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銜薪火
果然,就在姜兒叫出聲以后,她便看到,一條渾身散發著五彩光輝的錦鯉從天空中緩慢漂游落下,繞著自己轉了幾圈。
那正是蘇葉。
至于那跳動的石雕,以及作揖鞠躬的蟲兒們,也同樣是出自他的手筆。
如今,那蟲兒們在“天地元氣”的籠罩下,仿佛一個個都有了靈智,到后面更是飛躍到了空中,石雕也隨著蘇葉一起翻飛,在姜兒的面前歡快地躍動了起來。
那姜兒畢竟是孩童心性,看到了這些,早就破涕為笑,和那石雕、蟲兒追逐玩耍了起來。
此刻已過了黃昏,雖然西北在夏日天長,但如今也有些夜深了。
可是,在天傾池邊,此處卻被五彩的光輝映得很是明亮。那姜兒自然也是愉快不已,蹦蹦跳跳,不知覺便過了小半個時辰。
不過,她雖然是玩得盡興了,蘇葉那邊卻有些疲累。
且不說方才查閱典籍費了不少精力,如今的他,本身也只不過是初入門道。
雖然能操縱著這些天地元氣,但也并沒有領悟什么真正的“法術”之類的。
而且即便如此,一旦時間長了,也會覺得很耗精神,因為他操縱天地元氣,是以精力來操縱的。
這有點像道教的內丹術。
內丹術以精、氣、神為基礎,元精與元氣合煉,換句話說,是生了道心,洞悉了那元氣的本質,看到了元氣,進而以“元精”引導元氣,這便是“煉精化氣”。
當然了,這個世界或許還不存在“內丹術”這種東西,而且蘇葉的方法甚至也完全不一樣。不過,原理是有幾分類似的。
這么做,自然是比較費心力和體力的。
小半個時辰以后,蘇葉已經很累了,便散去了元氣,回到了天傾池中。
這天傾池,果然蘊含著某種玄妙的力量。蘇葉今日頭一次飛離天傾池這么久,更別說回來時,還操弄元氣,逗女孩兒玩。
但是,重新進入到池中以后,他竟然發現,自己的體力在快速地恢復,似乎也不是那么疲倦了。
不過另一方,在蘇葉散去元氣以后,那蟲兒和石雕自然也失去了玄奇,落到了地面上,重新回歸為無靈智的存在。
“誒,怎么不動了?”
姜兒見蟲兒和石雕恢復,那光芒也都消散的差不多了,先是愣了愣,旋即仔細查看。
看了半晌以后,姜兒才意識到,很可能是那位“龍神”收回了法術。
她看向蘇葉,連忙有些焦急地道:“龍神,你怎么不讓它們動了?它們不會是死了吧?而且我想看蟲兒飛舞的樣子……要不你再賜予他們一些力量吧?”
蘇葉聞言,有些無奈。
看來,這姜兒是把那些景象當真了,以為蟲兒和石雕都真的有智慧。以至于,現在恢復原樣,反倒是覺得不對勁。
但是實際上,蘇葉卻沒想過這些。他方才做的,只是單純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引導天地元氣,灌注到了蟲兒和石雕上。
就仿佛是提線木偶一樣,操縱著它們做出一個個的舉動。
蘇葉沒有回答姜兒,尾鰭拍了拍水。反正,現在這女童也差不多平復了心情,自己自然要再開始“裝傻”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他無意地一瞥,忽然看到,在那地面上的蟲兒中,一只蟲子朝著姜兒鞠了鞠躬。
“又動了又動了!你看!”
姜兒喜道,指著那只蟲兒。蘇葉一怔,仔細一看,卻發現蟲兒鞠躬到一半,仿佛愣了片刻,然后蜷縮著身軀,再度蠕成了一團。
姜兒轉喜為憂,聲音也戛然而止。
但是,蘇葉卻看著那只蟲子,心中卻不由震驚。
方才那蟲子作揖到了一半,竟然似乎愣了一瞬。
那一瞬間,它仿佛有了智慧。
“什么情況?難道說……我幫助它開啟了靈智?難道說,這與天傾池有關?”
