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子楚歸國(五)殺心已起,合縱攻秦
朝陽初起,趙國都城邯鄲晨霧淡淡如煙。
倏忽之間,冬去春來,雪消冰開,中原大地的啟耕時節來臨了。在這耕牛點點的時刻,一騎快馬出濟北,渡大河,從齊國的饒安城與高唐城北上了邯鄲城。
是夜,龍臺宮趙王庭院的燈光直亮到東方發白。
清晨時分,邯鄲城門被甲士緩緩開啟。暮色時分,濟北來人也飛馬傳書。趙王也開始了一天諸多頭緒的忙碌。
雄壯巍峨的龍臺宮在亮麗的邯鄲城下形成一條風景線,沖破了黃河,掠過洛陽王城,飄過了邯鄲城下的古戰場,進入了一望無際中的龍臺宮,蒼蒼茫茫的地面上燦爛點點,分外的壯闊遼遠。
伐齊大捷,廉頗將軍大勝齊軍,黃河北岸盡歸我大趙所有,傳令兵騎著雄壯的戰馬肆意在龍臺宮馳騁著,讓龍臺宮的眾人洗耳恭聽著。
傳令兵手拿著軍報進入了龍臺宮,稟奏正值壯年趙孝成王趙丹。
“好呀,好呀。老將軍大勝齊軍,驅除齊相田單,這真是揚我大趙國威,快將戰事悉悉說與寡人聽,我軍是如何大獲全勝的?”趙丹興高采烈的問道。
一會兒,李牧將軍手提軍報入宮稟奏。見到趙王,卻因甲胄在身不能行跪拜之禮,只能拱手言道:“稟告大王,斥候星夜來報,河西大捷,平原君所率的合縱聯軍攻占河西郡,一路打到咸陽鄰邊蕞城,并斬殺秦國五大夫王陵。秦國割地求和,割至上黨郡向我趙國請和。”
“哈哈哈,大勝是也,秦賊小兒自不量力,以少勝多,我趙軍威武。”趙丹笑著說道。
“這威震天下的秦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殊不知我趙國精兵強將尚在,這個秦國,我看他們怎么面對天下人,此戰可為天下笑也!”趙丹自信的說道。
終于,趙丹撕下了他興奮的面具,轉眼間,他心如刀跤起來,狠惡的言道:“李牧將軍,龐煖將軍倆位社稷功臣,商討伐秦之事,寡人即刻要整頓大軍,趁著秦軍新敗,民心不穩,要把秦國搶去的所有趙國故地,全部搶奪過來。”
李牧將軍聞之急忙勸道:“我王,秦軍新敗,但此時與秦開戰,并非良機呀。”
趙丹憤怒的言道:“不趁此時出兵,何日才能雪恥?”
李牧將軍好言相勸道:“老秦王生性強悍,野心勃勃,這五十多年來,不斷的攻我三晉,現在好不容易,割地求和,那秦國的東出之勢必然會衰減下去,還不如趁此休養生息,積蓄國力也。”
趙丹不耐煩言道:“將軍此言,差矣。我軍趁著秦軍新敗出兵,定可一舉攻破函谷關直入咸陽也!”
李牧將軍彎腰諫勸道:“王上不可呀,秦軍新敗,但百萬大軍尚在,雄兵猛將尚在,不可輕視呀!”
趙丹云淡風輕的回答道:“好了,李牧將軍不要多言了,寡人心意已決,誓不更改,你我且聽聽龐煖老將軍的建議。”
龐煖老將軍,穩如針氈,掌軍老成,乃趙國干城也。他摸了摸自己的須白的山羊胡諫言道:“我王明鑒,秦軍新敗,軍心必然不穩。此時若大舉進攻,定可奪回失地,可以殺一殺秦人的氣焰,一雪前恥。”
“大舉攻秦并非不可行,此時確是好時機,此乃天賜良機,定能建功立業,我趙國若能趁機一鼓作氣擊敗秦國,那我大趙便是天下最強之國了,而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便于那五國一般龜縮一隅了。”
“但是,秦人善戰,關隘險峻,土地廣袤無垠,城邑眾多,須有絕對優勢兵力,才能成就大王之意。”龐煖躊躇滿志說道。
“哦?將軍需要多少兵馬?”趙丹困惑道。
百萬之兵足可勝秦矣!龐煖老將軍指著地圖言道:“應敵之策,乃是多路進攻,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分散其兵力,才能造成突破渠道,攻破秦人壁壘。”
唯一的辦法:“只有和五國合縱,共誅秦賊。趁此機會給予秦國最后一擊。征伐秦國,趙國霸業可成也,現在良機稍縱即逝,我王萬萬不能錯過呀!”
“好!老將軍之意,正合我意也,良機稍縱即逝,絕不能遲疑。老將軍你先去整頓兵馬,寡人必將在有生之年剝了這虎狼之秦的皮!我現在命人把秦質子贏異人抓過來,五馬分尸,以示我趙國抗秦之意也!”趙丹揮手示意道。
趙王殺心已起,趙軍戰鼓號角隨風起,合縱聯軍抗秦之意夾著生與死,商人呂不韋那戰栗的心田湮沒在了從商的綠野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