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再怎么勇猛,也改變不了兵敗的事實。
看見侯君集沒有投降,尉遲敬德心中一橫,“既然你執迷不悟,那就休怪老夫無情。”
準備用人數磨死侯君集。
可李世民畢竟一直都是把侯君集當成李勣的接班人。
所以一直讓侯君集去和李靖學兵法。
故而還是起了愛才之心。
從人群走出來,輕聲說道,“君集,事已至此,投降吧。”
已經被擒住的李承乾也勸道,“陳國公,已經不需要抵抗了。”
侯君集冷笑了一聲,沒有回答。
這時候,侯君集手上的長劍已經刺進了自己的身體里,鮮血瞬間噴涌而出。
鮮紅的血液流滿了衣衫。
看著這一幕,所有人都驚呆了。
“君集!”
李世民痛呼出聲。
李承乾的臉色一片煞白。
侯君集嘴角帶著鮮血,眼睛卻看向李世民,“陛下,臣只不過拿了一點財貨,怎么就要入獄,我為了一個公道(他到死也不承認自己錯了)!事已至此,想來也是十惡不赦,但是希望陛下念在我鞍前馬后追隨您的舊情,只愿您能放過我的妻子。“
說罷侯君集就直挺挺摔下馬,生死不知。
這一番話,讓李世民知道侯君集原來造反就是為了那件破事嗎?
不是最后沒有追究你的責任嗎?
李世民不能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李世民久久佇立在城頭,過了半個時辰才默默命人收拾戰場。
然后示意尉遲敬德將李承乾押過來。
李世民問道,“你為什么?你不是太子嗎?”
李承乾面色蒼白,但還是反問道,“我做太子快十八年了,在太子之位上,我做錯了什么大事?”
李世民搖搖頭,“應該沒有。”
李承乾又問道,“在太子之位上,我貪圖過什么?”
李世民搖搖頭,“應該沒有。”
李承乾繼續發問,“我做太子這么多年,您也看在眼里,陛下萬歲之后,我會是昏君嗎?”
李世民不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而點點頭,“我擔心就是這個問題。”
李承乾苦笑了一下,“是因為我處理朝政而擔心?”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不得不承認,“你處理朝政尚好。”
李承乾淡淡道,“那你是擔心我的德行?”
李世民深深地望了李承乾一眼,斬金截鐵,“對!”
李承乾當即反駁,“您也說我處理朝政尚可,而我十八年來性格未變,這難道不能證明我的德行并不影響朝政嗎?”
李世民無言以對。
李承乾反而鎮定下來,眼神死死盯住李世民,發出了靈魂拷問,“父親,你為什么偏袒魏王?”
李世民再次沉默。
李承乾接著說,“您偏袒魏王,朝野議論,你是知道的。你讓魏王住進武德殿!武德殿是什么地方?你也是知道的。其實你什么都知道!”
李世民感覺自己快說不出話來。
被兒子揭破真相李世民感覺手足無措。
李承乾更是火上澆油,“所以你任命魏征為太子少師,想平息議論。但是平息了嗎?起碼魏王不在乎。”
轉而語氣低沉下來,“魏王咄咄逼人,這是你想看到的,還是你真的不知道?”
李世民被說中心事,一時間怒從心中起,大聲呵斥,“我是在問你!你為什么要謀反!?”
李承乾見此情形,反而哈哈大笑起來,還掙扎著站起來,面對李世民,“我就是在說我為什么在造反!我知道我已經不是太子了,馬上就要身首異處,我都知道。”
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語氣平和,“父親,在離開你以前,我只有一句話。如果封魏王為太子,朝野沸騰。到時候千秋以后,造成這樣的結果,歷史會記載是我的錯,還是魏王的錯,或者是你的錯?”
李世民沉默良久,最終讓人先把李承乾押入偏殿。
接著連夜召集了三品以上的人員開會。
因為他要完成歷史上的操作。
果然十多天后,天下都得知了太子李承乾謀反案。
處理結果如下:
賜漢王李元昌自盡家中。
誅李安儼、趙節、杜荷。
侯君集家屬流放嶺南。
太子府諸臣,左庶子張玄素、右庶子趙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諫爭,皆坐免庶人。
而李承乾由于是李世民的好大兒,幸免于難,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李世民問群臣:“將何以處承乾?”群臣莫敢對。
果然又是中書舍人來濟頂住了壓力,知道了李世民的心意,替領導解了圍,一下子把路走寬了。
李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只能感嘆時間線的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