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第九十三章 兄弟鬩墻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孤鴻影哦 10872 2023-05-10 19:04:49

  553年的春天,注定讓蕭繹永生難忘。

  這個春天,內有王琳的馬仔陸納占據湘州造反,外有蕭紀帶著東征大軍來勢洶洶,而自己的主要依靠王僧辯還在前來救援的路上,可謂遠水解不了近渴。于是,蕭繹又想到了宇文泰。

  1.尉遲迥出兵

  蕭繹為了表示自己誠意,再給宇文泰寫了一封加急信:“蕭紀雖然是我弟弟,但大逆不道,還請閣下替天行道,只要打敗了蕭紀,那么蜀中就是你的了。”

  宇文泰看后,一拍桌子站起來,眉開眼笑:“取蜀制梁,在茲一舉。”宇文泰放眼望去,各位將領卻面露難色。

  其實,蕭繹之前請求出兵的信,西魏方面早就收到了。按理說,趁火打劫這么好的機會,朝堂上也應該一致同意才對。可前段時間宇文泰才派達奚武、王雄出兵拿下了漢中,實力是越來越雄厚了,這就讓六大柱國將軍們有點忌憚了。

  前文就曾說過,宇文泰和六柱國之間其實是聯盟關系,并不是領導和下屬的關系。

  且不說獨孤信、李虎(已病死)一系曾經和宇文泰對著干,就算是趙貴、李弼、侯莫陳崇、于瑾四人服從宇文泰的領導,不代表他們手底下的人對宇文泰俯首帖耳,這些軍事貴族手下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等著吃飯呢!沒有軍功,這些府兵怎么吃飯?

  問題不是能否能拿下益州,問題是誰去拿益州,拿下之后怎么分配土地和權力。侯莫陳崇、獨孤信、李昞等人紛紛勸阻,說什么“大軍剛剛才出征漢中,需要休養生息”“蜀中天險,兵強馬壯,孤軍深入恐怕有去無回”等等,這確實是事實,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想維持彼此的既得利益,以保持權力平衡。

  李昞是李虎的兒子,前不久剛迎娶獨孤信的四女兒,李昞有一個兒子叫李淵,對,就是大唐開國皇帝李淵。

  “毓兒,你怎么看?”宇文泰詢問長子宇文毓。“父相,戰事一起,關中的百姓負擔又加重了,此事關系重大,還請父相定奪。”時年20歲的庶長子宇文毓,前兩年剛和獨孤信從隴右地區任職回來,在地方上政績突出,深受百姓好評,名望很高。

  宇文毓一向寬厚仁愛,人也帥,所以深受岳父獨孤信的喜愛。一方面是岳父獨孤信,另一方面是老父親宇文泰,宇文毓也不好選邊站隊,只袒露自己的愛民之心。“嗯嗯,毓兒你說的有理,我會考慮的。”宇文泰也沒太為難這個兒子。

  “呵呵,千載難逢的機會,諸位卻畏首畏尾,怕是老了膽子小了吧?”尉遲迥一聲冷笑,打破了爭吵。聽外甥這么一說,宇文泰眼睛亮了起來:“蒲居羅,你有何看法?”說是外甥,其實算是同輩人,尉遲迥也就比宇文泰小6歲,時年40歲。

  “蜀地和中原地區隔絕一百多年了,正因為恃其天險,故而不會料到我們會去攻打。如果用鐵甲騎兵晝夜兼行,一定能快速拿下成都。”尉遲迥握緊了拳頭,一臉的自信。“對呀,丞相,我贊同尉遲將軍的看法。”外甥賀蘭祥、尉遲綱、干兒子蔡佑也表示支持。

  “丞相,微臣曾屈身事梁,對梁國地形人口有所了解,若要出兵,我愿為前鋒。”楊法琛進言道。楊法琛被楊乾運擊敗以來,寸功未力,在西魏沒有立足之地,他是真心實意想出兵的。

  看到有人支持自己,宇文泰心里有底了,他也不公然和獨孤信等人撕破臉,他把這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傀儡皇帝元欽。相比于父親元寶炬的剛毅果敢,元欽言行要收斂很多,加上從小就被寄養在宇文泰家中教養,元欽在宇文泰面前就像一只溫順的小綿羊。

