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5年,經過春秋時期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隨著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386年,七雄格局正式形成。最后于公元前221年,秦國滅了最后一國——齊國,一統天下,當時的皇帝自稱‘始皇帝’。”
2058年,西安的兵馬俑景區里,導游黃宇在對著游客們侃侃而談,聲情并茂,似乎親眼目睹了那段精彩紛呈的征戰時代。
“導游同志,我有個問題,戰國有個成語叫‘完璧歸趙’,那個和氏璧是不是就是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一個活潑靚麗的小姑娘舉手大聲問道。
“這個就不可考證了,相傳......應該是被始皇帝帶入皇陵陪葬了吧。”黃宇唏噓道,語氣里似乎帶著一絲感慨。
“哎,好可惜啊,可惜皇陵不能挖,也挖不得,如果能被考古隊發掘出來,那絕對是21世紀中期的最大考古發現之一!”小姑娘嘟囔著,對這個和氏璧耿耿于懷。
“走吧,我們去下一個俑坑。”黃宇拿著領隊小旗,走在最前面,
“和氏璧......它的作用豈止是區區身份和權利的象征?嬴政那小子的野心可不止就這么些,當年要不是老子費盡千辛萬苦把那他們趕回通道,你們二十年前就從這個地方消失了。”黃宇自顧自地說著,回頭看了看正嘰嘰喳喳說著話的游客,滿是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