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后。北莽都成朔京,公主府內,小將軍再次從夢中驚起,額頭有著細細的汗珠,大口的喘著粗氣。床邊的女子帶著一絲擔憂的問道:
“又做噩夢了。”
小將軍并沒有回答,只是有些僵硬的點點頭,緩緩的躺下,不發一言。女子再次閑坐了一會后便自顧的離開了。此刻的他才再次的回憶起夢中的一幕幕,他夢見自己的死訊傳回京城,得知噩耗的父母肝腸寸斷,父親郁郁寡歡,蒼老的面容更添憂愁,皺紋、白發更加的增多。母親日日以淚洗面,還曾帶著三尺白綾想要離去,嘴中喃喃道:
“我可憐的孩子,娘親這就來尋你。”,好在父親發現的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回憶著、回憶著,淚水便不自覺的從眼眶中落下,若是可以,他想立刻出現在父母的身邊,告訴他們,他們的兒子還活著,好好的活著,不要傷心,要開心、要笑。可現在終究是難以實現,不說現在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是恢復如初,估計自己也很難走出這公主府,更別說安然無恙、悄無聲息的逃離這北莽的都城——朔京。
來到此已有半月的時間,這位名叫阿詩勒?碧云的女子正是北莽唯一的公主殿下,而他之所以還能夠活著還多虧了她,自己落到如此地步自然也是拜她所賜。記得第一次醒來還是在一輛寬大的馬車上,那時的他只能躺著,別說像如今這般慢慢的活動了,就是微微的動一下手指就會有劇烈的疼痛傳遍全身,腦袋也是昏沉沉,抬起厚沉沉的眼皮,映入眼簾的是一張英姿絕美的臉頰,耳邊傳來喜悅的聲音:
“你醒了。”隨之手臂就傳來劇烈的痛感,然后就昏了過去,在徹底的失去意識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被這人不小心抓住了手。
再次醒來,還是在同樣的地方,這次還好,這名絕美的女子沒有像上次那樣毛手毛腳的再把自己弄昏死過去,因為傷的極重,自己無法發聲。女子見他醒來,對著他微微一笑,好聽的聲音傳入耳中,讓他明白了自己身在何處,處于什么樣的情況中。
“小將軍,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認識下,我是北莽公主阿詩勒?碧云,以后你可以稱呼我碧云,或者公主都行,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本公主沒那么多的要求。你已經昏睡了七天了,嗯,不對,上次你醒來是在四天前,可惜又立刻昏過去了,你說你一個馳名戰場的小將軍怎么就那么的不經事(扛不住),稍不注意碰了下就暈過去。”女子自顧自的說話,完全不理滿眼憤怒的他。
“小將軍,你知不知道,為了保下你,我可是和三哥哥大吵了一架。現在我們正在回朔京,到了朔京我就給你找最好的大夫,保證把你治的好好的,不會留下一點傷痕,我們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回到家吧。”這時的公主瞅了一眼他,發現了他那充滿憤怒的雙眼,女子眨巴眨巴靈動的眼眸,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你是在恨我嗎?我可是救了你的,是你的救命恩人,你這樣是不應該的,是不對的呦。”然后就給了他一個腦瓜崩,沒有任何的意外,他又一次昏過去了。
回到公主府后他終于不會再像之前那般動不動就暈過去,這還要多謝這位公主殿下一路來的悉心照顧,也如她說的那般,找來了一大堆的醫師給他治療,各種湯藥不要命的給他灌了下去,才堪堪將他這副傷痕遍布、虧損嚴重的身體給補了回來。之后的這位公主殿下便會抽出一些時間陪他,大多時候都會說一些所見所聞和北莽如今的情況,有時候也只是靜靜的坐著,看著他,也不管他回不回話。他也不知道這位公主殿下是有心還是無意的將北莽的境況告訴他這個東云皇朝的敵人。兩人很少搭話,這些天以來他說過的話沒過二十句,其中多半還是要喝水、入廁。不過他將自己的恨很好的掩藏在心底,眼中有的只是平靜。既來之,則安之,此刻的他只有先養好身體,才能在這異國他鄉有些自保的能力。
……
東云皇朝,京城,東城門外,東云老皇帝攜帶文武百官迎接得勝歸來的楚大將軍。