  但元欽跟他爹一樣,都知道這大魏江山就是被宇文泰篡奪的,宇文泰名為魏相實為魏賊,他無時無刻不想著手刃亂賊,興復魏室。“丞相勞苦功高,再造魏室江山,一切聽憑丞相做主。”元欽說話和聲細語,對宇文泰很是恭敬,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報仇的時候。

  “陛下圣明。”宇文泰拱手行禮。既然皇帝都發話了,那還等什么?宇文泰下令,讓大將軍尉遲迥都督元珍、乙弗亞、俟呂陵始、叱奴興、綦連雄、宇文升等六軍,帶領帶甲士兵一萬二千人,戰馬一萬匹,出散關(寶雞市南)伐蜀;讓楊法琛率本部人馬在路上策應。

  元珍、乙弗亞等這些全是無名小卒,是尉遲迥近幾年才培植起來的親信將領,可見,宇文泰這是在大膽啟用新人,暗中和獨孤信、侯莫陳崇等人較勁。

  三月十八日,大軍出發這天,宇文泰帶著尉遲綱等人給尉遲迥送行。“迥啊,你可要給舅父爭口氣哦。”宇文泰拍著尉遲迥的肩膀。“哥,是時候給咱們尉遲家掙臉了。”尉遲綱笑道。突然,一只兔子飛奔出來,驚了尉遲迥的馬。

  “快,射中這只兔子。”宇文泰大聲說。

  尉遲綱是遠近聞名的神射手,弓馬嫻熟不在話下,一直都擔任宇文泰的賬內都督,也就是貼身侍衛。尉遲綱彎弓搭箭瞄準兔子,說道:“如果能射中兔子,我們必定能大敗蜀軍。”“嗖”的一聲,兔子應聲倒地。“哈哈,綱子,這是吉兆呀,等蜀地平定后,我要重重賞你。”宇文泰笑道。

  “兄弟好箭法,哥哥一定不負眾望。”說罷,尉遲迥就帶兵出征了。

  2.楊乾運投降

  四月,巴郡(重慶巴南區)。蕭紀現在開始慌了,身處前線的楊乾運第一時間把尉遲迥的動態報告給了蕭紀。怎么辦?大軍還沒殺到荊州地界,自己老巢就有危險,江州刺史王開業、將軍侯睿、寧州刺史陳智祖等人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詢問對策。

  “大家別慌。蜀中有天險庇佑,咱們完全可以兩路出擊,東征和自守兩不誤。”劉孝勝說道。這樣做確實有點冒險,很容易顧此失彼,軍心搖動,但蕭紀卻爽快地答應了。蕭紀下令,讓譙淹、欣景、趙拔扈等將領帶軍回頭去救援益州,其他人繼續東征。

  計劃趕不上變化,西魏軍占盡了先機。尉遲迥帶兵晝夜兼行,一路狂奔向劍閣。當時益州的北部邊防軍,全部都在楊乾運的手中:楊乾運坐鎮潼州(綿陽市附近),侄子楊略鎮守劍閣(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鎮),女婿樂廣鎮守安州(劍閣縣普安鎮)。“老楊,這地兒你熟,你看,我們怎么該怎么打?”尉遲迥問計楊法琛。

  楊法琛答道:“末將曾據守劍門關天險,還是被楊法琛打敗,可見其兵法韜略非常人可比。依我之見,咱們可以先禮后兵,如果能說服楊乾運歸降,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才是上策。”

  “喔?老楊,勸降楊法琛?你可有把握?”

  “大將軍放心,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況且我和他都是氐族首領,我最了解他。”楊法琛笑著說。

  “好,楊將軍,你且大膽前往游說;我派俟呂陵始攻打劍閣,給你助威。”尉遲迥做出了最終決策。

  來到潼州后,楊法琛只身求見楊乾運。看對方只來了一個人,楊乾運已經猜到楊法琛此行的目的了。“楊將軍,久違了。”楊法琛拱手行禮。“呵呵,你不好好在長安享福,這次跟隨尉遲迥出征,是來當說客的么?”楊乾運開門見山。

  楊法琛笑道:“哈哈,楊將軍果然是爽快之人,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想必,楊將軍對當下的局勢已了如指掌了。蕭紀蕭繹兄弟鬩墻,而魏國大軍南下,依您多年的作戰經驗,這種情況下,益州還能守得住么?”

