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埃及困境
紅海博弈后,機緣巧合下麗露往蘇伊士運河里塞了根釘子,眼下這根釘子除有3700東北亞虎士外(索倫兵多出百人),另有因李如松武力慕名而來投奔的貝都因、埃及、柏柏爾等族勇士3000人,總計6700的兵力。
根據條約協議,李如松有數千兵,奧斯曼方面也要有相同數量的部隊。當隨著明印集團調動部隊,空氣中充滿火藥味后,奧斯曼軍第一時間往蘇伊士增兵至萬人,構建營壘堡寨做堅守狀。
蘇伊士因...

迎風隨飄舞
今天一張,太糟心了 倭奴此舉妥妥瘋子,其賴海洋而存世之文明,毀傷海洋,自損根基 世間事,唯零與無限,倭奴能做出第一次,往后就能無數次??梢韵胂?,如不制止,倭奴毀滅的不是海洋水產,而是整個海洋文明 人類當下過度依賴于海洋的力量,水運海運占比很大,海洋一旦覆滅,全人類社會將受到巨大打擊。毀滅海洋,人類重心勢必將由海洋轉移回陸地,現有之一切格局將全部洗牌 如不值一提阿富汗重新得到重視,如構連兩大陸的土雞埃及,國際地位將顯著提升 甚至天方半島能夠重新合為一國,復興真主的輝煌 我想海洋的毀滅,打擊至大者莫過英國了,英國憑海而起,因海而亡,高低得敲死倭奴這逆子 假設海洋當真完了,海絲也將涼涼,南洋諸國回歸其歷史位置,同理陸絲諸國也將回歸歷史位置 唉,心很亂,胸中似有千言萬語,說不盡,道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