坐在車輦之上的老皇帝翹首以盼,似是要用他那已經有些昏聵的雙眼尋到歸來的大軍。
“陛下,來了,來了,楚將軍歸來了。”身邊的老太監激動的稟報道。
老皇帝嘴角帶著笑意,趕緊走下車輦,甩了甩袖子,又讓婢女整理整理衣袍。遠遠的看見一支長長的隊伍浩浩湯湯而來,整個隊伍沒有勝利的喜悅,有的只是沉悶與壓抑,皇帝陛下與眾大臣也漸漸的發現了這點,所有人原本提起的心不由得落了下來。
近了,近了,長長的隊伍越來越近了,也讓這沉悶的氣息越發的壓抑了,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不論是騎著高頭大馬的將軍們,還是身披甲胄的士兵們,無一不是頭系白巾,身穿白衣,邁著沉重的步伐而來。皇旗、軍旗之后便是一架有四名將士小心抬著的靈柩。
臨到跟前,上將軍楚闊翻身下馬,快步來帶皇帝面前跪下悲憤道:“陛下,老臣有罪。此戰慘勝,損兵八萬眾,將領戰死五十八人,其中一人乃是趙國公獨子,趙玉龍小將軍。陛下,臣有罪。”楚闊將頭重重的磕在地上,悲憤的聲音傳入所有人的耳中。
本來要扶起楚闊的皇帝在聽到這么一個消息后,身子不由得后退數不步若不是身后的太監扶住,他怕是要跌坐在地,一臉的不敢相信,嘴中還念叨著: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所有人在得到這樣的一個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后都下意識的覺得不可能。趙家,從高祖皇帝起便一直是東云皇朝的國之柱石,趙國公如今已近六十高齡,依然帶兵駐守虹霓郡,抵御南疆蠻族,保皇朝南方平安。近不惑之年才得一子,高興不已。其名玉龍二字還是當今皇帝親自賜名。所以從小趙玉龍便倍受榮寵,但這些莫大的寵愛并沒有讓他迷失自我,反而成就了他的文武全才之名。京城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誰人不知曉有這樣一位未來可期的年少英才。十六歲跟隨父親入軍歷練,四年來雖不曾立下大的功勞,但各種小的功勞卻是層出不窮,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實在是其父趙國公太猛了,他一人便將南疆蠻族壓的抬不起頭來,自然也就少了年少的他立功的機會,可以這么說,只要虹霓郡上的趙字大旗不倒,南疆蠻族就休想進犯東云皇朝寸土。
正因如此,弱冠之年的趙玉龍與父回京,陛下親自為其舉行冠禮,恭賀其成年。之后趙玉龍并未跟隨其父返回南疆鎮守,而是北上投入鎮北將軍楚闊麾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便立下赫赫戰功,從原本小小的百夫長晉升到將軍的職位,因其太過年輕,人們便親切的稱呼其為小將軍,鎮北將軍楚闊曾醉酒后言道:
“玉龍賢侄,大才,再給他兩年時間,我不及也,三年后,他必將超越他的父親趙國公,北境有此子在,必將穩如泰山,東云皇朝必將國祚綿長。”此番話語不知怎的傳入皇帝耳中,皇帝高興不已,至于一些小人之語直接被皇帝忽視,經過皇帝的一番潤色加工后,趙玉龍的名聲更是聲名大噪,百姓們歡呼,他們口中的小將軍將要接過其父的擔子,成為下一任國之柱石,皇朝將永垂不朽,國泰民安。
而此刻,此刻卻得來這樣一個噩耗,即將擔負其下一任國之柱石的小將軍竟然在二十一歲這樣的大好年華戰死了,就這樣沒了,他的神話、傳說、人生還尚未徹底展現便被畫上了終止符,這是眾多人無法接受的。皇上、大臣們、將士們悲痛不已,消息就像漲了翅膀的鳥兒一樣,飛快的傳了出去,百姓們得知后有的驚恐,有的傷心悲痛,有的更是當即決心趕往北境參軍,為小將軍報仇,當然也有麻木不仁的。
原本準備了一大番話來勉勵的皇帝已經開不了口,在婢女的攙扶下上了車輦起駕回宮,眾大臣低頭默默跟上。宰相李道平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楚闊,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喜意便趕緊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