  楊乾運背著手,閉著眼睛,神色凝重,沒有說話。

  楊法琛接著說:“且不說國家大事,咱們都來自氐族,這些年你我二人打來打去,也算是老熟人了。我知道將軍你忠心耿耿,可最后得到了什么?我當初被族人推舉為黎州刺史,蕭紀不許;您當初想任職梁州,蕭紀卻讓你鎮守潼州······”

  楊法琛的話合情合理,刺痛了楊乾運的內心,他開始猶豫起來。正在這時,侄兒楊略的密信送到了。楊略在信中寫道:“西魏軍已包圍劍閣,侄兒的兩千守軍恐怕抵擋不住。當今天下,侯景方平,蕭氏兄弟同室操戈,自取滅亡,朽木不可雕也。識時務者為俊杰,不如遣使關中,暗通款曲,如此功業和名利可以兩全其美。”

  讀完來信,楊乾運如釋重負,轉頭對楊法琛說:“我有意歸順宇文丞相,楊略和樂廣都是我的親屬,沒問題,只怕其他將領不情愿。”“呵呵,楊將軍放心,只要您歸降了,其他人不過是等閑之輩,戰爭嘛,總是會流血的。”楊法琛說到。

  “好,我這就給宇文丞相寫降書,表明心意。”

  楊乾運說干就干,把降書寫好,并派李若出使關中,給宇文泰送去;同時,楊乾運給楊略回信:“我愿歸附關中,如果有使節前來,一定好好生招待。”宇文泰得到楊乾運的降書后,大喜過望,即刻秘密地把鐵券踢給楊乾運,并授予他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梁州刺史的職位。

  既然大家都打好招呼了,剩下的就是走過場了。劍閣城下,俟呂陵始大造聲勢,表示要全力攻城了;楊略秒懂,直接棄守劍閣,跑到安州去投靠樂廣。到安州后,楊略給樂廣轉述了楊乾運的戰略意圖,二人一致同意投降。

  俟呂陵始追擊至安州,楊略從圍墻上翻出來,拜見俟呂陵始:“將軍,我和樂廣二人愿意投降,就怕任電等將軍不同意,所以,剩下的就看你的了。”俟呂陵始下令發動攻擊,老大都跑了,任電無論怎么鼓舞士氣,大家也是萎靡不振。最后,安州被攻占,任電被殺。

  軍中的鷹派都被收拾了,那么投降之事就沒有障礙了。五月十三日,尉遲迥進軍到涪水,楊乾運獻出潼州投降。尉遲迥分出一部分兵力鎮守潼州,繼續帶著大部隊朝著成都出發。

  面對楊乾運突如其來的投降,成都的蕭撝完全出乎意料,蕭撝的兵力不足一萬人,守城尚且不足,更別說派人去北疆抗敵了,蕭撝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譙淹、欣景、趙拔扈的救兵上。

  很快,這唯一的希望也破滅了。在楊乾運、元珍等將領的進攻下,欣景、趙拔扈二部被打垮,尉遲迥帶兵包圍了成都。

  這時候,蕭紀已到達巴東郡(重慶奉節),收到了蕭繹寄來的侯景頭顱以及革命軍的俘虜,他才知道侯景已經平定,而且蕭繹并沒死,這一切全是蕭圓照和劉孝勝的謊言。

  又聽說成都被困,蕭紀是又氣又惱:“你這個逆子,看看你做的好事,這下怎么辦?”蕭圓照理直氣壯:“侯景雖然平定了,但江陵沒有臣服呀,父皇,兒臣不該欺騙您,但咱們大梁需要統一呀。”蕭紀想了想,也對,這一趟出兵不可能空手而歸,況且自己真的不知道侯景平定了么?我蕭紀文武雙全,并非浪得虛名,打敗蕭繹,兼并荊州,一統大梁天下,才是我應該做的。

  “可是,成都怎么辦?”蕭紀問道。

  “成都遠在千里之外,救援已是不可能。不如一鼓作氣拿下江陵,等整頓好了荊州的資源,再殺回成都。”劉孝勝建議道。“陛下不可,我軍都是益州本地人,成都被圍,將士們日夜思歸,如果成都淪陷,恐怕軍心浮動呀!”王開業勸諫。其他將領也都跟著附和。

  蕭圓照、劉孝勝二人極力反對。蕭圓照說:“現在回去也是于事無補,正好中了尉遲迥的以逸待勞之計;探馬來報,七叔正被陸納搞得雞飛狗跳,江陵空虛,只要全軍出擊,我們必能勝利!”蕭紀下定了決心,拔劍砍斷案幾:“全軍東下,再有勸阻的,就像這案幾一樣。”

