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徐達懷疑姚廣孝
說起姚廣孝大家都不會陌生了。
這是燕王的幕僚,這是明朝的第一文臣,黑衣宰相。
此時的他只是北平一個小寺院的主持。
從他后來的行為看,他不是求利只為了求名。
和李善長一樣,求一個文人都向往的名。
這個姚廣孝是一個和尚,從小卻熟讀四書五經,后來拜當時有名的道士為師,還和當今的名流雅士大多相熟。
這就奇怪了不是,一個和尚不好好念經,卻儒釋道陰陽奇門合縱連橫,太平盛世不好施展抱負,所以天天想的居然是造反。
或許他會看命理,知道燕王是天子命,所以早早的跟隨著他,姚廣孝學得很雜,通命理也不奇怪,為什么那么多人他不去送白帽子,就送給燕王呢!
秦王,晉王,不行?
打仗厲害的寧王也可以??!
總之朱元璋26個兒子,有本事的不是只有燕王一個,或許有帝王命的只有燕王吧,
至于姚廣孝是看上燕王哪一點,這就不得而知了。
他現在人雖然在北平,卻和京城中的一些大臣交往甚密,這又是為什么呢?
當然是為了了解京城的情況了,現在的情況是姚廣孝為燕王打探情報,可是燕王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會想著要造反。
姚廣孝當然知道時機的重要性,他只是去打探,卻并不會去影響燕王什么。
因為他知道現在時機不到。
可是這一打探,京城中的告密者一案他就知道了,朱柏的一切他也知道了。
用他的話說就是:“朱家又出一龍子也!”
姚廣孝對于朱柏是有過一面之緣的,以前朱棣還沒有就藩的時候,朱柏就和朱棣關系好,后來太子朱標干脆讓朱棣教他讀書練武。
直到朱棣離開京城就藩北平,后來有一年朱棣回京,帶上了姚廣孝,這才見到了朱柏。
不過當時姚廣孝看到朱柏時,心里倒也沒有多少波瀾,給朱柏的評語是:“英俊倜儻,少年壯志,可惜是短命之像也!”
他覺得朱柏文治武功上面都很不錯,做一地之王有點虧才,但沒有帝王之氣,且壽命短暫。
不得不說,姚廣孝看人很準,歷史上朱柏死的時候,也就不到30歲。
在藩地的時候,湘地太平,就連蠻地也被他征服了。
可命理面相總是有變化的時候,朱柏穿越而來之后,也就改變了歷史軌跡。
姚廣孝夜觀天象,也發現了不思議的一幕。
紫薇宮外,居然有另一顆星正在快速成長,光芒很盛,有直逼帝星之象。
至于這顆新星無人知道是誰,京城的欽天監也不知道。
姚廣孝雖是能人,但他不是神人,所以也會受歷史局限,當他得知朱柏掌管錦衣衛和調動三法司之權之后,他想起了朱柏和朱棣的關系。
這個權力基本上等于整個國家內部的監察百姓和官員的司法之權,到時候朱棣需要北出伐元,這將是極大的助力。
他想為朱棣拉攏朱柏,等到那個時候,外有朱棣戰功赫赫,內有朱柏威懾萬民,這白帽子可不就送出了嗎?
不管什么時候兵權都是最大的,朱柏的錦衣衛是不可能和朱棣的燕軍對抗的。
所以姚廣孝想到了這條路,他也知道徐達不同意這門婚事的原因,還是因為朱柏領著錦衣衛。
徐達和這幫淮西集團的老哥們還是有交情在的,到時候朱柏成了自己女婿,那這些老哥們犯錯了,來找他徐達求情,他是同意幫還是不同意幫呢?
是幫理還是幫親呢?
到最后肯定會弄得兩頭不是人,錦衣衛是個得罪人的職能部門,特殊的機構就會是特殊的待遇,他注定在朝堂上沒有朋友,只要一朝失勢就會被百官敵對。
這種情況告密者一案之前,百官上奏折裁撤錦衣衛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現在因為告密者一案,查出了臨川侯胡美,敢在天子腳下亂來,這才讓皇帝重啟了。
誰知道以后會不會迫于壓力又裁撤呢?
到時候朱柏把人得罪了一圈,自己又跑去湘地就藩了,以后處處是仇人,那自己的女兒跟著去不是受罪嗎?
徐妙錦和徐妙云不同,妙云有點長姐若母的架勢,家里大小事她都要操持管理,徐達有病不能吃燒鵝,徐妙云也就堅決不讓他吃,
可是徐達以前窮啊,就喜歡吃燒鵝卻被女兒管得這都不行。
后來才知道徐妙云是為了他好,徐達一世英雄,最后死于燒鵝。
只有小丫頭妙錦和他脾氣相投,經常偷偷地帶出來給他吃,徐達對妙錦是喜歡的很啊。
徐達不愿意妙錦去吃苦,看到朱元璋的信,他打算直接拒絕。
朱元璋在信里的言辭當然是商量的口吻,不然也不用自己動手寫私信了,要命令的話,下一道圣旨就行了
朱元璋沒有這么干,還是因為兩人的關系,開國功臣到現在洪武十七年已經有很多不在了
有些是自己死的,有些是他朱元璋賜死的,常遇春也早早就走了。
如今連李文忠都不在了,朱元璋還是有些傷感的,他不想為難老兄弟,想著和徐達商量一下,但朱元璋還是以為,徐達會明白他的意思的。
可是徐達這一次沒有看懂他的意思,沒有看懂朱元璋疑心自己,要知道此時的徐達是帶著二十萬大軍在北平,加上燕王的兵馬,其勢不小,而且徐達手下都是勇將。
朱元璋從作為皇帝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就算他再想念以前的兄弟情,現在他也不得不學會制衡各方關系了。
所以朱元璋還是想到了聯姻。
徐達正準備回信拒絕,燕王朱棣和姚廣孝求見了他。
姚廣孝先是去勸說了燕王,讓燕王知道此時結親,讓陛下對于北平的疑心較低,對于伐元會有幫助,再來勸說徐達的時候,則說的是朱柏如何如何不錯,聽說妙錦私下和他已經見過面了。
兩人還一起去破案等事。
兩套說辭針對不同的人,姚廣孝是真高明的,他對于這兩人的脾性都很了解。
要是他對徐達說,陛下懷疑他,那恐怕徐達會很生氣,明日說不定就單騎回京,要面見朱元璋了。
徐達聽到了姚廣孝的這個話,他就只會是以一個父親的想法來看了。
妙錦既然和他都私下有情了,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做父親的就成全就是了。
不過,姚廣孝也暴露了自己,徐達雖是大將軍,但心思也很細膩,妙錦扮男子這么私密的事情,他姚廣孝是怎么知道的,看來他在京城的眼線不少,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徐達看著姚廣孝,姚廣孝也和他眼神相對,似乎讀出了徐達的猜疑,他沒有說話,只是雙手合掌,面帶微笑。
燕王朱棣沒有看出兩人的心機,他很喜歡朱柏,聽到徐達已經同意了,很高興,說道:“太好了,我去告訴妙云,她一定也很開心!”
說完,朱棣起身離去,姚廣孝也跟了出去,徐達則是擬寫回信,他現在對于姚廣孝有了一些擔心了。
徐達想到了朱柏,他是錦衣衛,當年我能看上朱棣是因為他是塊打仗的料子,那現在朱柏你是不是也要拿出點本事給我看看!
于是徐達家書一封給妙錦,讓她和朱柏一起暗查姚廣孝。
徐達怎么也想不到,這一個舉動在后來會引起多大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