蘇葉思索著。
他從未想過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因為,與人智慧,不應當是“創世神”擁有的力量嗎?
自己肯定是沒有這種力量的。不過,自己調動的“元氣”,卻是來自于天傾池。
或許,真的有關聯也說不定!
這個時候,女童又呼喚了他幾聲,但他并沒有理會。
“姜兒,你不好好吐納煉心,跑到這里做什么?”
忽然,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是老者。
就在蘇葉思考那只蟲子,姜兒執著玩耍的時候,老者出現了。
他看向女童,雖然并沒有生氣的樣子,但女童卻頓時心虛了,連告狀的事情都忘了:“師父,我……我是來給龍神送貢品的!你看這個,雕的好不好?”
老者看了看石雕,道:“雖有些許神似,但細節上卻還欠缺不少。你喜歡雕繪是不錯的,只是太過浮躁,尚須苦練靜心之道。便將《雕繢》刻上十遍,以靜其心罷。”
“是……”
姜兒心虛,不敢反駁,連忙跑開了。
蘇葉見到如此景象,不由心中一樂。
他自然知道,這老者,大概是早就發現女童在這里了。不過,之前沒有出現,而是現在出現。大概,也是不想在女童哭喊的時候出來煩心。
看來這“順其自然,遵從本心”,還能“善用”呀。
“嗯。”
老者見到蘇葉的目光,自然也能感受到錦鯉的腹誹。
不過,他卻絲毫沒有在意,看了看地上的石雕和蟲兒,臉上浮現出些許笑意:“鯉魚兒,看來你今日收獲頗豐。”
老者自然是知道蘇葉去到藏室的事情的,這一點,蘇葉也絲毫沒有意外。
這神神秘秘的老者,似乎整個鐘山,都在他的動靜之下,要是不知道就怪了。
相反,蘇葉倒是想問一些問題。
他用尾鰭拍了拍水面,目光看向那地面上的蟲兒。
老者輕輕撫須,道:“你是想問,這蟲兒方才是怎么一回事,是否和池水有關?”
蘇葉點了點頭,他的確是好奇這一點,且百思得不其解。
“這天傾池,的確是他留下來的。因此,方才的那一幕也的確與他是有些干系的。不過,具體還是在你。至于點化,也不是那么神妙的事情。一切看似神妙的事情,本質或許都是很單純的。”
老者頓了頓,說道:“為師曾講過《內觀》,提到過,生靈皆是因造化而生的。人和魚和草木,或是和豺狼虎豹,鳥獸蟲豸,山石樹木,實則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區別僅是在元魂與元魄之上。”
老者并沒有直接解答,但是蘇葉聯想起老者的教學,頓時,明悟了幾分。
首先方才的那一幕,或許的確和那位龍神殘存下來的力量有關。
但是其次,也的確是自己能夠做到的。
老者曾提到過《內觀》中說到過:人和動物和植物的軀體都是為滿足造化而誕生的,在一定的環境之內,至少都能夠維持最低生存的需求。
動物大多也有五臟,只是稱謂和形式不同。而植物,也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滿足循環生命孕育造化的條件。
但是,動物比植物多了“精神”,而人比動物多了“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元魂”以及“元魄”。
古有“失魂落魄”,人若失去魂魄,便會渾渾噩噩,猶如癡呆,就是如此道理。
而精神和智慧,其實也是造化的一部分,并且與天地元氣有關。
所以,理論上來說,自己是可以點化鳥獸蟲豸,甚至是花草樹木的。
但這并不是重點。
重點是,方才蘇葉并沒有點化的意思。只是,源于池水的造化,讓蟲兒有了些許被點化的征兆。
莫非,天傾池的池水,與“啟智”有關!?
薪火,燭火。
池水……醍醐!
蘇葉忽然想起了《海外經》中,多次提到的“挽天傾,扶生靈”。
莫非,那位龍神的“燭火”,指的便是“銜柴啟智,薪火傳承”的意思!?
他陡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