  3.收降陸納

  再來說陸納的造反事業。三月,陸納派吳藏、潘烏黑、李賢明等江陵占據了車輪(長沙市長沙縣境內),形勢大好。三月底,王僧辯到了巴陵,蕭循把都督之位讓給王僧辯,王僧辯不接受,二人都謙虛起來。蕭繹聽說后,就任命王僧辯、蕭循為東西都督,一同討伐陸納。

  因為王僧辯在軍中威望高,蕭循也識趣,大小事務都任由王僧辯做主。四月初四,王僧辯把軍隊駐扎在車輪城下。陸納的部隊百戰百勝,個個勇猛無敵,王僧辯也不冒進,只是修筑堡壘,準備打持久戰。陸納也自視甚高,只想著如何進攻王僧辯,并不做防守。

  就這樣,在偽裝了一個月后,五月初三,王僧辯命令水陸兩軍發動猛攻,王僧辯親自舉旗擂鼓,蕭循則迎著飛箭亂石帶隊沖鋒,很快攻下了陸納的兩座城壘。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王僧辯還是那個王僧辯,陸納知道不是對手,趁自己的家底沒敗光,趕緊帶人逃到長沙城固守。

  初四,王僧辯率軍包圍了長沙,繼續搞他的堡壘圍攻戰術。“將軍,繼續龜縮下去,我們恐怕要餓死在城中了。”吳藏抱怨道。“是呀,將軍,這樣不是長久之計,夜長夢多,對我們不利。”李賢明說。

  “好,只能險中求勝了。你們二位挑選一千精銳士兵,等王僧辯視察堡壘工程的時候,來一次斬首行動。”陸納用手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第二天,荊州軍正在修筑堡壘,王僧辯如往常一樣,坐在胡床上巡視工地。

  突然,長沙城門大開,吳藏吳、李賢明帶領弟兄們喊打喊殺沖出來,拿著盾牌和長矛直奔王僧辯而來。王僧辯身邊,只有包括杜崱、杜龕兄弟在內的一百多警衛人員,大家拼死抵抗。

  “呵呵,來得好呀,陸納你終究還是坐不住了。”仿佛一切都在王僧辯的預料之中,他依舊坐在胡床上,紋絲不動。等吳、李二人軍隊進入既定的埋伏圈后,裴之橫突然帶人殺出來:“休傷我家大都督!”面對荊州軍的這一操作,吳、李二人措手不及。

  一番戰斗下來,李賢明戰死,吳藏率殘兵逃進長沙城。

  五月十五日,蕭紀的大軍到達西陵峽(宜昌市西陵區),戰艦遮天蔽日,聲勢浩大。荊州方面,負責鎮守此處的是大仙陸法和。陸法和沿著峽口修筑了兩座城堡,運來很多大石頭填江,拉上鐵索把江面航道切斷;同時,陸法和派人向蕭繹求援,并指名道姓要任約幫忙。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荊州軍有名的將領都在應付陸納,要想找個合適的將領去增援陸法和,確實不好找,蕭繹只能去獄中找任約。蕭繹一副大度的樣子:“你罪不容誅,朕不殺你,就是為了今天。”任約一聽,喜出望外,沒想到自己還有重見天日的時候,連忙拜謝。

  蕭繹手底下沒幾個兵,只能把宮廷警衛部隊都撤了,全部交給任約。為了籠絡任約,蕭繹還把五哥蕭續(已死)的女兒許配給他,讓宣猛將軍劉棻和他一起前往西陵。

  陸法和見到任約后,開口笑道:“呵呵,任將軍,別來無恙呀,還記得我曾經說的話么?”之前,任約奉命偷襲荊州,卻被陸法和打敗俘虜,任約求死,陸法和卻說他命不該絕。任約恍然大悟:“多謝先生的救命之恩,萬事聽從先生吩咐,我一定效犬馬之勞。”

  寒暄過后,二人迅速投入到城防工作中。

  五月十九日,巴州刺史余孝頃帶領一萬多人前往長沙,與王僧辯匯合。不久,聽說豫章太守蕭永也率兵前來,王僧辯很滿意,認為勝券在握。不出意外的話,要出意外了,意外就在蕭永身上。

  蕭永是典型的軍事門外漢,做事猶豫不決缺乏決斷力,關鍵是不相信武將,只能把軍中一切事務托付給親信武蠻奴處理。這就讓武將文重很不爽,奶奶的,我們兄弟拼死拼活,你卻把權力交給親信,這不是鄙視我們么?

