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和宋芷君接著又“笑談”許久,雙方都互有笑容尷尬的時候,算是平分秋色。
最后宋湛辦完事出來,要帶著女兒離開。
宋芷君當即邀請翠翠一同下山,緊緊抱著她攜手而去,親如姐妹一般。
真秀看著她們離去的背影欣慰的點了點頭:“她們倆還真是有緣分呢。”
就連宋湛也是感到奇怪,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女兒居然就交上了一個閨蜜。
隨著日暮西山,法華寺的香客也漸漸稀少起來,沒多久就恢復了往日的冷清。
畢竟大家還要下山回家,耽誤的久了可就要趕夜路了。
師徒倆結束一天的“營業”,雖然勞累了一天,但也是苦在身上甜在心里。
晚飯的時候,凈心禪師說起了一件事情。
原來宋湛白天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希望重新修繕一番常樂縣境內的官道,順便想把官道延伸至各個村莊,以方便治下百姓們的生活。
而且金光山下的晴月村就在第一批的修建名單里。
宋湛找凈心禪師就是想商量一下能不能順便把官道直接修到法華寺來。
修官道雖然是一件好事,但畢竟是別人家的山門,所以他便來先詢問一下法華寺的意見。
對此凈心禪師自然是沒有意見的,相反還十分感激宋湛。
畢竟,他們本就有修山路的打算,如今有縣衙出錢出力,他們倒是安享其成了。
“這位新上任的宋知縣看起來是一位有抱負的人,希望他以后也能為周邊的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凈心禪師贊了一句,然后對自家徒弟囑咐道:“你以后下山時,若有機會要多幫一幫這位宋知縣。”
“知道了,師父。”真秀自然是滿口答應。
宋湛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想為百姓做些實事的好官,希望以后他也能初心不變吧。
……
又過了幾天,法華寺果然如師徒倆所預料的一般漸漸冷清了下來。
畢竟他們的寺廟地處偏遠,而且百姓們還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如果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倒并不會有人天天過來上香。
師徒倆又恢復到了平時的日常中,偶爾會有一兩位香客上門,他們也是歡迎之至,日子倒也算是過得清閑且愜意。
這一天,真秀正在打掃寺門前的石桌石椅,但他的眼睛卻總是瞥向門前的山路。
時不時的還會嘆一聲氣,似乎在苦惱什么事情。
他倒不是在苦惱寺里重新恢復了冷清,沒有香客登門,而是在愁另外的事情。
那棵令他十分眼熟的槐樹已經到他們的家門口了。
他先前從常樂縣回來的時候就確認了一件事情。
這段時間,他在路上經常能看到極為相似的槐樹。
原本以為是自己想多了,但那天回來的時候,他仔細查證了一番。
結果發現這一路上只有一棵槐樹。
而且這棵槐樹正在不斷的離他們法華寺越來越近。
最開始注意到時,這樹還在通往常樂縣的官道上,后來則是山腳下的晴月村和金光山的半山腰。
以至于到現在,它已經大咧咧的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這槐樹上并沒有煞氣,證明它并沒有害過人。
妖氣也是十分稀薄,以至于連真秀幾次路過它都沒有發現,可見其實力之弱。
也可能正因為是實力太弱,才讓它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沾染上煞氣吧。
草木成精殊為不易,真秀見他并沒有傷過人,本來打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它在山中修行。
可這槐樹竟然每天挪一點點,生生挪到了法華寺的門前。
士可忍孰不可忍,都已經來堵門了,他也不再客氣,扔下掃把便走到槐樹跟前,對著它質問道:“你到底想要干嘛?”
“我念你修行不易,本打算放你一馬,可你來堵我們的山門是幾個意思?”
“信不信我現在當場就超度了你!”
真秀撂下了狠話,槐樹的枝葉當即顫了顫,只不過慢悠悠的,絲毫沒有害怕的樣子。
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猜想,沒多久他還真的從槐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歡呼雀躍的心情。
“你!?”
真秀指著槐樹,一臉羞憤交加,似乎遭到了什么莫大的羞辱。
如果眼前的是一個煞氣滔天,實力高深的大妖,真秀早就拿出降魔杵送它往生極樂了。
可眼前的這棵槐樹弱小到幾乎人畜無害,這叫他怎么下得了手。
面對青壯年的邪惡勢力他可以重拳出擊,可這槐樹在真秀眼里跟蹣跚學步的稚童無二,他實在是狠不下這個心。
“真秀,你在跟誰說話?”
院子里的凈心禪師聽到說話聲便走了出來,以為是有香客來了。
結果發現是自家徒弟在跟寺門前的一棵樹對話,而且看起來情緒非常激動的樣子。
凈心禪師見慣了真秀古里古怪的樣子,倒也沒有驚訝,而是慢悠悠的走到了他的旁邊問道:“這是怎么了?”
“師父,這是一個樹妖,不要離得太近。”
槐樹雖然在真秀的眼里就是一個小屁孩兒,但是對師父來說,倒也算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很容易被傷到的。
“哦?樹妖?”
凈心禪師的眼里多了幾分好奇,仔細的打量著這棵槐樹。
槐樹的枝葉不斷的舞動著,隨著凈心禪師的到來,竟然舞得更加歡快了。
“那它來我們法華寺干什么?”凈心禪師問到。
“我也不清楚,先前在路上我已經見過它好幾次了,沒想到今天都已經堵到我們寺門前了。”
也幸虧最近法華寺的香客少了不少,否則被人發現寺門前突然多了一棵槐樹,而且還是一個樹妖,若是傳揚開去,可就不好聽了。
“這樹妖似乎并沒有傷害我們的意思啊?”
凈心禪師看著槐樹不斷舞動的枝葉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樹妖弱的很,在妖族中與兩歲孩童無異。”真秀解釋到。
“那它為什么要來堵我們的山門?”凈心禪師撫著胡須沉思一番,接著便對徒弟問道:“你老實說,是不是以前欺負過人家?”
一聽這樹妖相當于兩歲孩童,凈心禪師當即以為是來找自己告狀的。
“冤枉啊,師父!”真秀一臉無語,指著槐樹說道:“而且我欺負一棵樹干嘛?”
“不是你,那難不成是你那些山里的朋友?”
此話一落,師徒倆當即想到了一個最有嫌疑的目標,腦海中勾勒出相同的漆黑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