氷水翡翠船團的天樞距離山巔城市有著正常情況下大約一天半的路程。
但陳曦的這條老舊浮空艇因為性能實在太差,老爺船即便是有著輔助帆的幫助,可以借助風力加速,依舊花了接近兩天時間才抵達他們的目的地。
這一路上三個人擠在一艘老舊的浮空艇里,當然有一些不太方便的地方。
說到底這只是一艘浮空艇,雖說可以容納三到四個人居住生活,但也相當的局促。
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陳曦不得不把自己的吊床讓給羅娜,他自己則和魯彥一起去了甲板打地鋪。
好在云端之上下雨天很少,兩個人睡在甲板上只要用帆布蓋住身體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問題。
事實上在一些條件不太好的浮空船上,船工和底層船員也確實是睡甲板的,船艙是給更高級的船員使用的。
因為從古代人的時代開始,除了專門用來運輸人員的客船之外,其他所有的船只都必須將有限的空間用于安裝各種設備,而不是用來居住。
對于工作類型的艦船來說,隨著工業化程度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一艘船上所需要的船員是逐漸減少的。
陳曦曾經聽朋友講起過古代人的一些事跡,據說在古代的時候艦船還是航行在海上的,一艘堪比一座天樞的萬噸級乃至十萬噸級的艦船上只需要十幾個人就能夠操縱。
但是戰艦就完全不同了,不說每個崗位都至少要有一到兩個備份以保證一艘戰艦可以24小時保持待命和隨時進入戰斗狀態,單只是遠比普通民船要多得多的各種專業設備以及武器系統就將船上所有的空間都擠占了。
正常情況下一艘戰艦上的居住空間大約只能滿足三分之一的船員居住和使用。
而這還是建立在把船員不當人看,每個人只有半米高、一張單人床大小的空間用于睡覺休息,并且還是兩到三個人共用的前提下。
那艦船上的其他人該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會有一部分船員在艦船內的各種有空間的地方拉一張吊床用于睡覺。
白天的時候這些吊床會收起以節省空間,到了晚上才會放下來讓船員睡覺,總體來說還是能夠讓船員們至少有個地方睡覺的。
畢竟船上總有人要值班和工作,不會所有人都去睡覺的。
而到了現在,浮空船上的空間比之古代的水面船只來說體型更小,需要的操作人員反而卻更多,于是也就造成了居住空間上的局促,致使底層的船工和船員只能睡在甲板上,在船上連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
不過雖然睡得是甲板,魯彥卻很知足,并且內心也頗為安定。
一方面當然是自己的前途終于有了著落,未來不會只局限于一個小店伙計,碌碌無為了此殘生辜負了父輩和祖輩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有陳曦跟他一樣睡甲板的原因,一個船長可以和船員同甘共苦,這說明他至少是一個能夠和下屬共患難的船長。
如果換了自已以前的船長……恐怕睡甲板的就該只有自己,羅娜小姐會被強迫陪他一起睡吧?
魯彥的腦海里忍不住泛起了這樣的念頭,但他很快又啞然失笑,如果船長是那樣的人,羅娜根本不會選擇上船。
帶著這樣的想法,魯彥控制著方向舵,將這艘老舊的浮空艇停在了陳曦所指定的位置,然后來到了甲板上。
魯彥抬頭望去,只見一座籠罩著云霧的城市正矗立于山巔。
山巔周遭云霧籠罩,將整個城市遮掩,云遮霧繞之下魯彥只能看到城市的輪廓以及些許透過云霧的燈光。
但即便如此,卻依舊能夠感受到古代人的偉大,以及這座城市的宏偉與壯觀。
那些隱約可見的高樓一座便可媲美氷水翡翠船團引以為傲的天樞,無論是體積還是所能夠容納的人口,亦或是其中所能提供的生活條件……
山巔城市的那些摩天大樓實在是勝過船團的天樞太多。
而且在城市里,還有古代人遺留下來的各種生產設施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種物質,讓山巔城市的山巔之民們可以享受到遠勝云端之民的生活。
當然,世間永遠會有貧富,差距和階級這種古代人用來分割社會階層的名詞即便到了末日滅亡文明之后的一千年,依舊存在于人類社會當中。
在天樞上,云端之民被船團分成了船團高、中、低三個階層的船員和底層船工,以及其他依附船團生活的云端之民等數個群體。
而在山巔城市也是一樣,人們同樣有著高低貴賤之分,而且遠比天樞上的云端之民更加嚴重。
那些矗立山巔、觸摸云霧的摩天大樓里居住著的始終都是山巔城市的中上階層,他們不愁吃穿、有著體面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自然也能夠負擔得起相對較為奢侈和物資豐沛的生活。
只是這些繁華與宏偉之下,卻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古代人是偉大的,他們用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宛如神跡一般的科技在群山之顛建造了巨大到足以容納整座城市的平臺。
然后,在這些平臺上他們為人類建造了最后的庇護之所,讓幸存下來的人類得以度過末日戰爭所帶來的浩劫與毀滅。
只是千百年的歲月,讓這些城市的人口早已超出了古代人所預計的極限。
那些巨大的摩天大廈雖然依舊能夠容納大量的人口,但人們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在原本支撐山巔城市的平臺四周搭建了更多的次級平臺。
當然,這些所謂的次級平臺,不過是對古代人偉業的拙劣模仿。
看上去就像是在一塊潔白無暇的石塊周圍用木棍和鐵皮再搭建了一個架子一樣。
不僅看上去一點都不堅固和牢靠,同時也顯得給你破敗。
這里遠比天樞還要更加骯臟、雜亂無章的街道,狹窄且陰暗,四處彌漫著化學污染和垃圾所散發的惡臭,河道里流淌的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來自那些高樓大廈的生活污水以及工廠排放的各種污染物。
但這里,就是那些找不到好的工作、也沒有足夠的收入,卻又支撐著整座山巔城市運轉的底層山巔之民的居所。
除了他們之外,像陳曦這樣注定要在二十歲被趕出山巔城市的未成年者,以及到了年紀被趕出了城市卻又沒有找到其他生路的云端之民,也一樣會滯留于此。
這也就造成了這里相當的魚龍混雜,以及充斥著各種骯臟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