妥之處,便在一旁注明已閱,或寫上照此辦理四個字。
雪梅也脫掉鞋子上了暖榻,坐在炕桌對面,用毛毯蓋住腳,開始削蘋果。
黃縣的丘陵地入秋后露氣重,白天大多是霧氣繚繞,九斤派出了新四村一千戶百姓,在荒蕪之地開出五千畝蘋果園,今年是第三年終于獲得豐收。
蘋果不但皮紅且薄,切開后果肉泛著淡淡金黃,咬一口不僅脆甜還汁水淋漓,一舉入選北海鎮十大高端特產的行列。
前去種果樹的一千戶百姓,根據產量,每家都獲得近三百兩銀子的獎金,讓整個北海鎮的百姓著實眼紅。
年前九斤在北海早報的號外上提出要求,農林牧工商漁學兵各行業都將進行擂臺賽,各行比賽選出前三名,除了披紅戴花發獎狀,和重金獎勵外,家中子女將會獲得優先提拔權。
北海鎮的很多醒目之處,都用紅漆書寫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努力爭先力爭上游,學習奮進,爭創第一;等等鞭策加油的標語。
九斤在王錚上報的獎勵名單上簽字,李春分門別類將信函文本放入櫥柜中,明天一早,這些批復將會送往各地,最遠的大武鎮,也會在年前收到批復。
九斤吃完蘋果,和雪梅沿著銀杏大道向雪梅住的梅園走去,巴彥領著兩只西北狼犬跟在后面,子時后將有霧隱門的人接替防衛。
第二天一早,九斤就和李春來到霧隱門,檢查傘具和裝備,今天風力適中,郝同的二十五個第一批飛天學員,今天將正式進入掛傘低飛訓練。
九斤選定了西海岸的沙灘地,并在那里修建了高兩丈,長一千步的南北向助跑平臺。
依照寧缺毋濫的原則,這二十五人都將成為飛天營的教官,享受百戶待遇。
三輛四輪馬車,物資已經裝車完畢,九斤上了踏雪馬背,巴彥領著六名內侍刀弓手也翻身上馬,正要出發,李春騎著驢子匆匆而來稟報:“新任巡撫朱大人派人來說,晌午到仙臺居吃飯。”
九斤問:“來幾個人?”
“只有他和沈先生兩個人。”
“來了后,你讓兩位道長作陪,我得下晌回來。”
“諾,還有個叫岳托的青年士子,在南大街的招待所等候召見,說是跟著司禮監傳旨太監來的。”
九斤聽著耳熟,沒想起是誰,練習滑翔傘并不避人,將來攜帶武器后才會避開人們視線,便對李春說道:“安排人,將這個岳托送到西海岸訓練場去。”
說完見李春應諾后沒有別的事情,揮手說道:“出發。”
車馬很快來到七里外的西海岸,海風徐徐,冬天卻沒有內地的干冷。
眾人掛好傘具,相互檢查完畢,開始在沙灘上鼓起滑翔傘面,熟悉傘面控制。
練習了半個時辰,重新收起大傘,人員開始喝水休息,各人述說心得體會,因為兩刻鐘后,他們將會開始真正的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