  蕭永一行到達洞庭湖后,文重果斷出擊,殺了武蠻奴,帶領部隊投靠了另一個宗室蕭番。光桿司令蕭永只得連夜逃向江陵,而文重也沒有好下場,蕭番把文重宰了兼并了他的部隊。

  事情這么一鬧,本來奄奄一息的陸納,瞬間又滿血復活,在城中大勢宣傳,說政府軍內部出現了分裂,又說蕭紀連戰連捷,江陵快陷落了,兄弟們要撐下去。這一招很好使,王僧辯再怎么進攻,長沙城就是不投降,反而愈戰愈勇。

  這時,蕭繹再次給蕭紀寫信:“八弟,你趕緊回成都吧,不然老窩都被宇文泰端了,你回去當你的皇帝,咱們兩不相干不好么?”“喲,老七這是認慫了呀,想讓我回去?門兒都沒有!全軍全速出擊。”蕭紀本來還心有余悸,讀了蕭繹的信,他更加堅信了蕭圓照和劉孝勝的判斷,江陵確實不行了,馬上就要倒臺。

  “大家往這里看,”蕭紀指著自己身邊堆放的金子銀子,對士兵們說,“朕有功必賞,你們誰先攻下峽口,這些金銀就歸誰。”將軍侯睿帶頭叫好,士兵們也是興奮異常,個個摩拳擦掌。“父皇,你真的要把這些金銀賞給大家么?”蕭圓照低聲地問,眼中有一些不舍。

  “傻孩子,這些金子我都舍不得花,怎么會給他們這幫粗人?我這叫畫餅,知道么?”蕭紀悄悄說,差點沒笑出聲。

  從成都出發的時候,蕭紀就下令準備這些金銀財寶。用一斤黃金做成一個餅,一百個黃金餅裝為一箱,積下的黃金共有一百箱,銀子五百箱,其他錦緞、繒一類的東西也很多。這些金餅平時都掛起來,讓士兵看到,其實并不真的獎賞。

  六月初一這天,老天沒下雨,但水卻漲了六尺高,更神奇的是,很多士兵都看到有一條黑龍背負著戰船前行。劉孝勝興奮地對蕭紀說:“這是老天爺幫助我們呀,陛下,趕快進軍吧!”

  蕭紀輕舟直下,迅速繞開了江下的石頭,又鑄成戰艦堡壘,很輕松沖破了陸法和布置的鐵鎖陣,拿下了峽口,陸法和后退筑城防守。侯睿向蕭紀請賞,蕭紀回答說:“侯將軍不著急,朕都給你們記著功勞的,等消滅陸法和,朕一塊兒把金銀分給大家,你去忙吧。”侯睿心想,皇帝應該不至于說謊,也就退下了。

  益州軍咄咄逼人,陸法和問計任約。任約答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先生,關鍵還是在人。我大膽推薦我的前同事兼獄友謝答仁,他帶兵仁厚干練。”“好。”陸法和向蕭繹求援。

  一邊是蕭紀的咄咄逼人,另一邊是陸納負隅頑抗,蕭繹真是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周弘正上書:“陛下,眼下武陵王(蕭紀)才是心腹之患,陸納不過是強弩之末罷了。”“哦?那依你看,朕該怎么做?”蕭繹問道。

  “陸納反叛,為的就是給王子珩打抱不平。咱們不如順著陸納的意思,把王子珩放出來,讓他去勸降陸納,一定事半功倍。”

  “對呀,朕怎么沒想到!”蕭繹喜出望外。說干就干,蕭繹下令,釋放謝答仁,讓他做步兵校尉,增援陸法和;親自到牢里,打開王琳身上的枷鎖,讓他去勸降陸納。皇帝兼大舅哥都屈尊到這地步了,那還有什么好說的,王琳欣然領命。

  初四,王琳來到長沙前線。王僧辯拉著王琳的手,笑著說:“子珩呀,你來了,我就放心了。”“嗯嗯,君才兄,速速帶我到城下,陸納只要看到我,一定繳械歸降。”說罷,王琳跟著王僧辯來到城下。

