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跨度來到了2018年,過去的一年,算是人生當中過得更充實的一年吧。
18年的春節來的稍晚一些, 2月中旬,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后也不愛看春晚,反正這些年都是些樂于教人的內容,生活本來就很苦了,年底總結還要來一出,確實也沒啥意思!
入夜9點多,給爸媽各包了1000的紅包,之后便回到自己的臥室,自顧自的刷起了的網頁!
在17年的時候,學著做自媒體,在網上注冊了百家號,在視頻網站上也學著剪輯視頻,流量都不大,每天花點時間寫一點,一個月也有個幾百塊錢的額外收入,有時候多一點,有時候少一點。
不過沒關系,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雖然累一點,但也算是積攢了不少經驗,相信以后會更多!
夜里,躺在床上裹緊小棉被,時不時刷著火爆平臺的APP抖音,不時的發出傻笑。
南方的天氣,盡管是入了深冬也不太寒冷,按照習俗,除夕夜的燈是不能關的,一直照到天亮,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除夕過后是春節,大年初一不走親。
從初二開始,跟著爸媽拎著禮品開始打游擊般的走親戚!
走親戚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這些年來似乎親情更淡了一些。
大過年的,聚到一起就都是親戚,與親戚的親戚。
似去年般,每一年都是一個輪回,混的不如意也在親戚面前也多少有點抬不起頭,沉默是金!
對于不會打牌,也不會抽煙喝酒的我來說,坐在一塊屬實有點難受,聽著他們聊開的工廠上一年能掙多少多少錢,然后就是吹牛,東一句西一句的,有的說是今年買了套房,明年大伙兒過來圓房之類的。
飯桌上的閑談,都是親戚在一起聊小孩的學習,聊成人的工作,聊姻緣,多少是有點捧高踩低的意識。
像我這種剛出來,還在起步階段,什么都沒有的人而言,慢慢發展就好了,沒有路子的話,打工只能混個溫飽,財富的積累是緩慢的。
就這樣四五天下來,走的親戚都不得勁,過了初六開始就沒什么走了,一大伙親戚都是在外大城市工作,說什么初八上班差不多該去看廠子了……
又在家呆了小半個月的我,過了元宵開始回城里上班。
反正也近,騎著我那小摩托車,在冷風吹拂中一路奔向小縣城。
開工第1天,領了老板的100塊錢紅包,算是討了個吉利。
生活就是這樣,在平淡中又會衍生出別的花樣,而自己的第2段戀情,上次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姑娘想去縣城里的工資低,開春就南下去了深圳,在那之后和姑娘就分道揚鑣了,微信上的聯系方式也再沒有跳動過。
工作還是要做的,兒女情長的年紀是啥都不懂,郁悶了一兩個月后……
也是在這段時間抖音迅速崛起,流量爆發,自己做的小小短視頻也開始有了一點點流量,漸漸地小火起來,關注度也有了一點。
因為不知道要做什么,都是隨著大流去跟風,自己搞自己的那叫自娛自樂,蹭熱度帶上話題才有流量。
在不斷地摸索過后,在工作之余開始了視頻的二次創作,因為自己也沒什么才華,開始都在網上剪輯小視頻,就是把網上的影視劇電影動漫這些,通過寫文案去剪輯重新配音,壓縮視頻,組成有自己見解的一個新視頻故事,這就是賦予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
一開始也是啥都不懂,跟著別人做,有些是搬運的,然后自己去替換字母,自己配音,慢慢來。
起初的時候播放量不多,關注度也在慢慢的漲,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拿去學剪輯,學著ps,學著配音,花在這里面的的時間確實挺多的,因為不熟練,通常一個不到一分鐘的視頻你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完成。
隨著自己的熟練度在提高,這些時間也慢慢的縮短。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過了一個春夏時節,在廣告公司做的一年半的時間里,在這份工作的業務里也差不多換成了一個老油條子,好在每天都有活,平時靠著自己的自媒體,副業也能掙到一兩千塊錢。
在自己的摩托車駕駛證過了實習期后,又去駕校中報名了小汽車的駕駛證考試。
時間如流水嘩啦啦的過,網上喧囂過后,各家自有各家愁!
