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章 一部老電影
這場交談幾乎持續了一整個地球日,在交談中也得知了他們的種族的平均壽命——130地球年。
同時通過他們的視角,太陽系的珍貴性不言而喻。他們所說的1-1067其實就是HD-10180,這也是地球時代人類發現的,除太陽系之外擁有行星數量最多的恒星系之一。
他們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并沒有確定開普勒-90。實際上,它也存在8顆行星。
縱然它擁有8顆行星,但整個恒星系的范圍也非常小,最遠的行星——開普勒-90h距離開普勒-90也只有太陽到地球的距離。
就單獨拿出游覽過的恒星系,無論是比鄰星、巴納德星、天倉五以及現在的格利澤581。
它們的恒星系范圍都比較小,且恒星系統內的絕大多數行星擁有相似的體積。
無論是個頭小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還是地球的20倍左右。
盡管體積千差萬別,行星的個頭往往與“鄰居”不相上下,這宛如豆莢中的豌豆。
唯獨八大行星的體積存在很大差異,太陽系彷佛是恒星系統中的“怪胎”。
縱然超級地球能找出一大堆,但太陽系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宇宙中很難再找出類似于太陽系的恒星系了。
“我是時候該回去了。”
阮林站起了身,伸出了自己的右手,雙眼與坎對視。
“這是我們文明的禮儀,感謝與你們的相見。”
坎在此刻也理解到了“恨相知晚”的感受。
他的六根爪子張開,緊緊握住了阮林的雙手,阮林隨后上下擺動了三次。
圖隨后也做著臨別之際的握手禮。
“接下來的430遠光間,我會暫時幫助你們重建文明。以后的路程,還是需要你們自己一步步走了。”
這對阮林來說只是隨手之舉,遠光文明也曾對地球時代的人類抱有善意交流的姿態。
畢竟他們是一個尋求“自己是孤獨的”的文明。
“非常..感謝您!”
與他們告別后,阮林重新回到了泰坦號中,接下來就是迎接43年后的那部老電影了。
阮林終于放松了心神:“wit,這43年我們需要繼續完善泰坦文明的光子量子計算機。”
這個假說成立的第一步,便是《星際穿越》的按時到來。
阮林自嘲道:“如果它如期而至,我必須再看一遍!以后的科幻片可不需要人類進行構思了,畢竟我所經歷的事,已經足夠難以讓人理解了。”
最初的8年內,阮林進行了三顆殖民行星的全范圍廣播,并且將數以十萬計的流星級驅逐艦停在地表,無數的基地就此建起,地表的機器人永不疲憊地進行廢墟清理工作。
根據完全統計,他們文明的剩余成員約有920萬左右。只要有足夠的基數,他們的文明也必定可以延續下來。
而流浪者文明剩余的1722名成員的下場可想而知。
后續的35年,阮林仍舊分出了一小部分計算力,幫助他們建造起了無數的住所。在這期間,遠光文明的科學家與阮林也開展了幾次交流,他們把集整個文明于大成的“星球環境改造技術”毫無遺漏地傳授給了阮林。
這是阮林從未設想過的技術,這個裝置類似于“立場發生裝置”,只要把該裝置立于地表的某處,就會在該區域內產生設定參數值的溫度、以及放大恒星的光照程度。
范圍約為半徑50km。
這其實就算一個電熱毯、光照放大鏡。
最重要的是,它的“觸手”伸下地表后,如同百年古樹的根須,在不知不覺間就可以完成地表環境的改造,地表原有的巖石塊、各種不宜居住的阻礙,都會由它完成改造。
在經過阮林的調試后,它甚至可以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氧氣。
遠光文明進行格利澤581d的改造僅僅用了80地球年,這是他們的專精科技。
wit提示道:“阮博士,您設定的時間已到。”
今天便是距離設想中“屏障”破裂后的43年,阮林已經端坐在主控室內。
“wit,打開中央屏幕。”
阮林也在今天放棄了一切工作,他只想證明這個假說的成立。
他內心已是急不可耐,雙眼一直盯著屏幕中的倒影。
這次的等待已經持續了15個小時,他依舊是一言不發,雙眼從未從屏幕上離開過。
wit突然提示道:“阮博士,泰坦號接收到了一條消息。已進行其他可能性排除,發射源頭:太陽系。推測信息發射時間:43.1年前。”
這條消息的到來無疑是證明了屏障假說!阮林急忙催促道:“快開始轉譯!電信號還原成聲音信號和光信號,我需要馬上在中央屏幕上看到具體的影像!”
等待著,盼望著。阮林已坐?不安,他希望這部老電影能馬上開始播放。
兩分鐘后,中央屏幕有了具體的影像,兩旁的音響也開始了工作。
影片開頭的華納兄弟并沒有出現,畫面從一架航天飛機開始放起,接下來,阮林看到了熟悉的人類樣貌。
“人類。”
他已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受,同時也有了疑問:之前501段的信息,以及現在一整部電影,它們在發送過程中并沒有收到任何損耗、干擾。
它們發送時刻是什么樣子,接收時仍是什么樣子,跨越20.3光年,幾乎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
假如這些信息毫無阻礙,依靠人類自身發送而來,并且格利澤581就有一套接收設備。
由于格利澤581距離地球20.3光年,無線電波的傳播損耗大致為2000dB,因此地球上的無線電波到達格利澤581時,單位面積的最大信號強度已經在-1250dBm以下,也就是說,它們到來時,其中一部分信息已經變成了亂碼,這還是不考慮其他干擾輻射情況下的結果。
畫面中,他們的對話也點醒了阮林。
“墨菲定律呢?”
“墨菲定律并不是說會有壞事發生,而是說只要有可能的事,就一定會發生。”
那某個未知的文明給太陽系加裝上這么一個屏障,是為了阻礙人類嗎?
還是說,為了保護天真的人類?
撫今追昔,地球時代的人類如同井底之蛙,他們并不知道宇宙中還有如此多的文明,只要有一個路過的文明、收到消息的文明。
如果該文明正巧如同小說中“三體人”的遭遇,他們的母星已經不能繼續居住了,正在尋找一個適宜他們居住的行星。
并且太陽系沒有被加裝這個屏障。
那么人類會遭遇何等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