  “陸將軍,你看看誰來了?”王僧辯對著城頭喊話。

  “誰來了我也不投降,除非是我家王將軍·······”話音未落,陸納順著王僧辯手指的方向,看到了王琳。“噗通”一聲,陸納等人跪倒在地,開始哭起來:“王將軍,知道您還活著太好了。”

  “是我,陸將軍,開門投降吧。”王琳喊道。

  吳藏低聲說道:“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說不定王琳將軍是被王僧辯挾制了。”陸納點頭稱是,向王僧辯喊話:“如果朝廷真的赦免了王將軍,那就請你把他放入城中來,我一定投降。”

  王僧辯一聽,臉色大變,這陸納是要干什么?把王琳放進城,萬一王琳振臂一呼,繼續占據長沙造反怎么辦?王僧辯拒絕了陸納的請求,并表示要把王琳送回江陵。“君才兄,你還是信不過我么?如今,武陵王大軍東下,我是真心投降朝廷,想報效國家。”王琳爭辯道。

  “子珩兄,不是我信不過你,實在是形勢所逼,一切交給陛下定奪吧。”王僧辯還是把王琳送走了。

  很快,蕭繹的旨意來了:讓王琳進城勸降陸納,事成后,讓長沙及其周圍的部隊全部西上,對抗蕭紀。沒辦法,陸法和再怎么神功附體,他也抵擋不住蕭紀的大軍,沒有兵力,你怎么打仗?在陸法和多次求情支援下,蕭繹最終選擇了相信王琳。

  當然,王琳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經得住考驗的,進城后帶領陸納等人歸附了朝廷。陸納造反的事情總要給個交代,那個被推為王的李洪雅,最終成了替罪羊,李洪雅被殺,陸納官復原職,王琳本人官復原職,帶兵前往峽口支援。

  4.蕭紀敗亡

  侯睿正帶領七千人修筑堡壘鞏固峽口,一步步蠶食陸法和的防御工事,蕭紀則美滋滋地欣賞這偉大的工程,他對劉孝勝說:“這注定是載入史冊的一戰,我希望和你共同見證。”劉孝勝也拍馬屁:“打敗陸法和后,荊州無人可用,江陵唾手可得,一統江山!”

  二人哈哈大笑起來。聽到皇帝的笑聲,各路包工隊抬頭張望,蕭紀又指著身后的金餅說:“將士們加油,陸法和敗亡后,這些金子就是你們的了。”大家望了望侯睿,侯睿攤攤手,安慰道:“好好干吧,這是在激勵我們。”

  沒過幾天,蕭圓照帶來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情報:“父皇!荊州方向傳來最新消息,陸納被平定,王僧辯、王琳等全部將領,率軍增援峽口!”

  “什么?全都來了?”蕭紀倒吸一口涼氣,從胡床上蹦了起來。他太清楚了,益州軍遠道而來,這是勞師襲遠;王僧辯等人是久經考驗的老將,自己手下沒怎么打過仗。如果是以多欺少,拿下陸法和是遲早的,但荊州軍一把梭哈,自己幾乎沒有勝算的。

  有了大量的援軍,陸法和心里也有底了,不再龜縮防守。一方面,讓任約、謝答仁大張旗鼓準備反攻;另一方面,自己給士兵們加油打氣,做思想動員工作。益州軍內部,開始恐慌起來。

  這下換蕭繹嘚瑟了,他又寫了一封信《與武陵王紀書》:

  “甚苦大智!季月煩暑,流金爍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以茲玉體,辛苦行陣。乃眷西顧,我勞如何?自獯丑憑陵,羯胡叛換,吾年為一日之長,屬有平亂之功,膺此樂推,事歸當璧。儻遣使乎,良所遲也。如曰不然,于此投筆。友于兄弟,分形共氣。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上林靜拱,聞四鳥之哀鳴;宣室披圖,嗟萬始之長逝。心乎愛矣,書不盡言。”

  大意如下:“八弟呀,打仗太苦了!正值盛夏,流金鑠石,蚊蟲肆掠,狐蟲出沒。以咱們尊貴的身體,親冒矢石,這又是何苦呢?我是你哥,又有平定侯景的功勞,大家心悅誠服推舉我做皇帝,這是天意。

  “現在,如果你看清形勢派使者來朝拜我,那最好;否則,咱們只有刀兵相見。兄弟之間,血脈相連,漢代有趙孝替弟弟去死,流傳千古;而你卻對我咄咄相逼,孔融讓梨的歡愉已一去不返,我們也就別再相見了吧。不要怪哥哥,我對你的愛是溢于言表的。”