從暑假開始,就刷題,然后去駕校練科目二,每天大太陽的,暑假啊學車的人也多,五六個人等一輛車,差不多練半個小時就過了一個上午,本來也是比較懶散的我于是就開始了一周一次的練習,磕磕絆絆花了半年時間,期間科目二掛了一次,科目三補考了三次,才在19年的2月份拿到駕駛證。
而作為事業的起點,自己在現實生活上的工作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卻在自媒體短視頻方面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關注度也到了有60多萬的一個關注度。
隨著在網上流量的曝光,自己做自媒體的副業收入也水漲船高,行情好的時候,一個月都有1萬多,偶爾還能接這個小廣告,也有好幾千的收入。
收入的提高,也給家里置辦了一些家具,給爸媽買了幾套合身的衣服,盡管爸媽嘴上推脫著不要,但也還是欣然的接受了。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做自媒體這一塊的人越來越多了,網上出現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大家開始圍繞著流量展開了一系列的炒作,為了一點噱頭就能和別人隔空對罵,牛鬼蛇神跟誰一大堆,誰也不知道在網絡的背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網絡流量帶來的是巨大的利益,嘗到甜頭的我,在廣告公司打工拿著那兩三千塊錢微薄的工資,每天花時間耗在這里,在人手底下被呼來喝去,待下去的意義已經不大,也是于是果斷辭職,從此開始了自由職業。
每天待在城里的出租房里,就是前期創作剪輯更新二創視頻,同時也注冊了好幾個賬號,開始搞原創劇本創作,在自媒體行業混了一年多,確實也發現了這一行需要給自己定位,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之后,自己帶上行李包裹開始報團在各地旅游,3月份出去,差不多玩了四個半月的時間!
大部分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查攻略,有點亂逛,到了不熟悉的城市就跟團,前后在吃住行上差不多花了還有八萬多,家門口火車站出發,一路向北,先去的是湖南,長沙,張家界,河南鄭州,嵩山,等等,再去BJ,然后一路沿海邊城市走,去過濟南再去過青島,之后又到了蘇州,逛杭州,游上海,一路拍照打卡到廈門,逛到海南,又去了云貴地區待了差不多一個多星期!
雖然也在游玩,但同樣的也在拍攝素材,去領略各個地方的風景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里,靠著旅游視頻也火了一波,新建的號又吸了數百萬粉,偶爾直播一下游玩風景和心得。
拍的視頻質量也越來越好,視頻的更新也接到不少探店的廣告,算是收到了一大波的收益,算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長途旅程。
在云南的大理滇池玩過之后,本次打算一直走到川藏線,但自己因為多少有點高原反應,也就取消了后面的行程,修改計劃,最后打卡了重慶和四川。
繞著國家版圖走了大半圈,出來的時間太久了,旅途下來的收獲非常大,身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洗禮,玩的差不多也就開始返回家鄉。
從19年的7月份開始,拿自己旅途收獲的兩百三十來萬存款,不得不說短視頻帶來的收益是非常驚人的。
于是決定給自己置辦一輛小轎車,去汽車店逛了一下,也沒怎么和家里商量,覺得剛創業,買個便宜的代步車練手就可以了,反正自己也不在乎什么面子問題,有錢了可以在替換。
在4S店前后跑了兩天時間,落地價加上一些購置稅前后花了5萬多,買的是比亞迪F3,一款手動擋,車型和別的小轎車都差不多,網上口碑也是挺好,只能說很便宜。
剛拿到車也不敢開,喊了朋友來也是磕磕絆絆沒開回去,開多了自動擋的人不會習慣手動擋的感覺,于是喊了一輛拖車師傅,花了幾百塊錢拖回家。
剛拿到車還沒貼牌,開始磕磕碰碰,剛上路不是一腳油門踩熄火了,就是躲閃不及撞到別的的車屁股,又或者是停車的時候刮蹭到別人的車,作為新手實習期的也是比較菜!
