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儒宗顧七醒
一場戲了,平與歡心里卻有種說不出的傷感。
導演笑著問她,“怎么了?看起來不太高興啊,是覺得剛才的戲哪里不好嗎?”
“沒沒沒,都挺好的。”她趕忙擺手,生怕誤會了什么。
她一個小小的跑龍套演員,哪里有那么大臉面說人家拍得不好?
作為小說原著粉的她表示,剛才這一段拍的很符合原著劇情。
“沒事,有什么說什么就行。”導演再次客氣道。
平與歡微微含笑,表示自己實在沒什么可說的,見她面露尷尬之色,導演這才沒繼續問下去。
也不知是她想多了還是怎的,總覺得這位導演好像有什么緊要的話要跟她說,可卻一直沒開口,直到她要離開劇組時。
“與歡……”導演欲言又止。
平與歡站在原地等著導演接下來的話,導演卻只是沖她一笑,擺了擺手說,“好好磨練演技,認真去演好每一部戲,但……不要入戲太深。”
目送平與歡離開劇組后,張副導演頗為困惑的問導演,“老平,你以前跟這個小演員是不是認識?”
導演從遠處收回目光,笑著說,“有過幾面之緣。”
“我看不止是幾面之緣吧。”張副導演早幾天前就注意到,他們這位大導演對這個小演員的關注度有些高了。
他可是記得,當初劇組在招募演員時,他們這位大導演對于男女主的選擇根本沒多在意,反倒是對平素這個不知道女幾號的配角卻十分上心。
而且,每次拍平素的戲份時,他們這位大導演總是會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這位小演員身上。
導演聽出了張副導演的話外之意,臉上依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意,卻有意轉移了話題。
張副導演自然也沒有多問下去,只順著他的新話題聊了起來。
……
春鎮客棧里,胥濟子替平與歡把完了脈,跟上一個大夫的說詞一樣。
除了昏迷不醒,脈象上瞧不出任何病狀。
“奇了怪了,真的是……”胥濟子收回把脈的手,又向新端桑桑等人詢問了具體經過。
排除了中毒,身上也沒有任何傷口,可怎么就是醒不了呢?
聽到連神醫都救不醒自家小姐,桑桑更是急得大哭了起來,她家小姐是在她眼皮子底下昏倒的……
若是小姐真有個好歹,那她也不活了。
“新端姐姐,你說小姐她……她不會……”桑桑淚眼汪汪地扭頭看向新端,嘴唇不停地打著顫。
房間里所有人都沉默了起來,說實話他們也怕。
新端沒說話,只將桑桑拉到自己身前,替她擦了擦眼淚。
胥濟子將平與歡的情況說給納蘭無愧聽后,搖著頭長嘆了口氣,“我是真的無能為力了。”
像平與歡這樣的情況,他是平生頭一回碰著,真的束手無策。
桌前的男子低聲“嗯”了一下,眉頭緊了緊,不知是在思索著什么。
胥濟子張了張嘴,想說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最后還是納蘭無愧看出了他有話要說,抬眸道,“有話就直說。”
“確實有話……”胥濟子小心翼翼地瞥了眼納蘭無愧,輕聲細語說著:“我雖然從未見過平小姐這樣的病狀,但曾聽過有人……”
后面的話,胥濟子不敢再往下說。
那個人他覺得還是不要提的好。
納蘭無愧何等聰明,見胥濟子如此吞吐,便猜到了他指的是何人。
“你說的那人,是先皇后楚嫻吧。”納蘭無愧平靜地開口,“小時候我也聽母妃提過,楚皇后曾昏迷半年不醒,父皇遍尋天下名醫也無人能將其救醒。”
見納蘭無愧沒有介意,胥濟子這才放下心來:“沒錯,正是楚皇后,那時我還在太醫院,雖沒親眼見過她的病狀,但根據太醫的描述,應該是跟平小姐的病狀差不多。”
當年楚嫻皇后突然昏迷不醒,天下百十來位名醫都束手無策,皆找不出楚嫻皇后昏迷不醒的病因。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將楚嫻皇后喚醒。
“顧七醒。”納蘭無愧緩緩開口,手指在桌上有節奏的輕輕叩了幾下,“喚醒楚皇后的不是什么大夫,是當時的儒宗大師顧七醒。”
胥濟子激動道,“對,就是七醒夫子。我聽說當時還是平家少主,就是現在的平家老太爺找七醒夫子幫的忙。
照這么看來……或許我們可以——”
“顧七醒已經死了,你們這個辦法行不通。”窗外傳來一道冷厲的男聲,胥濟子轉頭看去,只見陽春挑開窗戶跳了進來。
方才這兩人說的話,他已全部聽到,當年他的曾祖姑母楚嫻昏迷之事,他也有所耳聞。
顧七醒跟平家老太爺平山海是忘年之交,晚年的顧七醒一直住在護閑山莊,只可惜在幾年前離世了。
納蘭無愧知曉平山海就是護閑山莊的莊主,也知道顧七醒已經離世之事,這也是他現在所苦惱的原因。
胥濟子卻并不知顧七醒已離世,才要向陽春問個究竟,就聽到納蘭無愧說,“顧七醒雖離世了,可他的弟子還在。”
“弟子?他還有弟子?他弟子是誰?”胥濟子越聽越懵,他怎么不知道顧七醒還收過徒弟。
聽聞那人的脾氣著實古怪,言行舉止也是十分古怪,性格更是怪。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跟大夫向其請教,都被他拒之門外,這樣的人還會收徒弟?
“平太爺的曾長孫平修程。”納蘭無愧說。
胥濟子再驚:“文教司司長平修程?平小姐的那位大堂哥?”
那人怎么可能是顧七醒的徒弟?
不過仔細想想,顧七醒與平山海是忘年之交,平修程又是平山海的曾孫子,說不定還真有這種可能。
只是,他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七醒夫子若還在世,現在已是百歲老人了——”
不等胥濟子再問下去,納蘭無愧將聶影喊了進來,吩咐他立刻寫信給平大堂哥,將平與歡的情況與那人說明。
幾日后,平大堂哥回了信,信中只有四個字:
莫急,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