  時移世易,蕭紀傻眼了。后有蕭撝不斷告急,前有源源不斷的荊州軍,自己軍中又糧食緊缺、士氣低落,益州軍轉攻為守。思來想去,蕭紀想到了請和。蕭紀給蕭繹回了一封信,讓樂奉業出使江陵,回信如下:

  “七哥,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兄弟情義不能丟,先皇的嫡親血脈中,就剩下你我兄弟二人了,咱們還是和好如初吧,我就回我的益州,你呢還是在荊州稱帝,咱們永結同心,互不侵犯,可好?”

  蕭繹當眾讀完了這封回信,大笑道:“這老七可真善變呀,前一秒還要和朕一決雌雄,現在卻要求和。”“父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年夫差放過了勾踐,最終導致國破家亡,我們切不可一時心軟呀。”太子蕭方矩勸諫。

  能被蕭繹選為太子的人,那性情自然是和自己十分相似的,蕭方矩不像死去的大哥蕭方等那么英勇,也不如死去的二哥蕭方諸那樣天真,他就跟蕭繹一樣:有才好學,殘暴狠毒。

  太子都發話了,文武群臣也是借機對蕭紀喊打喊殺,以迎合蕭繹。

  樂奉業認清了形勢,蕭紀是必敗無疑的,他當場決定改換門庭,投靠蕭繹,報告說:“蜀軍缺乏糧食,士兵死亡很多,全軍滅亡指日可待,還請陛下為國除害。”

  “好好好,既然大家意見一致,八弟呀,你就別怪朕了。”蕭繹洋洋得意,拒絕了蕭紀的求和。

  這時候,益州軍中散發著不滿的情緒:“不干了不干了,皇帝每次都是給我們畫大餅,哥幾個拼死拼活,為的是什么?”“對呀對呀,給皇帝打江山,我們卻白白送命,這上哪兒說理去?”“金子不要也罷,現在是飯也吃不飽了”······

  面對軍心浮動,陳智祖著急萬分,他苦勸:“陛下,把這些財物分發下去吧,將士們現在離心離德,正需要金銀來凝聚人心呀。”“可惡,個個磨洋工,貪生怕死的東西,卻要朕的金子?你還有沒有點大局意識?”蕭紀一番大道理下來,陳智祖哭笑不得。

  陳智祖把蕭紀的話轉達給了侯睿,侯睿罵道:“天天讓我們加班,不發加班工資也就算了,現在連基本工資也沒了,甚至飯都吃不飽,奶奶的,我也就忍了,可我手底下這幫如狼似虎的兄弟,他們忠君不忠君,我管不了了。”

  幾天后,陳智祖郁郁而終。侯睿、王開業等,則任由士兵去皇帝那里抱怨、發牢騷,甚至是起哄。士兵們凡是要求見的,蕭紀都推脫自己病了,不接見,時間一長,不滿的情緒在全軍蔓延開來。全軍將領中,只有公孫晃一心一意忠于蕭紀,他不管領導怎么“畫大餅”,只是默默帶著屬下堅守崗位,任勞任怨防守峽口。

  可惜,公孫晃一人之力并不能挽回頹勢。七月十一日,巴東郡的豪強符升,帶領當地人殺了公孫晃,帶領所屬部隊投降了王琳。王琳、謝答仁、任約趁勢攻擊,侯睿大敗,修筑的堡壘都被拿下,本人也被俘虜;峽口一敗,成了益州軍潰散的導火索,早就不滿的王開業也投降了。

  長江沿岸益州軍十幾座城池都淪陷了,蕭紀開始帶著一萬余士兵逃命。這時,樊猛的三千追兵已近在咫尺,益州軍四處潰散,跳水淹死的就有八千多人。樊猛是樊毅的弟弟,二人都參加過救援并攻陷臺城的戰斗,算是荊州軍中很生猛的將領。

  “你要干什么,我可是蕭繹的親弟弟!”蕭紀大喝道。樊猛也被震懾住了,只是下令圍而不攻,打算派人去請示蕭繹。沒想到,蕭繹的密令送來了:如果蕭紀生還,那就是不成功。

  OK,懂了!既然老大都發話了,我還管你是什么親弟弟?樊猛帶著三十幾個猛男,沖上了蕭紀的龍船,蕭紀身邊還剩下幾百個人。當然,這幾百個人,都是怕死不敢跳水的,并不是對蕭紀多么忠心。

