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教導3
來到花園,蘇哲已經等著了。
蘇哲說道:“師傅,我們下午學什么?”
“上午教了奇經八脈的知識,下午教你十二正經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為了教你《天樞三十六針》打基礎。”
“好的,師傅。”
秦昊取出模型,開始繼續講解知識。
“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
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臟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
它們分別隸屬于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于手足、內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
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里經的聯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
氣血通過經脈即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
“其走向和交接規律是:手之三陰經從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
手之三陽經從手走頭,在頭面部交足三陽經。
足之三陽經從頭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
足之三陰經從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陰經。”
“我講的這些,你記住沒有?”
蘇哲說道:“師傅,你先讓我捋一捋順序。”
“手之三陰經從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是不是啊?師傅。”
秦昊點了點頭:“沒錯,這些內容是難記了一點。這樣,我再講一遍,我慢慢給你講。聽好了。”
又給蘇哲講了一遍,把內容拆分成幾個小部分,這下他記住了。由于內容不好記,秦昊還特意反復考查了蘇哲幾次。
確認了他是真的記住,并且記牢了才開始講解下一個內容。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分布規律是,凡屬六臟:心、肝、脾、肺、腎和心包的陰經分布于四肢的內側和胸腹部。
其中分布于上肢內側的為手三陰經,分布于下肢內側的為足三陰經。
凡屬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的陽經,多循行于四肢外側、頭面和腰背部。
其中分布于上肢外側的為手三陽經,分布于下肢外側的為足三陽經。
手足三陽經的排列順序是:“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后。
手足三陰經的排列順序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這里我說一下,內踝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
十二經脈的表里關系是:手足三陰、三陽,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組成六對“表里相合”的關系。
其中,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里,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里,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里。
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里,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里,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里。
這些對應關系你要重點記住。”
“師傅,你先慢點講,我還沒記住這些內容。”
“好。我再給你講一遍。你且聽好了。”
……
又一遍講解,蘇哲記住了。秦昊開始下一個內容講解。
“我下一個內容是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
十二經別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位別出,陽經經別合于本經,陰經經別合于相表里的陽經。
它有三個方面的生理功能:一、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里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系。
二、別絡對其它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的內部聯系。
三、灌注氣血濡養全身。”
“下一個內容是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于體表,不入內臟。
其中,足三陽經筋起始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結于面。
足三陰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
手三陽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結于頭。
手三陰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內上行結于胸。”
“十二經別和十二經筋你記住了嗎?別把兩者弄混淆了。”
“有點迷糊,兩個太相近了,不太好記。”
秦昊說道:“這個的確挺容易記混淆的。我當初學得時候一樣總是記錯。慢慢來,我再講幾遍。”
三遍講解過后,蘇哲表示記住了。
秦昊不得不感嘆,修煉者在記憶力方面真的比普通人強太多了。
普通人一兩天才能記住的內容講幾次就能記住。
然后秦昊反復考驗了他幾次,確認他是真的記牢了,這才開始下一個內容。
“下面我講十二正經分布。”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于頭面、軀干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于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布于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于頭面,足三陽經起于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手足陽明經分布于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于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于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于頭頂、枕項部。
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后。”
秦昊停下讓蘇哲記憶一下,然后接著講。
“十二經脈在軀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兩寸,腹中線旁開半寸處。
足太陰脾經行于胸中線旁開六寸,腹中線旁開四寸處。
足厥陰經循行規律性不強。
足陽明胃經分布于胸中線旁開四寸,腹中線旁開兩寸。
足太陽經行于背部,分別于背正中線旁開一寸半和三寸。
足少陽膽經分布于身之側面。”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后。
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后,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于厥陰之前。
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后。
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后。”
讓蘇哲花了一些時間消化這些知識內容。經脈講了,然后就是講穴位。
穴位更是一個比經脈更難的知識內容。
秦昊教蘇哲有關經脈的知識不過花了一天時間。而教導穴位相關知識,花了將近七天才讓他記住所有穴位。
經脈和穴位的理論知識教導完了,接下來就是教他如何使用《天樞三十六針》了。

一口一條鯨魚
水字數的。 各位看官,歡迎指出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