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很快,馬上就周六日了,我們就都收拾作業準備回家。往常我都是和劉嘉琳、梁靜媛一起相跟的,梁靜媛和我都是坐車,劉嘉琳每次都會把我們送到車站,然后回家。但是,星期五的時候,我總會在178班等陳菁菁。
陳菁菁是個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常常愛梳著馬尾辮子的一個女孩兒,她和我在一個小區,她家離我家不過三分鐘的路程。因為我們不在一個班,下課時間不一樣,而且也都有些相跟的人,所以平時碰到了就一塊兒坐車回,碰不到就各走各的,只有在星期五放假的時候一起回家。
我們兩是小學四到六年級的同學,當時覺得她特別文靜高冷,和人很有疏離感,沒怎么說過話。要不是搬家搬到這里,可能一直也不會有什么聯系。對于當時那么自卑,只能看到別人發的光的我來說,她真的好有氣質,皮膚太讓人贊嘆不已了。雖然我被很多人說過挺白,但是,如果你看到陳菁菁,你就會知道“白”這個字眼根本不配來形容我。她的白是萬里挑一的白。
不知道是我不善言辭,還是她和人的距離感特別強的原因,我們兩就像是兩個世界的人,共同話題很少。已經相處了半個學期了,我還是不夠了解她,總是找著話地說。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將來會和她那么熟,也怎么也不會想到之后她會是第一個知道我喜歡劉旭譚的人。
從還沒出校門口我們就覺得空氣中有種潮濕的感覺,果然,我們剛走到車站就下起了濛濛細雨,不過也不至于能澆濕我們。
人潮擁擠,坐車的人很多,車又很少,我們都等的很不耐煩。終于,我們硬生生地擠上了一輛公交車,車上人也很多,沒有座位,我們就往車后面走了走,手扶著座位,支撐我們不搖晃。在車上,我們討論著作業,討論著座位。聽她說,他們的班主任要給他們弄個有利于小組活動的座位,還聽說應該會有很多班級都實施那樣的座位,我們討論了起來。
這時,透過被細雨籠罩的朦朧的車窗戶的玻璃,我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劉旭譚。只見他一直跑,車停靠在車站那兒,他也不上車。車開動著,他也開動著;車停靠在路邊,他也還在跑著。他家也離學校不近,怎么不坐公交也不騎自行車?我內心想,怪不得同樣的放學回家的路線,我卻很少看到他,原來他是跑著回家的。
從我們學校到他家,大約有十一個車站那么長的距離,他這是跑了多久?怪不得他每次長跑都一點兒不累。
每次長跑,他都并不是那個第一圈就在前面的人,卻是最后一圈的第一名。別人是開始的時候精力旺盛,越到后面速度越慢,而他每圈都是相同的速度保持著,我當時只以為那是天賦異稟。
果然,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質變的道理是真的。
他在車下跑步,我在車上看他。移動的車就是我隱藏在人群中偷偷看他的保護傘,透過起著霧的玻璃,我一直注視著那少年。
連續好多天我在車上都能看到他在車下跑步回家,他樂此不疲。他的人和他愛聽的歌一樣勵志而自律。奔跑吧,驕傲的少年~
記得,上課時的我特別愛走神,而且有很多時候控制不住的就打瞌睡,而他學習成績比我優異,睡覺比我晚,上課狀態還特別好,我就很奇怪。
現在看來,一個每天能利用空余時間堅持跑步的人,一個把自己的生活規劃的特別充實的人,還有什么做不成?我忽然想到了他對我說的一些話“每一個堅持都有意義”“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放棄?”

瓊華疏影
“你在路上奔跑,有人在車上看你。你點綴了車窗里的風景,看車窗的人在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