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輕松的便擊潰了竇建德最后一道護身符,李世民自然大喜過望。
他可是清楚的看見,就在前方二百多步之外,竇建德只帶了數十騎,正在狼狽奔逃。
由于逃得突然,竟是連皇帝的旗號、儀帳都盡皆扔了,可見倉惶。
“追,快追!”
“前面穿金甲者便是竇建德!”
李世民激動得不行,揮刀直指向前,給大軍指引目標,甚至見夏軍逃兵礙事,便大喊:“不要擋路、跪下免死!”
“不要擋路、跪下免死!”
一眾玄甲兵、翼騎兵也是紛紛大呼,若在平時,只要敵軍不主動跪地投降,他們毫不客氣的便會殺死。
因為大唐軍律規定:首級即軍功!
但現在,前面有竇建德和一群大魚,隨便逮一條都會吃喝不盡,便沒興趣搭理一群小蝦米了。
聽得唐軍叫喊,不少夏軍御林軍便直接跪地舉手,利索降了。
竇建德對他們再好,也沒性命重要。
頓時,唐軍阻力大降,四千騎瘋狂抽馬,毫不顧忌馬力,只為能盡快拉近和竇建德的距離。
尤其是李世民、李道玄哥倆,更是仗著馬好、騎術精,跑在最前。
卻說竇建德,拼命逃向一里多外的后軍。
雖然東南不遠,就是夏軍連綿的大營,最近的前寨甚至更近,但竇建德壓根不敢去。
夏軍主力都已出戰,每座營寨,都只留了數百、甚至千余守軍。
就這么點人,大勢崩塌之下,能不一哄而散就天謝地了,如何還能抵擋住尾追的唐騎?
所以,他只能逃去后軍。
好歹,那里還有兩萬多夏軍,只要后軍大將石瓚能穩住陣腳,便不至于全軍覆沒。
那樣,既使這一戰輸得再慘,只要他能退回河北,便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然而,竇建德最后的希望很快破滅了。
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徐圓朗、孟海公。
這兩個陰險狡詐的貨,狂呼亂喊‘夏軍敗了’,不僅引崩了中軍,還一路向后軍沖去。
徐圓朗想得很簡單,引崩了中軍并不夠,還得把后軍再整垮。
這樣功勞才足夠大!
結果,徐圓朗很快就夢想成真了。
石瓚一路飛奔趕回后軍。
由于唐軍不出,主將也不在,還處在最安全的大后方,后軍的夏軍更是自我放飛出了天際。
不僅躺得是東倒西歪,還四下亂走,有膽大的,更直接溜到附近的池塘喝水。
等聽到前方號角連天、喊殺大起,這些夏軍一片愕然,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主將又不在,副將也不敢做主,只能眼睜睜地等著,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
等石瓚趕回,一見兩萬多人一片混亂,差點氣死。
結果,還沒等他急里忙慌的將后軍整頓好,中軍卻已崩了,無數潰兵瘋狂潰逃而來。
領先的似乎是徐圓朗、孟海公的部下,這些人一邊逃竄,一邊還大喊:
“夏軍敗了!”
“快跑啊?!?p> “張青特已死!”
“陛下被活捉了!”
……
總之,什么危言聳聽、什么嚇人,徐、孟二人就讓部下喊什么。
反正現在一片混亂,后軍也不可能有機會分辯真假。
石瓚聽得目瞪口呆:這才幾分鐘啊,五萬多中軍也完了?那唐軍莫非都是天兵天將?
兩萬多后軍也懵逼了。
不是說唐軍人數很少嗎,怎么前面好幾萬人,一眨眼功夫就全敗了,連陛下都被捉了?
石瓚一時六神無主。
他還不知道徐、孟二人叛變了,眼見得潰兵已近,便一拍馬迎上前,不死心的大呼道:“徐將軍、孟將軍,陛下何在?”
徐圓朗多雞賊啊,一臉‘悲痛’道:“石將軍,快逃吧,陛下被那李世民單騎活捉,殷將軍也戰死了?!?p> “再不跑,咱們也要成階下囚了?!?p> 說著,他為了裝得逼真,也沒趁機殺死石瓚,只是和石瓚一錯身,便十分‘惶急’的逃竄而去。
石瓚信以為真,徹底絕望了。
若竇建德還在,他肯定要驅散潰兵,穩住陣腳,做最后一搏的,但如果竇建德都不在了,他再掙扎,又有什么意義?
