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挺不錯的,你要是喜歡可以先拿去看,順便給同學們推薦下。”
耳邊有個聲音突然打亂了袁梁那復雜的思緒,他抬起頭來,目光落到唐書晨身上,一臉的疑惑和不解。
“唐老師覺得這書真的不錯?”
觸及袁梁那犀利的目光,唐書晨頓覺頭皮發麻。
“這書對美帝的歷史寫得挺詳實的。”但以她一貫尊重學術的態度,她還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袁梁把書合上,放到辦公桌原來的位置,“從普通人甚至從一個學生的角度看,這書確實很難找出什么問題,作為興趣讀物,我不否認它有很深的可讀性。但是作為一個學者或師者,目光就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
“這書對美帝各個時期的歷史都寫得很詳細,但一開始就讓我們進入了誤區。美帝的歷史真的是從五月花號開始的么?聯邦制的建國歷程對現在我們真的有借鑒意義么?”
“看這本書,如果只是崇尚美帝人的英雄史觀,只是向往大洋彼岸那個自由的國度,從而忽略了布爾斯廷的身份,忽略了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作為一個師者來說,還是最好不要用主觀的看法去影響學生在形態意識上的判斷。”
袁梁的話說得很輕,布爾斯廷的美帝人三部曲,身上閃耀著普利策三獎的光芒,又豈是他三言兩語能左右的。
這畢竟是時代的傷痛,他沒有必要去苛責許許多多在尋找出路卻又被西方文化所迷惑的人。
唐書晨看著面前這個面生的大男生,不由愣在座位上,手里拿著的計劃書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驟然失去了剛剛的優雅。
“布爾斯廷和這本書的創作背景有什么問題嗎?”這幾乎是一種請教的口吻。
“作為文學作品,我不否認這本書的文學價值。但是作為史實類書籍,這本書相對來說就太片面了。隨處可見的和諧與自由,卻很少提及美帝內部存在的各種沖突,更是對百年前新移民浪潮所引發的基層沖突只字未提,從而把一個和諧、自由的美帝營銷給我們。以布爾斯廷當時的美帝國會圖書館館長職務,就真的看不到這些嗎?”
“站在老師的角度,如果都是這么認為,并把這樣觀點灌輸給我們。當我們心懷向往的踏上那片土地后,見到的經歷的卻是另一番場景時,老師知道這會對我們,或者是說對我們這一代人有多大的影響么?”
70后的悲哀在于,是很大一部分人等到了天命之年后才逐漸的從這種自卑的認知中醒悟,并看清事實。
有人說這是時代進步的過程中需要一部分人具備這樣的認知,這樣我們才能去歐美學習,同歐美貿易,賺更多的外匯來發展自身。
可看看那些被歐美制裁的企業,唯有自成立之初就具備這種的戰略意識,活成了人們希望的樣子。
作為一個曾經深受這種思想毒害的重生者,袁梁深知這種意識形態的影響有多嚴重。
親歐、親美,甚至一度把我們看成是沒有信仰的人。這些看法,不止來自于國外,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于我們身邊。
袁梁之所以會不顧投幣電話機的事情在唐書晨面前提起這些,就是因為在唐書晨拿著課本走上講臺之后,對書里很多觀點大書特書,不知道影響了多少經管院的學生。
“我不知道,我沒去過國外,對國外不了解!”唐書晨搖了搖頭,目光有些慌亂,漸漸丟了以往的自信。
袁梁不由愣了愣,突然反應過來,這時候的唐書晨距離走上講臺還有兩年多的時間。
“我就是提醒老師一下,這書用來學習英語或者當興趣讀物還行,但不適合用來當做美帝的科普教授給學生。”
“你去過國外?”唐書晨終于正視起跟前的這個學生。
“將來應該會去。”袁梁只能這么回答。
唐書晨掃了眼桌子邊緣的《美帝人》,把計劃書放到桌上,漸漸多了一份從容。
“你說的挺有道理,不過到底是不是這樣,等我回頭再仔細看看。你外語還不錯嘛,英文版都看得懂?”
“口語不怎么行,就是書看多了些。唐老師,計劃書沒什么問題吧!”袁梁這才想起了正事。
“不管是從運營、管理還是合作模式上來說都很完整,你需要我幫你什么?”
“希望唐老師給院里推薦下,后勤那邊我已經問過了,只要院里同意推薦,問題應該不大。”
類似的大學生創業活動的合作模式,學校一般都不會拒絕,況且這還是個有利于學校學生的事情。
“問題是你才上大一。”袁梁的身份還是個新生。
“唐老師放心,學習上的事情我不會耽擱的。具體的運營方案你也看了,平時只是監管花不了多少時間。”
“那好吧,我帶你過去,但我不能保證院里一定會答應。”
“沒關系,唐老師幫忙引薦下就好。”袁梁說著站了起來,唐書晨也隨之起身。
不過兩人剛出辦公室,后面唐書晨卻又停了下來。
“你先到樓下等我。”她說著又轉身打開了辦公室的門。
袁梁在樓下等到唐書晨再下來的時候,她手里已經多了個厚厚的檔案袋,而且看樣子有些急切,走路帶風。
“你那計劃書是你自己寫的?”
“是的,花了不少時間。”袁梁點了點頭,快步跟上。
“大一就有這樣的見識,很不錯嘛!前段時間我看到一篇關于B.O.P.活動的期刊,說國內出去參加商業研討活動的十幾個學生中,沒一個能完成‘如何在港城創立雅皮士信用卡業務’這個課題。B.O.P相當于我們工商管理類的夏令營活動,你這個計劃寫得很有水平,你要有興趣可以多關注,等明年的時候,我可以幫忙推薦。”
唐書晨主動找起了話題,腳下生風的同時卻又滔滔不絕。
袁梁當然了解B.O.P,這是由港城培華基金和美帝商會主辦的一個商業研討活動,不過袁梁卻不明白唐書晨為什么要提起這個。
“明年恐怕不行,我記得B.O.P是研究生才能參加吧?而且國內的學生完不成這個課題,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對信用卡業務了解得太少。國外很多人用的都是信用卡,在不同的金融體系下,不了解很正常。”
“我倒是忘了還有這一條,不過你那計劃書寫得倒是挺不錯的!”唐書晨笑得有些尷尬。
袁梁不太理解唐書晨這么沒頭沒尾的對話方式,目光看向唐書晨抓在手里的檔案袋,發現檔案袋的邊緣呈現出的卻是書本的輪廓,不由得搖了搖頭。
不就是回去拿本書,用得著這么欲蓋彌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