就這樣,差不多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算是平穩的走下來了。
有了車的我也開始在周邊縣城自由的往來,比之前方便多了,開車出門也比剛拿到車的時候穩當多了。
10月份,從城里回家準備回鄉創業,把事業落地于是在村里的山腳下租了有三十多畝山地,打算用來種百香果,葡萄,梨瓜這些。
順便在搞一個山村小基地,打算走鄉村路線,拍一點宣傳農村建設的視頻,因為這些年火起來的李子柒,還有華農兄弟等人,都是靠著田園鄉村視頻爆火的,隨著在網上自媒體的發展,這也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定位。
這一次家里沒反對,畢竟我也算是搞出了一點名堂。
之后在家里的幫助下,雇傭挖機和人力花了了一個多月時間去平整山頭,在基地旁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小平房,還會搬過去就將購買了十來畝地的百香果苗。
我們南方是種臍橙出名的,本地的特色就是贛南臍橙,相對來說,我只想搞一個瓜果基地,搞一些屬于自己的特色。
前后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發出去了將近48萬,好在這自媒體的引流下,直接通過從無到有的擴建百香果基地,一步一步變化雛形的視頻通過之前的旅游賬號剪輯發布又吸引了一大波的自來粉,修建小院的時候又接了不少廣告,基本上回本了一半,現在大差不差也是個四百多萬粉絲的大博主了。
在小院子邊上搭建了一個飼養區,從村里收來了一條土狗,一只橘貓,養了一些小雞崽,擴挖了一口小魚塘,葡萄區域建了大棚,百香果也把架子搭好了,從此基地大變模樣,開始了新的面貌。
轉眼20年年初,流感病毒開始蔓延,開年的走親戚習俗也沒了,村里排查也嚴了,好在群里有朋友說這個事,于是在消息剛流傳開來當天下午就跑了好幾個藥店囤了一批口罩,這段時間也沒敢去城里,到處掃碼測體溫,人心惶惶了好幾個月,慢慢的也就習慣了,大家在家待著,假期延長又延期,樂觀心態的大家吃喝玩樂學習廚藝,情況一直延續到了五六月份。
作為事業剛剛起步的來說,照顧著百香果園的一切,看著果園里開始抽芽冒葉的,施肥除草除蟲,百香果基地上搭建的攀爬架子也開始爬滿了綠衣,看著百香果慢慢開花,心里還是挺暖的,算是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在往后的半年里,大環境的情況稍稍好轉,各地的實體行業在此期間也受到了不少的沖擊,而作為農村底層小有名氣且低調發展的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也開始有了收獲。
4月份開始百香果基地里不少果樹抽芽開花,但雨水多,因為第1年種植也沒有太多的管理經驗,花開花謝也有病蟲害,還有肥力不夠的情況,時間一直延續到七八月份,架子上的果實不多,除了在小地方銷售,也出售打包給一些關注自己的粉絲。
在自媒體視頻上,差不多也有了五百萬粉絲,真正的做到了農村系的野生博主!
從辭職開始旅游,到回鄉創業,一步步,創建屬于自己的事業,到現在算是多少有點小成就。
就這樣不溫不火的又做了一年,自己靠著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視頻,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同樣宣傳家鄉,在本地算是小網紅了。
小果園里需要人手了就在村里找,人情世故這些很重要,同時也促進村里和諧大發展。
于是有人來化緣,多少得給一點,慢慢的從村里到縣里也開始陸陸續續有人給自己背書,捐出去一大筆錢后,得到了不少小紅花,從默默無聞成了村里的希望。
時間一晃到10月份臍橙要上市,作為本地小網紅開始給本地的臍橙打廣告,忙前忙后配合地方做好臍橙的采摘工作。
就這樣,事業上也在不溫不火的上升,一年又一年的過得很快,病毒流行的第2年稍稍好一點,各地如火如荼的接種疫苗,一切都在向著好的發展。
終于在21年的年末,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父母商量去市里買房。
帶著錢在市里的房子看了好幾處地段,最終買下了一個140平左右的小別墅區的頂樓,包上閣樓和天臺,用的是全款,然后也交給了裝修公司,有自己爸爸看著施工進度!
這一年我25歲,同樣的也談了一個女朋友,開始了新的一段人生,從無到有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只要不斷學習,相信會變好的,一切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