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十九年,秋
京師車站
將夫人給予的信物貼身收好后,張衛對著親朋好友、父母妻兒,揮手道別。
在同僚們的祝福聲中;夫人們不舍的眼神中;三小只的哭泣聲中,張衛帶領親兵踏上了飛車,開啟了南下潼關之路。
飛車上,張衛從懷里掏出一只草編的小貓,這是張圻編的,昨天晚上偷偷摸摸塞給自己的,聽說是跟著她二娘付文竹學的。
雖說這貓有點四不像,但張衛拿著它依舊笑得跟個傻子一樣。
張衛不禁感嘆:還是姑娘好啊,不像那兩個臭小子,估計此時在家已經樂翻天了吧。
只是可惜了那些花花草草,可是從旭日領帶回來的啊,要怪就怪你們長得太好了。
……
大明四十年,春
經過四個多月的跋涉,張衛一行人終于抵達潼關,潼關也在時隔三年之久,迎來了他們的副帥。
“李將軍,許久不見啊,近來可好”
張衛看著迎接的李副將,上去就是一個熊抱。
“見過張帥”
李副將木木地回了一句。
張衛也不惱,拉起李副將就前往軍械庫,這里存放著京師轉運來的十萬副重甲,也是當初李副將所托之事。
“好,好,好啊!”
李副將看著十萬副的重甲,不禁大聲地叫好,可片刻之后便虎目含淚。
張衛見此上前拍拍肩膀以示安慰,原因他在京師就聽人提起過。
當初潼關攻防戰,大明組織的重甲部隊全員盡沒,他們不是被奧軍殺死的,而是被活生生累死的。
當初重甲部隊只有那一點,一旦他們撤退休整,身后的弟兄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守住,與其這樣還不如死戰不退。
就這樣,五千余明軍重甲將士,無視郝昭十幾道撤退指令,壯烈殉國。
從那一天起,潼關上下的將士們,對于重甲的執著已經刻在了骨子里,只要有奪取鐵器的機會,他們從來不會放過。
這也是為什么原本計劃鑄造八萬余副重甲,可到最后卻成了十萬余副,那是因為在三年的時間里,源源不斷的粗鐵被送到工部。
“李副將,幸不辱命,這里就交給你了,我先去找郝帥報到”
“好,張帥慢走”
.......
“卑職張衛,見過郝帥”
“行了,這里沒外人,別這么拘束”
郝昭接過張衛遞上的調令隨口說道,大家都是從南部集團出來的,平時也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犯不著這么生份。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張衛也不端著,拿起案臺上的果子就啃了起來。
“郝帥,這次叫我過來是有什么任務交給我么”
張衛滿懷期待地問道,他知道有十萬副重甲到了潼關,東部集團組建重甲軍團肯定勢在必行。
他從來不在乎官職的高低,不管是東部集團的副帥,還是一個軍團的軍團長,他只想帶兵帶精兵,不然他早就去旭日領當諸侯王了。
“你小子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實話給你說吧,重甲部隊你想都別想”
郝昭倒是不客氣,直接擊碎張衛的幻想。
“為什么啊,郝帥,現在潼關除了我還有誰更適合”
張衛不解地問道,不是他自夸,中樞派他過來不就是加強東部集團的戰斗力么,還有什么比帶出一支重甲軍團更好的選擇呢。
“你剛來潼關有很多事情還不清楚,我直接給你說吧,這十萬副重甲是用來加強潼關防守的,并不是用來和奧軍野戰的”
“你接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必須盡快熟悉潼關防務,至于之后的安排到時候再說”
郝昭懶得解釋了,他知道張衛在京師翻閱過很多資料,可實戰往往和書本上有很大的差別。
“喏”
看著郝昭認真的神色,張衛有氣無力地回到,既然反駁不了,那就默默地接受唄。
......
時間過得飛快,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潼關發生了很多變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工部牽頭,張衛督造的匠作坊在潼關落成,這意味著前線繳獲的鐵甲與軍械,不用送往京師就能直接鍛造。
這樣一來,東部集團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取重甲,每時每刻都在變強,再也不用等好幾年才加強一次。
其二,張衛帶領輪休的將官士卒,拓寬加深潼關的護城河,郝昭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不能讓奧軍輕易地填平護城河。
其三,趙括建立講武堂取得的成果已經傳遍大明,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先后為南部集團提供超過五十位大成高手,都快把其他集團饞出口水了。
鑒于此,與趙括共事過的郝昭當機立斷,讓張衛牽頭,組織精銳將校組成教官團,在東部集團以及后部各州選拔人員進行培訓。
盡管比東部講武堂起步較晚,可取得的成果也是可喜的,短短兩個月就有三位大成高手出現。
而后經過張衛以及教官團評測發現,很多將士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在鍛體中有很多錯誤的方式,不但會耽擱鍛體的進度,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身體。
經過郝昭的同意,集東部集團三百余位大成高手的總結,一本鍛體法注解被印刷成冊,開始分發至每一位明軍手里,同時東部各大州府也在免費發放。
當然,張衛怎么會敝帚自診,鍛體法注解的原本,已經在運河之上正在傳往京師,相信在不久之后,會傳遍大明各個角落。
其四,在籌辦講武堂期間,張衛還接到郝昭的命令,讓其帶隊進行軍糧的升級改造。
當時張衛接到命令時,內心十分復雜,他又不是廚子,何德何能擔此大任啊。
“你張衛不是自詡走南闖北,無所不知嗎?怎么一塊小小的軍糧就難倒你了”
一聽這話張衛可忍不了啊,沖動之下就接了這個激將法。
沒想到這是一個大坑,直到講武堂籌辦完成還是一籌莫展。
最后張衛實在沒辦法,只能根據《武經總要》以及《紀效新書》中,記載過的軍糧的制作方法,綜合到一起來試試。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后還是勉強制出新式軍糧,比現在的軍糧總體提升三成左右,也算一個大的創新吧。
這幾個月里張衛雖然沒有參與戰斗,但日子過得一點也不枯燥,反倒是樂在其中。
畢竟每多一位大成高手,將士們每多一口軍糧,積少成多之下,也會發生劇烈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