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準備送沈掌柜離開,看著他拿來的禮物,都是窮苦老百姓用得上的,還挺多。張清悄悄提醒張母說:“兔頭。”張母忙上前一步:“沈掌柜,看您這么有誠意,也大方,我們還有一道小吃送您。”
沈掌柜期待地看著張母,這是他的興趣所在啊“請問您把兔頭怎么處理了?”
“兔頭沒什么肉,又難以烹飪,就扔了。”
“唉,可惜了,只要方法對,兔頭也是種美食,其實也是做成香辣的,用料差不多,做法呢就是……”掌柜聽了,露出滿意的笑。“沈掌柜,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都買一送一了,也不會做出出賣伙伴的事,但您也要注意您自己的人。”
“這個我知道,感謝提醒,也感謝您香辣兔頭,以后要賣兔子了就賣給我,我保證優先收你們的。”
至于字據沈掌柜一直都沒有送來,想來他也覺得沒有必要了吧。
春雨后,屋旁的竹筍陸續破土而出,張母與張清就選擇性地挖一些,因為這是他們來這里才種下的,不能看到筍就挖。
是的,這肥肥嫩嫩的竹筍又是一道美食,鄰居們都有自己的竹林,這個時候都有新鮮竹筍吃,吃不完的都曬成筍干,留著以后吃。
隨著天氣變暖,各種野菜也遍布山野,很多都是張清從來沒吃過的,不僅美味還健康,不禁由衷的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新房前前后后建了三個多月,主體差不多完成了,該上梁了。上梁是有講究的,要挑選上好的木材,選個好日子,請德高望重之人掛上紅綢布,還要殺只大公雞撒雞冠血,還得撒糧食,撒銅板,各種儀式,各種口條,張清還是第一次見,整一套流程下來就是大半天。看得出對房梁的重視。打地基開始,上房梁結束,上好房梁就意味著房子最基本的完成。
幸好后來又掙了20兩,不然這個工程就要夭折了,盡管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房子建好后,也沒剩幾個錢了。所以現在沒法大規模做家具,不過,也不著急,慢慢來。看著拔地而起的新房,張清無比欣慰。
李武腳上的沙袋越來越重,但他表示很感激張清的教導,現在走路卻是越來越輕松。在李武的教導下,張清也識得了很多字,別問張清之前不學,現在怎么學起來了,一是有時間,二是想到書讀少了要挨騙,其實最主要還是為了打發時間。
很快,又到了夏天,張清來這里都快一年了,新房也住進去了,只是都只有一張床,其它的還沒有資金。換洗室也在使用了,廁所也是干干凈凈,真正的煥然一新,也不用忍受土廁所了,盡管差不多已經習慣了。能干的李父甚至把水直接引到廚房和換洗室及廁所。
李父最重視張清的床,給她做了一張相對來說最豪華的木床,就是張清以前在外祖父家看到的那種,有踏有沿兒,還刻了一些圖案,還說有錢了在做兩個柜子放兩邊,張清喜歡的不得了,專門感謝李父。李父卻說這里她應得的,好吧,坦然接受,誰叫她喜歡呢。
張清的兔子也變多了,銷路也有了,就給鄰居一家一只懷孕的兔子,長大了讓張母一起去賣,還帶領著她們采草藥,大家的日子也好了很多。
張清現在采的草藥沒有李武在時多,李父,張母可不允許她一人進山,也只有李武放假了會一起進山采集,但也僅限于界限以內。從那次找到一支人參后就沒在看見特別珍貴的藥材了。
李父接到的工作也變多了,這半年來雖沒有啥大的收入,但還是有點余錢,余錢又被李父拿去買木材舔置家具了。
丁爺爺和劉奶奶不方便到處尋草藥,劉奶奶負責割草喂兔子,丁爺爺就負責竹編,他的手藝很好,做事也細致,做出來的東西也好看。
之前他兒子還在時會編一些一起帶到縣城賣,后來他兒子走后少有人進城,他也就沒做了,現在張母時常進城,就讓張母帶去幫忙賣。他的東西好,賣的也不貴,所以賣得挺好的。有了事情做,兩老人都更有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