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青站立在那里有小一會,任務房的負責人也沒管他,反而一臉“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的表情掃了他一眼。他見多了這些底蘊淺薄,繳天之幸獲得些許傳承的散修。
后面有人陸續進來,齊青躲到一旁,看著他們接取任務,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后。
齊青仔細的尋找了他能參與的任務,尷尬的是修為太低,沒有合適的任務可做。
要不就云里霧里,任務內容都不懂,更別說去做了。
還好天不絕人之路,齊青找到了掙功勛點的辦法。
任務板上有個長期收購的任務,長期收購五金之精,水脈之精,各種石材,日月星三光,各種霞光,各類云氣……
齊青看中的是收購五金之精。
古代世界生產力偏低,五金之精,前文提過,金銀銅鐵錫,凡俗產出的這五種金屬因冶煉水平的原因,純度不高,多含雜質。
金行主殺伐,攻擊的手段最直接,殺傷性最強,所以金行唯精唯純。修煉用的金屬越純,金行法力也越精純。
這就需要輔修練器的修士,以火煉或水練之法提純。
古修真法中也有相應的辦法,不過就沒見過練古法的賣資源的,自己都不夠用,還往外賣,不現實。
對古修真法的修士來說,賣材料為了什么,為了得到修煉的資源,我的修煉資源就是材料,何必賣掉。
也就可能古修金行修煉完畢了,多出來的資源才有可能賣出。
齊青其實吃了沒長輩指點的虧,五行中就金行最特殊,需要各種高純度金屬,且金屬越純越好。
他只想到可以借現代世界的便利,卻忘記了,人性貪婪。
齊青自己肯定不會用常見的金屬修煉,越是稀有的金屬,性質越特殊,所成型的金行法力性質越有特點。法力特殊,所用出的攻擊手段也會帶有特性。
累萬世之基,一步登天,是古修很好的寫照。只不過大多都死在了積累階段,求多求全求稀有求特殊,這中間的平衡取舍是每個古修的必修課。
而且《大五行洞虛經》這功法好是好,在以前也是一等一的功法。就是需要的資源太多了,量多,資源種類也多。
不是每個修古法的,都是五行同修,很多人選擇的功法大多都是單一屬性,比如《九味真火訣》、《七霞九耀明世錄》、《三山五岳厚土訣》等等,古修真法的名字簡單明了。
單屬性功法所需的資源也相對少了很多。
《大五行洞虛經》這種五行同修的也是少見,厲害是厲害了,難度也是其他的無數倍。
齊青仔細查看了收購五金之精的價格,最貴的當然是金和銀了,之后是銅和錫,最便宜的是鐵,百鍛鋼凡人還是可以煉制出來的。
金雖然收購價貴,但所需量少,性價比不高。
銀到是有利可圖,可銀子太過刺眼,不可取。
銅也是同樣原因。
只剩下鐵和錫了,其實自然界沒有百分百的金屬單質,多多少少都有雜質,只是雜質含量的多少罷了。
純鐵其實不是鋼,鋼中仍含有碳,純鐵其實指的是熟鐵,而且純鐵不適合鑄造,因為太過軟了,各種性能很拉胯。
不過修煉所用,純度是唯一標準,所以修煉需要的是熟鐵。
古代熟鐵的冶煉是沒啥問題的,長期求購的原因是需要量太大,鐵礦石產出少,冶煉過程麻煩,造成了熟鐵供不應求。
十公斤熟鐵換一點功勛值,一兩靈米,也就是一粒靈米,需要十功勛值。
換算下來,一百公斤熟鐵換一兩靈米,也就是一頓飯。
錫和鉛的價格要比鐵高,錫和鉛凡俗世界很多,唯一問題還是不夠純,而且產量比鐵少。
七十五公斤錫或鉛,換一兩靈米。
其他的金屬,如鋁,鈦等,更加昂貴,但不好解釋其來源,因鋁和鈦的冶煉,凡俗是沒有的,冶煉方法可能都是各派之密,齊青如果拿出,必然會被有心人追查。
而很多修真界沒發現的金屬,如鉻,鉬,銦,鈮等等,因為有各種靈礦的存在,所以也不知是沒人去仔細研究這些東西,還是根本沒有。
而鋁和鈦能被發現并應用,也是因為其含量大的緣故。
齊青準備用熟鐵和鉛來換取功勛值,再換取靈米。
為什么不選錫,因為現代世界錫比鉛貴太多了。
一個立方米的鐵大約不到八噸,一噸鐵能換一斤靈米,一噸半的鉛能換兩斤靈米,齊青準備了二十二噸的鐵,六噸的鉛,換了三十斤的靈米。
不過鎮邪府是沒有龍牙米的,那是龍族特產。
鎮邪府的靈米是比較普通的珍珠米,所含的靈氣還算充裕,但是沒有其他功效。
齊青換好靈米,回到家中,起鍋燒水。
現在的齊青已不是吳下阿蒙,是練氣一層不到的修士,所以靈米一頓從一粒變成了兩粒,巨大的進步。
這三十斤靈米也就夠吃一個多月。
齊青為什么不換靈丹,因為古修就是這么蛋疼,其他靈丹修煉出來的法力與古修功法不符。
靈米算食補,蘊含的靈氣最是養人。
齊青吃靈米也只是過度,法力達到一滴就夠了。
轉眼一個多月過去,靈米已吃光,齊青也沒繼續去換,距離一滴的法力也不差多少了,慢慢自己練吧。
又過去了二十天,齊青總算積累夠了一滴法力,可以稱為真正的練氣一層……大蝦米!
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齊青也不是整天都在閉關修煉。只是一天三頓靈米,吃完修煉兩個多小時,就可以了。剩下的時間還是正常生活。
只不過齊青不想出門,免得節外生枝。
期間也與李廣淵相聚了幾次,每次都很盡興。雖多有去青樓聽小曲,每次去的地方還各不相同,但也僅限聽曲游戲,并沒有夜宿勾欄。
還有三天,李廣淵父親壽辰,請帖已經提早一個月發到家里。
既然修煉初步結束,齊青正好去一趟現代世界,補充一下需要修煉的金屬,再準備個壽禮。
東城李府,創于李廣淵的祖父,在他父親手里又發展壯大,現已傳到第三代,李廣淵的大哥手里。
李府產業多布局在農牧業,城外田莊十余座,魚塘七八個,經營糧食,牲畜,皮革,羊毛紡織,桑蠶絲織,水產,家禽,制衣等行業,后又進軍酒樓,茶樓等餐飲服務業。
他大哥雖開拓不足,但守城綽綽有余。現在的李家正向著世家的方向發展,就是人丁不太興旺,到李廣淵這第三代,才兩兄弟。
他大哥目前已婚,育有一兒一女。李老爺這幾年一直催著李廣淵盡早成家立業,在他閉眼前生個一兒半女,就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