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后,劉邦留宿家中,這也剛好給了劉執嘉解開疑問的機會。
張良也參加了第二次進攻豐縣城并再次失利,這張良也不怎么樣啊?起碼說明他是人而不是神。
劉執嘉對張良的看法在崇拜退去后,聽兒子的一番敘說,又回到了與劉邦一樣的真誠贊美和敬重上:作為一個謀臣,能做到如此你還有何求呢?
原來,在向秦嘉借兵后,是張良勸告他聽從秦嘉建議,先行攻取了碭郡。張良分析了這一行動的三大好處:一是獲得秦嘉和現在歸屬自己指揮的將士的信任,二是消除來自西南方向秦軍的威脅,三更可以擴大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并不一定非要急著啃豐縣這硬骨頭不可。
劉邦在聽了張良對碭郡秦軍現在屢遭打擊、實力大損、軍心動搖的分析后,鼓足勇氣果然一舉拿下,順利實現了事前分析的三大目標。
“其實,攻下碭郡后,先生還是反對我再進攻豐縣的,可惜我沒有答應,因為我的兵馬由三千增加到了九千多,我三千人能攻下碭郡,如今再以近萬得勝之師怎么會還拿不下一個小小豐縣城呢?沒想到這叛徒雍齒還真有兩下子,這豐縣人也真讓我寒心啊!”
劉邦說起雍齒,那真是咬牙切齒,這個人假若現在眼前,劉邦絕對會把他大卸八塊的,劉執嘉看著兒子這神情,心生恐懼:兒子變了。戰場上你死我活的血腥,讓他變得如惡狼一般嗜血無情了嗎?
這豐縣可是你出生長大之地,這些可都是你的鄉親啊,雍齒固然可恨,可你不該遷怒于豐縣的軍民吧?
“你第二次攻豐,為何三天就匆匆撤走了?我看雍齒那時差不多都已經力竭難守,我設計的塞門劍車已經都用上了,再加一把勁頭可能就破城了。唉。”
劉執嘉提出了心中的這個疑問。
“是嗎?!也許吧”劉邦有點驚異,不過語氣里有對親人才有的坦誠,“那時我軍的損失也很大,原來秦嘉手下的將士很是動搖不想再攻了,而我看著原先沛縣的子弟兵又有點不忍,他們跟我出來是打江山的,可是看著他們犧牲,難道只是為了我報復生身之地百姓嗎?”
“更有當時突生事變,秦嘉和假楚王景駒被項梁所殺,原先他的部下為自己沒了歸處而惶惑不安,我也得考慮自己下一步打算,畢竟近萬人馬都攻不下豐縣,說明自己力量還很弱小,亂世自立目前很難做到。”
劉邦一口氣說出了匆匆撤兵的原因,而這讓劉執嘉心頭又回暖了一點:劉邦的想法,說明他還是肯替下屬著想的,有這一條不變,成功可期。
“你這第三次攻豐縣,可太快了,快到我都沒有聽講喊殺聲?”劉執嘉在贊許中表達了自己的疑惑。
“所以我說先生了不起呢!哈哈哈。”劉邦聽到父親的疑問,高興得笑了起來。
原來,張良說用兵之法,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劉邦原來有九千兵馬,項梁再借給他五千,豐縣人看劉邦三次進攻,次次力量大增,肯定信心大為削弱與動搖。
于是,劉邦聽從張良建議,一是射入箭書告知官兵,已經四面圍城不留退路;二是如果歸順投降,除雍齒外軍民盡皆免死,還可發放賑災軍糧,將雍齒孤立;三是張良改進了拋石車,但只是拋射了幾塊巨石,讓豐縣軍民看到了拋石車的威力和劉邦破城的決心。
“當然,還好有個秘彭祖小子,虧他偷偷開了城門放我軍進來,據說他是夏侯嬰的車友,也趕得一手好馬車,哈哈!”
