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有關“時光之殤”病毒的bug
“時光之殤”病毒的出現,打破了人類固有的認知理念。
這種病毒以各種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無色無味,極低的含量更是讓現有的實驗儀器無從提取。
原生態的人類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這種病毒的天然攜帶者。
而這種病毒最為奇特的詭異之處,在于“一人一毒”。
通俗的來講,就是“時光之殤”病毒具有專一性。
患病之人,只有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才會對病毒產生抗性。
“時光之殤”病毒跟宿主的生長激素是一種一對一的綁定關系。
在原生態人生長激素旺盛期,“時光之殤”病毒會被壓制的死死的。
它們不會發作,更不會要了宿主的命。
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原生態人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會下滑到一個閾值。
“時光之殤”病毒一旦突破了閾值,原生態人就必需要更換智能軀殼。
否則必死無疑!
有記錄的原生態人生長激素閾值出現的最大年齡是二十四歲。
二十四歲之后的原生態人類,當今世上無一存活。
“時光之殤”病毒爆發的初始幾年,二十四這個數字成了死神一般的存在。
據一份來路不明的活體實驗資料顯示:在體外復刻對應個體生長激素然后施加其中,生成的生長激素雖與宿主自身產生的毫無區別,卻對“時光之殤”病毒并未起到明顯抑制作用。
然而當實驗人員出于意外錯誤地將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的模擬腦電波施加到患有“時光之殤”病毒的個體上時,卻表現出了一定的抑制現象。
這表明,“時光之殤”病毒的克星也許并不是宿主的生長激素本身,而是命令生長激素分泌的特定頻段腦電波。
眾所周知,腦電波頻段雖大致相同,但因產生者不同而隨時隨地存在細微的差距,而這些差距,絕不是體外復刻器能夠模擬的。
但是很遺憾,有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在“時光之殤”病毒肆虐的時代并沒有被重視起來,所以當時的人類也就錯失了攻克這一滅世難關的絕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