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天,終于到下班時,我鼻孔里呼出的氣,沒被橡皮筋捆扎著的頭發絲,都掛滿疲憊與滄桑。
不好的是,我時常在這種情況下,把負面情緒帶到家里。
但這次,我想控制住自己,到了家門口,我深吸口氣,擠出微笑推開門:
一股香味撲鼻而來,雙月先生在廚房和我打招呼。
“我今天好累好難過哦。”我一邊換鞋一邊委屈地說。
“怎么啦,我的寶貝。”雙月先生走過來關心地問我。
我把頭埋在被子底下說:“我想在黑暗里待會兒。”
我感覺到雙月先生將一個小東西扔給我,我沒理,他又扔了一次,這次投放到我視線和手肘處,是我在網上淘的粉白色的解壓捏捏兔。
“哇,你取上來啦!”我開心的滾離床邊把玩著捏捏兔。
“你做的蜂蜜柃檬水加多少蜂蜜?”又回廚房忙碌的雙月先生問。
“你看著加,加到有甜味就好!”我回復,忙著給捏捏兔找來五個小黃鴨陪著拍照,我打算發朋友圈。
“兩勺夠不夠?”
“應該夠,我也沒固定幾勺,你嘗嘗,有點蜂蜜的香甜味兒就好。”我沉迷于在找角度拍照中。
很快晚餐上桌了,一份很香的湯面。
做這道湯需要的食材:植物油、鹽、老抽、醬油、山西老陳醋,小細蔥、香菜、西紅柿、豆芽條、小白菜絲,最重要的靈魂食材——油潑蒜泥魚腥草拌鎮雄辣椒面。
這種湯面和柃檬水都是我最近的拿手好菜啦,但慚愧的是,輕易就被雙月先生學了去了,這之后它們再不是我拿手好菜了。
我朋友圈的文案是——滄桑的人需要捏捏兔和小黃鴨來挽救。配圖三張。
打算趁著吃飯的功夫再想想是否要發這么幼稚的朋友圈,吃完飯就忘記了,后來想起來也不想發了。
發一條簡單的排泄壞情緒的朋友圈都需要思前顧后的人,難道不是想得太多,活得太沉重嗎?
二
大病初愈,精神抖擻!
昨天中午吃飯看見同事吃麻辣燙,顏值口渴,香味撲鼻,立馬勾起深藏體內的饞蟲,我發消息給雙月先生:“晚上要不要吃火鍋?“
——外面嗎?去外面吃嗎?
——外面的沒有你做的好吃,不過看你,你想在外面吃也行,但我更喜歡你做的。
——我想想怎么弄蘸水(蘸水——火鍋的靈魂)
——用魚腥草拌蘸水(雙月先生做過),已經開始流口水了。(魚腥草——蘸水的靈魂)
——好嘛,你看想吃什么食材,發給我,我看看晚上想不想做。
幾乎一分鐘不到,我就把食材想好發給雙月先生了:
小白菜(撕小塊一點),金針菇、豆腐皮、粉絲、豆芽、肥牛卷、海帶條、青筍等。
下班后,科室還有一個周例會,我真想逃之夭夭回家吃火鍋,但米粒大的膽子還不足以讓我把“真想”變成行動。
幸好會議沒有太長,六點半左右回到家,親愛的雙月先生還在廚房忙碌~
我太餓了,太想吃火鍋了,一個勁兒圍著他說著夸張的話:“好餓、好餓、好餓,今天要敞開肚子狂吃。
我有些激動,一會抱抱他,一會摸摸食材敲敲鍋具,夸下海口宣稱:“我擔心你準備的這些有點少,可能不夠吃。”食欲爆發的時候,總覺得東西不夠吃,
雙月先生掌握一切似地笑笑說:“十分鐘后我們開吃,你可別認慫”
“媽呀,真的太香了,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忍不住親吻了雙月先生兩次,以表達我的感激與歡快。
很快我們就吃完第一鍋,接著是第二鍋和第三鍋,第四鍋時我終于沒法再戰斗了......
我們邊涮火鍋邊看日本電影《花束般的戀愛》,電影長達兩個小時,我喜歡里面的旁白,有一種說不清楚的靈感沖擊著我。
這部電影可能比較適合單身的人看,情侶看完雖然有一定反面教材的作用,但由于受電影情節的影響,一時之間也會有點情不自禁的別扭的反饋。
看完電影后,已經快到十點了,我和雙月先生拖著兩個圓滾滾的肚子,懶洋洋下樓跳繩。
運動這種東西,要么沒狀態輕易不想開始,一旦開始后,人們多半會喜歡上,酣暢淋漓揮灑汗水的自己。
——運動完走向旁邊夜市街,切一盒與夏天絕配的冰甜涼爽西瓜,邊吃邊脫離人群走回家,洗完澡躺在身體渴望已久的大床上,又是歲月靜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