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親王
乾隆三十三年夏!
途迪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五年了。
這五年的時間,途迪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剛開始的三個月,喝了三個月的藥湯,然后躺在床上靜養。
期間乾隆皇帝隔三差五的便會過來看看。
后來更是下旨,讓永琪的母親愉妃在永琪的皇子府住了一個月。
直到病情好轉之后才回宮。
這五年的時間,途迪也徹底適應了五阿哥這個身份。對五阿哥周邊的人際關系進行了初步的梳理。并且向著乾隆要了一些東西。
想到這里,途迪不由得有些感嘆。
穿越者真真不是人做的!
里里外外是真的累啊!
還有娛樂設施的匱乏。
沒手機無網絡,飛鷹走狗,途迪的病體也不能支撐。
只有偶爾聽聽戲,就成了途迪最大的消遣。
剩下的時間,途迪更多的是翻看一些西洋書籍,偶爾請一些洋人詢問一些問題。
包括國家的概況,科技的發展。
把本身的前瞻性和當前認知的滯后性綜合評估一番之后,途迪對于當前的處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時猶未晚,一切都還來得及。
乾隆三十三年,東方這個封建巨人最為強盛的時候,或許,還沒有到下坡路。五年過去了,途迪也做好了一應的準備。
“小桂子,遞個牌子進宮!”
“嗻!”
——
乾清宮中!
剛下朝的乾隆皇帝臉上帶著一絲倦意。
看著幾案上一疊疊的奏折有些打不起精神。
端起了一杯龍井漱了漱口,打起了精神批閱奏折。
一邊批,一邊讓太監拿來一些文檔查閱。
皇帝這個工作,可以忙碌到廢寢忘食。也可以清閑到無事可做。
“貴喜兒!”
“奴才在!”聽見乾隆的招呼,一名年輕的公公連忙躬身回話。
“這兩天宮外有沒有樂子?和珅和紀曉嵐兩個人最近在干嘛?”
“回爺的話,這兩天宮外一片祥和。和大人每日里忙著廣州清查的事,紀大人則是在茶館里面聽故事。”
“哦?好一個紀曉嵐啊!”
“朕每日里忙于國事,都忙的腳打后腦勺了。他紀曉嵐還有閑心聽什么故事?”
“真是豈有此理!”
“貴喜,紀曉嵐現在在那個茶館。”
“回爺的話,紀大人近幾日下朝都在城南的有間茶館。”
“有間茶館?”
乾隆念叨了一句,這時候只見一名小太監候在了門口。貴喜眼觀六路示意了一下。小太監進門跪下對著乾隆說:“萬歲爺,榮親王遞了牌子進宮。”
“宣!”
乾隆一聽途迪遞牌子進宮眼前一亮。
他可正愁這一堆破爛奏折懶得處理呢。這工具人可不就來了?
門外的途迪閑適的站著,看著貴喜出來,隨著貴喜走了進去。見了乾隆就麻溜的跪下
“兒臣見過皇阿瑪,皇阿瑪吉祥!”
“哈哈,永琪來的正好,朕要出宮體察民情,今天的奏折你就處理了吧。要是有什么難處理的就留中在一邊,等朕回來處理。”
這段流程途迪已然十分的熟悉。
起身笑嘻嘻的應了。
“皇阿瑪,兒臣此番進宮……”
“好了好了,你先批閱奏折吧,有事等朕回來再說!”
乾隆一看見途迪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肯定又是想要在他的身上撈一些什么。
四年之前。經不住途迪在他耳邊念叨。把海關給了途迪之后,乾隆就有些后悔。
自己的這個兒子,這幾年來日子過得比自己這個老子還要滋潤。
什么船廠商稅,一籃子又一籃子。
流水的銀子進了榮王府的小金庫。
到底是他是皇帝還是朕是皇帝?
途迪和他說,要搞什么試點改革,為了避免朝廷的掣肘,所以途迪直接把津沽,青島,海滬,廣州和福州五個地方給包下來了。
前三年每個地方每年給國庫三十萬兩銀子。三年以后每年每個城市給國庫五十萬兩銀子。
換個兒子敢提這個要求,乾隆早就讓他滾蛋,圈起來去守靈了。
可是途迪不同。
那個浴火逆行,將他背出來的人是他的兒子。
他最喜歡,也最器重的兒子。
那一瞬間,乾隆就下了決定。皇位一定要傳給途迪。
雖然因為皇位傳承的改革,乾隆不好直接封途迪為太子。
但榮親王,已經是有清以來頂頂貴重的爵位了。
在太子不出的今天,榮親王便是事實的太子。
更主要的是,途迪分他銀子。
父子兩個,五五分賬!
不入國庫,不入內務府。
而且因為太子空懸,父子二人之間頗有余地。再加上如今的乾隆自覺年富力強,文治武功已然成就,有些想找樂子游戲人間的意思。所以就開始了有限度的放權,對自己繼承人進行培養。
這在乾隆看來是十分有必要的。
正所謂人有旦夕禍福,乾隆也怕自己萬一有個意外,自己的兒子并不能夠掌控這個龐大的帝國。
那樣的話,哪怕他在天上再怎么著急也沒用。
所以,還不如趁現在好好的對自己的兒子進行培養。
在乾隆看來,如今自己的兒子當中,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永琪。
不管是樣貌,學識,能力還是心態。
最主要的是,永琪待他純孝!
五年前,那一場大火讓乾隆真真切切的看明白了身邊人的人心。
也讓他對永琪有了更大的期待和容忍度。
而近三年永琪的表現也不辜負他的期待。
不管是大清皇家船廠的一艘艘下水的鐵甲戰船,還是自己私庫里不斷增長的銀子都讓乾隆無比慶幸。
我泱泱大清,豈能滿足于區區一隅之地?
所謂滿洲,就是福滿九洲,那九州一州都不能少。
這是五年來途迪孜孜不倦在乾隆耳邊念叨的成果。
大清并不是世界的孤島,西洋的傳教士在大清并不少。自然而然的,大清也有世界地圖。洋槍洋炮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途迪身體剛好的時候,在征得乾隆同意之后,就開始了仿照西洋槍炮的進程,進度頗為喜人。
不過原本這件事是由內務府辦理,流水的銀子花了出去,成品卻不如預期。讓乾隆頗為惱怒。借了個由子狠狠地砍了一批人的腦袋,這才讓內務府的人對于途迪的事手腳謹慎了一些。
這件事也讓途迪記在了心里,才有了城市試點,直接繞開了官僚系統。
以前的時候,乾隆每每抬起頭看著世界地圖中代表大清的土地,再看看大英帝國遍及地圖的領土,未嘗沒有想要走出去開疆擴土的雄心。
所謂的天朝上國,忽悠忽悠別人就行了,乾隆可是一點都沒忘上一個天朝上國是怎么沒得。
只不過,內憂外患,多方制肘。加上八旗內部的腐化墮落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
不過,如今他有了兒子!
乾隆換了便裝,滿意的看著正在批閱奏折的兒子,心里面有些不厚道的笑了。
“自己這個兒子哪里都好,就是女色上面,太過于淡泊了!”
“還得靠他這個當老子的,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打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