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發錢
“什么好消息啊,徐干事?”
旁邊幾個知青聽了,笑著湊過來問道。
“心里吃不了熱豆腐,喝茶,喝完了再告訴你們。”
徐濤嘿嘿一笑,神秘的回道。
“喝喝喝,大伙快喝,喝完了好聽聽是什么好消息。”
胡衛東吆喝一聲,率先沖上去端起茶碗就是一通猛灌。
其余人見狀,也是笑著涌了過去,眾人你一碗,我一碗,喝的不亦樂乎,沒多大功夫半缸茶水就見了底。
“嗝……”
隨著幾個灌的水飽的知青打嗝聲的響起,最后一點茶水也被他們灌進肚中。
“茶喝完了,徐干事,現在可以說了吧,嗝……”
胡衛東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嬉皮笑臉的追問。
“哈哈,當然可以了,不過這個消息不應該由我來說,必須得咱們德高望重的李叔來宣布。”
徐濤搖了搖頭,賣了個關子,順便把李云奇推了出去。
“李叔,您來宣布吧,大伙可都等著呢。”
“好,那就我來說。”
李云奇眉頭一展,溫和的笑了笑。
“咱們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說什么多余的話了,直接開門見山了。
剛才大家伙去干活的時候,我跟小徐商量了一下,為了表彰大伙這段時間的辛苦工作。
決定從今天開始,正式開始給大伙計算工資,按照每人每天八毛錢,一個月二十四塊錢的標準發放。”
此話一出,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沒有發出聲音。
李云奇見狀一愣,還以為他們不滿意,便開口解釋道:“大伙不要覺得少,這個工資可比工廠的學徒工的工資高的多了。
工廠里的學徒工工資一個月只有十八塊錢,而我們則是二十四塊錢,也就是說每個月都要比他們多六塊錢。”
“李叔,您甭說了,我們可沒覺得少,我們剛才只是高興的懵了,沒反應過來。”
“哈哈,就是李叔,這可是二十四塊錢呢,我哥進廠子上班還不如我掙得多呢。”
“沒錯,一個月拿二十四塊錢,以后我在家里吃飯都有底氣了,再也不用看我嫂子的眼色了。”
“我也是,我也是啊,從鄉下回來這么久了,我終于掙錢了,哈哈哈哈。”
……
他的話音還沒有落下,便被驚喜交加的知青們打斷了,眾人興奮的表達著自己激動的心情。
場內瞬間變得喧鬧起來,不少人甚至都紅了眼睛。
看著周圍這些孩子們激動的模樣,李云奇心頭一寬,突然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辛苦有了回報。
“好了,大家伙先不要激動,我們還有個好消息沒說呢。”
待眾人的熱情稍稍降低了些后,徐濤再次站出來說了句。
“大伙安靜一下,都別吵了,沒聽徐干事說嘛,還有個好消息要宣布呢。”
“就是,就是,別吵了,別吵了。”
幾個率先冷靜下來的知青聞言,急忙幫著安撫周邊同伴的心情,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安靜了下來。
“小徐,剛才那個消息是我說的,現在這個消息就由你來宣布啊。”
李云奇拍了拍徐濤的肩膀,退后一步,將舞臺讓了出來。
徐濤怔了一下,也不再推辭,朝李云奇點了點頭,上前一步。
“那我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了,今天是我們大碗茶第一天營業,同時也是我們第一次從茶攤上收到利潤。
在這之前大家的辛苦我們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所以為了犒勞大家,我跟李叔決定。
從今天的收入中,抽出十六塊錢來,給大伙每人先發八毛,意思意思,希望大伙不要嫌棄。”
“好……”
因為之前的建議被駁回而有些沮喪的胡衛東跟陸建國二人對視一眼,毫不猶豫的叫了聲好。
“什么時候發啊,徐干事?”
“現在發,還是等會發啊?”
叫好聲過后,有人問道。
“馬上發,馬上發,大伙都排好隊,讓我們的會計周曉麗給大伙發。”
徐濤笑著搖了搖頭,看著人群回答。
“排隊,排隊。”
“別插隊啊。”
“別擠,別擠,都有,都有的,慢慢來,慢慢來。”
……
一聽到發錢,大伙都急的亂了手腳,吵吵鬧鬧的擠在一起,都想早點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份。
好在徐濤早有預料,吆喝幾聲后,眾人都乖巧的排好了隊,挨個走到桌子前面領錢。
“發吧,一人八毛,發一個登記一個,讓他們自己簽名,不要亂了秩序就行。”
李云奇從盒子里數了十六塊錢遞給周曉麗,示意她上去給大伙發錢。
周曉麗抿了抿嘴,顫抖著雙手接過這筆錢,然后拿出筆和本子開始工作。
刨去他們三人,需要發錢的只有十七個人,所以沒用多大功夫,就發完了。
“李叔,發完了。”
周曉麗眼巴巴的看著李云奇說道。
“你自己的發了嗎?”
徐濤湊過來問了句。
“還沒,沒人給我登記,我就沒發。”
周曉麗眨了眨眼睛,一只手緊緊的抓著自己的衣角。
這姑娘看著也挺機靈的,怎么關鍵時刻腦子轉不過彎,這么偏執干什么。
徐濤翻了翻白眼,心中默默吐槽了句,不過他也沒說什么,隨手接過周曉麗手中的本子,刷刷刷給她做了個登記。
“簽個名。”
“哎。”
周曉麗這才松了一口氣,接過筆工工整整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你今天的工資,拿好了,可別丟了。”
徐濤好笑的看了她一眼,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嗯嗯,不會丟的,我一定拿的好好的。”
后者重重點了點頭,一臉鄭重。
“大伙把茶攤的東西規整規整,就可以下班了明天還是這個時候上班,別遲到了。”
一切做完后,徐濤對著興奮的人群吆喝了一聲,囑咐了一句。
“知道了,徐干事,放心吧,絕對不會遲到的。”
“那就好,下班吧。”
“嗯嗯。”
“那我們我了。”
“去吧。”
……
別人能早走,可作為負責人的徐濤二人可不能早走,他們兩還有事情要說。
所以目送知青們離開后,兩人檢查了一下棚子,見沒有什么遺漏的東西,便一起去了知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