劉邦說到這里,不禁大笑起來,但馬上又收住笑,恨恨不平但又帶著些欣賞的語氣說,“這雍齒也真不愧有大將之才,竟然很快帶領死忠的部下,奪東門而走投奔魏國去了。他猜到了我東門因為朝向沛縣,反而兵力空虛,嘖嘖。”
“你聽從張良建議,向項梁借兵并且表示歸順于他,這一步好,你就避免了在楚地樹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擴大自己的力量又向項梁表示了誠意。”劉執嘉現在不由得感嘆張良的籌劃了,這千古謀臣的名聲不是虛的,他有短處那就是角力碰硬攻城,但他深懂兵法和人心。
“如今豐縣已破,目下你又作何打算?”劉執嘉知道留不住志在天下的兒子,但也更擔心自己和家人在豐縣如今尷尬的處境,“我們一家在豐縣可很難再呆下去了。”
劉邦聽了先是一愣,然后似有所悟:“是啊,三攻豐縣,好在雍齒沒拿我家人為難,也算條好漢。不過就怕還有他的部下會對你們不利——要不,您去鄉下金劉寨躲避一時?我已經去探過口風,他們很是歡迎您呢。就是那劉澤非要跟我出來打仗立功,還有叔家的劉賈也是。”
“要不,我們一家還是搬到沛縣去吧?畢竟你是沛公了,呂公一家和你的好友家人都在那里,彼此有個照應。”劉執嘉本想提出自己跟隨軍營行動,但想到以自己的年齡兒子劉邦定會拒絕,也就不說了。
“這樣最好了。就住進原來縣衙,門口還有兵士守衛。您年紀也大了,也用不著您再下地了。縣衙夠大,大嫂和二哥一家要是愿意,也可以搬來住下,我在沛縣給他們土地耕種,這樣可以更好照顧您。”
不得不說,劉邦為自己和家人考慮還是比較細致的,劉執嘉心里感到了欣慰。
“看來,這雍齒在魏國也難以容身呢。”聽劉邦說齊趙聯軍吃緊,章邯軍已經把魏王魏咎圍困在了臨濟時,劉執嘉感嘆。
“是啊,可我也許還要去救援魏國,等同去救這雍齒叛賊,唉!我要和先生商量一下,下一步該如何爭取主動,不要坐等項梁再派我救魏國。”劉邦其實還有話沒說出來,以他現在的實力和章邯主力作戰,恐怕救不出魏王事小,自己怕也得搭進去。
“項梁?你可聽說過他身邊有個侄子項羽?”這一問,把劉邦弄愣了。
怎么父親在豐縣被圍幾個月,消息還如此靈通?
劉執嘉趕緊掩飾:“聽人說,項梁殺官舉事時,這項羽勇力過人,一連擊殺多人才讓會稽郡守的下屬投降,可有此事?”
“有啊。聽說這項羽自幼喪父,叔父項梁讓他讀書,他說學會寫自己名字、認識字就行;再學劍幾天,他又說劍法只是一人敵,他要學萬人敵;可學了兵法幾天,又說學得差不多了,這人有意思,可他勇力過人是真的。”
“這樣的人你可以多親近他,說不定可以替你在他叔父項梁面前說話的。”劉執嘉這時本能地想到,在兒子劉邦和項羽將來翻臉之前,要搞好點關系,等兒子實力壯大后再說吧。
只恨自己這個理工男,歷史學得太差,不知道垓下之戰之前劉邦是如何走到決戰并決勝的。但現在提醒兒子注意這個人物肯定沒錯。
劉執嘉帶著家人在沛縣安了家,安全是有了,可離開家鄉,心里空了一大塊--------
劉邦很快率軍離開沛縣,前往薛縣先與項梁軍會合了。
項梁會派自己兒子劉邦去救魏國,與章邯主力軍作戰嗎?
千萬不要啊,劉執嘉內心祈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