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拉開序幕,部分請假的人還未到崗。陸陸續續的訂單已經排到五月份。日本總部計劃在菲律賓開設新的公司,委派鄭源副科長和何立峰前往菲律賓指導。公司內部中方管理人員生產副部長秦煜和管理生產和采購的周海峰部長雙方明爭暗斗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在公司拉攏各自的人員已經非常明顯,辦公室的人員也不知道站在那邊比較合適。每次申請簽單,不是周海峰部長的派系的人都會被數落一番,弄的辦公室的都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管理部的蔣宏圖部長經常在總經理面前談論:公司的制造成本太高,周部長利用提高采購成本從中抽取利益。公司上下的中方的管理人員之間掀起勢不兩立的兩派利益,在公司已經針鋒相對,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爭吵不下。總經理也開始對周海峰部長產生了戒備之心,公司明確規定,采購超五萬元以上匯報總部審批。公司的管理層的內斗讓部屬員工難適應,經常莫名其妙的受到領導的刁難,很多的申請常用的耗材費用因此批不下來。
生產技術部的文員把加班單的考勤提交周部長填字時候被臭罵一番,淚眼婆娑的給我們訴說著她的苦處。秦煜副部長知道后也只能安慰安慰。
公司辦公室一時間很難找個配合對應生產事務人員,大家都明哲保身,懶得惹麻煩。成本問題成了公司風口浪尖的事情,鬧的全公司上上下下紛紛揚揚的議論紛紛。為此日本總部派律師前往中國調查公司賬務,好多事情的敗露無疑給周海峰一個很大的警示,加之秦煜經常去管理部和總經理之間談論公司成本費用問題,無疑是推波助瀾,傷口上撒鹽。
陷入兩方的斗爭在公司難分難解,無形中讓做事的人無法適應,很難抉擇站在那邊,只能保持中立態度,坐山觀虎斗。總經理和日系的管理人員經常到快下班要求開會至晚上深夜,為此折騰的中方管理人員經常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幾經折騰的公司的品質問題也是接踵而來,供應給客戶的產品瑕疵百出遭到客戶投訴,經常派人前往客戶現場返修。種種壓力之下,內部的斗爭依然不依不饒的上演,工作沒人管,事情沒人做,就連耗材申請費用都不敢申請。
沒過幾天周海峰辭職的消息在公司上下傳的紛紛揚揚傳開。工作開始交接,各個方面慢慢傾向秦煜副部長這邊。秦煜也開始慢慢接受周海峰留下來的工作內容,采購,物流,品質,生產技術,的全部工作內容。
周海峰的辭工,跟隨他多年的員工也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計劃。人走茶涼,比較勢力的人開始在秦煜部長那里埋怨周海峰的種種是非。
公司自從周海峰走了之后,跟隨周海峰的一些職員和部分管理人員也先后離職。日籍總經理在中國的任期已經不多了,剩下在中國的時間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