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豐,某重點大學碩士研究生。
接過兩本沉甸甸的畢業和學位證書,他最短時間踏上回鄉路。
臨行前,導師再次語重心長勸他:“凌豐,這次央企NB公司開出高薪指名要你,就這樣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建議你再慎重考慮考慮。”
“毋須考慮,我已決定回家鄉創業。”
回答非常果斷,導師無奈又一次搖頭長嘆。
凌豐出生在雙河村,因村南村北各有一條河流得名,北面圍河較大,南面角河較小。
角河從村東面流入圍河,夾河之間是一大片河灘,大部分已被開墾種植莊稼。
見凌豐突然回到家里,凌豐父親非常驚訝,聽凌豐說要回家種田,當場發飆。
“你……你給我回去上班!”
“我要種田!”
凌豐自知難以說服父親,因此也不做過多解釋。
“種田,種田,我們家祖輩都是農民,代代種田,好容易你有出息了,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你卻跑回來跟我說要種田,你是不是要氣死我!”
凌豐想了想還是說道:“我種田跟你不一樣,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科學種田和生態發展,只要給我幾年時間,我一定讓所有人刮目相看,一定會掙很多錢。”
“刮目相看?掙錢?你會種啥田?堂堂大學生回來種田,肯定會被村里人笑話,你說今后我和你媽在村里還能抬起頭嗎?”
父子倆爭論半天,互不相讓,最后不歡而散,但一切都沒有阻止凌豐種田創業的決心。
第二天,凌豐回家種田一事迅速成為村里人談論話題,但更多是嘲笑和看熱鬧。
“爸,我需要一些啟動資金……”
“一切免談。”
凌豐話還沒說一半就被父親懟了回去。
這幾天他把全村田地前前后后又考察了一遍,種田創業方案基本確定,前期需要田地和資金,他只能求助父親。
“你就斷了這個念想,我不會給你任何幫助,一分錢也不行。”
父親的話說的很絕情,凌豐無奈走出家門。
雙河村總人口四百多人,雖然自然資源優越,但人均耕地不足兩畝,又沒有特色產業,光靠種田很難發家致富,所以這幾年,留在村里的年輕人并不多,幾乎都進了城。
本想找人借錢,但去了幾家均被婉拒,凌豐只好另想其他辦法。
見兒子整日愁眉苦臉,母親心疼兒子,問道:“小豐,你就鐵定要種田?”
凌豐點了點頭。
“你可知道,你一點種田的經驗也沒有,有句老話光說不練假把式,再說你爸種了一輩子田,現在什么情況你不是不知道,我和你爸覺得,你讀了那么多書,更應該到城里去上班。”
“媽!你們不知道,其實讀研這幾年,我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科學種田,我學了很多這方面的先進經驗,當然對存在的問題也都有論證和解決措施……”
“停!你講的這些我不明白,雖然我不支持你,但是小豐,我希望你再好好考慮考慮,不要太著急,也可以工作賺到錢了再回來投資。”
“媽!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事已至此,我已沒有退路。”
知道再怎么勸都沒用,凌豐母親擔憂說道:“這幾天看你為了籌錢茶飯不思,遇事可千萬別鉆牛角尖。”
說完想了想又說道:“你大舅這幾年搞養殖,每年都擴大規模,你有不明白的事可以找他教教你。”
“對啊!”凌豐突然一拍大腿自言自語:“我怎么把我大舅給忘了,我可以去找他借錢。”
說完凌豐就沖出了家門,只留下母親看著他的背影長吁短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