見石瓚都信了,兩萬多后軍哪還會懷疑?
這些人相視一眼,也不等徐圓朗、孟海公驅潰兵來沖陣,便是一哄而散、各自逃命。
由于身處亂世,大伙都很有逃命經驗。
一邊逃,一邊丟盔棄甲,甚至連兵器也扔了,只為能跑得更快一點,好逃回老家去。
石瓚見狀,更是放棄了。
尋想了一下,不想當唐軍俘虜,這位大將軍一拍馬,竟也帶著幾名親衛,落荒而走。
他哪里知道,此時,竇建德在范愿保護下,離后軍只有一百多步了!
然而,造化弄人,就差這一點時間,一切便已不可挽回。
可誰讓竇建德急于逃命,連皇帝的旗號、儀帳都扔得干凈呢,否則,石瓚遠遠便會看見。
真是要命的誤會和錯過!
于是,就在竇建德接近后軍、以為即將得救時,在他的眼皮下,后軍瞬間便潰散了。
“這、這——”
看得真切的竇建德,目瞪口呆,手腳冰涼,簡直一個天暈地轉。
徐、孟二人敗兵的亂喊,他當然聽得清楚,心里也很焦躁,但是,他還抱有一點幻想。
幻想著石瓚能聰明點,不會上當。
可沒想到,這個新任的后軍大將軍蠢得跟豬一樣,竟放任大軍潰散,上了別人的惡當。
石瓚誤朕啊!
竇建德欲哭無淚,恨不得將石瓚這蠢材生吞活剝了,只要再堅持片刻,他就趕到了啊。
“沖啊,活捉竇建德。”
“莫跑了前面穿金甲者?!?p> 就在這時,身后唐軍喊殺聲甚急,竇建德急一回頭,便驚見李世民率唐軍已迫近百步。
“陛下快走!”范愿急得跳腳。
竇建德卻有些茫然,后軍也沒了,他還能逃往何處?
范愿還有些急智:“陛下,去水營!那里還有郭將軍的水師,咱們坐船直接回河北。”
言下之意:十余萬大軍,那是統統不要了。
“能逃得了嗎?”看著身后緊追不舍的唐軍,竇建德已是慌得六神無主,失去了判斷。
“誰都別帶了,就咱們兩個,一定能走得了?!狈对感闹幸粰M。
竇建德看了看身后不遠,凌敬、齊善行等文臣正驚恐萬狀的死追著他,再想想御營中,伉儷情深,卻仍毫不知情的曹皇后,以及培養多年、聰明懂事的養子竇驍,一時心如刀絞。
他悔,為何逞強要救王世充!
他恨,自己無能、一戰慘敗!
如今,不僅落得三軍盡沒、拋妻棄兒,一世英名,更是付諸流水,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
見竇建德還是難下決心,范愿急了:“陛下,別猶豫了!河北咱還有十萬大軍,還有劉黑闥、蘇定方、曹旦、高雅賢一眾大將,只要您回去,就一定能東山再起?!?p> 竇建德聽得眼睛一亮:是的,他還有本錢!遂心中一橫,歉疚的望了眼凌敬等人,一咬牙:“范將軍,你當先開路,咱們去水營。”
“諾。”
范愿大喜,揮動長槊,向前開路,直奔東北方向郭士衡的水營而去。
只要上了船,那李世民再厲害,也奈何他們不得了。
一時間,竇建德、范愿仗著武藝高強、座騎又都是罕見寶馬,竟二騎絕塵,沖殺而去。
別說帶著一眾文臣了,便連僅剩的十余親衛也丟在了腦后。
凌敬、齊善行等見狀,俱各面面相覷,他們都是文臣,論騎術、論沖殺,那都是個菜!
竇建德玩這么一手絕的,誰能還追得上!?
眼見得李世民已追至身五十步,瞬息便至,眾文臣絕望之余,竟是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也。
李世民此時懶得理這幫文臣,就算竇建德逃出花來,他也誓要活捉對方!
于是,李世民、李道玄也掉轉方向,死追竇建德。
……
與此同時,接到前方大勝的李世績,立即欣喜的率一萬本部沖出關門,殺奔戰場而來。
當然,已經輪不到他打仗了。
李世績就要干的,就是接收俘虜,占領營寨,繳獲物資,將勝利的果實裝進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