  樊猛瞪大眼睛,大聲高呼:“弟兄們,給我沖,殺掉蕭紀,陛下重重有賞!”在樊猛帶頭下,大家全部沖上來,蕭紀的士兵們嚇得互相擠在一起不敢動彈。

  蕭紀繞著床跑累了,扔了一袋金子給樊猛:“這金子你拿走,帶我去和老七見一面。”“哈哈,天子怎么能是你隨便見的,殺了你,這金子還不是我的?”樊猛拒絕后,沖上來就是一刀,小兒子蕭圓滿給父親擋刀被砍死。“啊!滿兒!”蕭紀只顧抱著兒子的尸體哭泣,任由樊猛砍殺,最后慘死在兒子身邊。

  5.益州陷落

  前方喜訊接二連三傳來,蕭繹想起了監獄里的侄兒蕭圓正。之前,蕭圓照不是趁侯景革命,率三萬人想要偷襲江陵么?蕭繹派兵將蕭圓照阻擋在白帝城之際,又派人誘捕了蕭圓正作為人質,蕭圓照才乖乖退兵的。

  蕭繹派蕭方矩人去對蕭圓正說:“益州軍敗了,你父親不知死活。”“啊!父親!”蕭圓正開始大哭起來,而且不停埋怨蕭圓照,“就是大哥誤導了父親,才導致父親有今日之敗。”

  “咳咳,兄弟,現在沒有人能來救你,你還是自我了斷吧,免得自取其辱。”蕭方矩冷峻地說。蕭圓正淚如雨下,他不相信這是真的,所以他也不自殺,他還抱著希望,希望父兄能力挽狂瀾來救自己。

  此后每天,蕭方矩都來監獄,核查蕭圓正自殺沒有。幾天后,陸法和把蕭圓照、劉孝勝押送到江陵,蕭繹得知了蕭紀的死訊,笑得眼罩都掉了下來。劉孝勝是蜀中名流,勢力大,蕭繹赦免了他。蕭圓照則被投入監獄,和弟弟蕭圓正關在一起。

  蕭圓正心如死灰,他抱怨道:“哥哥你為何鼓動父親東征?他們兄弟反目成仇,最終父親被害,我們倆也成為階下囚,這樣你滿意了么?”蕭圓照嘆了一口氣,回道:“人算不如天算,計策有誤,要不然成為階下囚的就是七叔了。”

  蕭方矩把他們的話報告給了蕭繹,蕭繹大怒,下令斷絕糧食供應,讓二人自生自滅。蕭繹確實是夠狠毒,蕭圓照、蕭圓正沒吃一口東西,他們餓得不行的時候,啃食自己的手臂,整整十三天,手臂都血肉模糊了,爛了,最終二人也斷氣。

  周弘正、劉孝勝等人聽說了,都嘆息不已,敢怒不敢言。

  如此,蕭繹還不解氣。蕭繹下令取消蕭紀的皇族身份,給他賜姓為饕餮氏。饕餮是中國神話中四大兇獸之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生性貪婪兇惡,十分貪吃,吃得太多把自己撐死了。

  至于,王僧辯、王琳、陸法和、余孝頃等將領,蕭繹給他們加官進爵后,又讓他們各歸其位,鎮守地方去了。

  蕭紀都死了,蕭撝還為誰堅守成都呢?在多次出戰失敗后,蕭撝向尉遲迥請求投降。除了楊乾運以外,尉遲迥的很多部下都拒絕蕭撝的投降。乙弗亞抱怨著:“大將軍,咱們包圍成都五十多天了,傷亡慘重,現在蕭撝卻想投降,那怎么給死去的兄弟交代?”“對,我們要報仇,要屠城!”俟呂陵始等將領叫囂。

  尉遲迥擺擺手,給大家分析:“接受蕭撝投降,我們的士兵不必再傷亡,益州的百姓也高興;繼續強攻,將士再流血犧牲,益州的百姓也看不到和平的希望。”看到尉遲迥一副不可爭辯的樣子,諸位將領也不再說什么。

  八月初八,蕭撝和蕭圓肅帶著文武官員,步行到尉遲迥軍營中,正式投降,雙方簽訂了盟約。益州的文武官員也都各復其職,尉遲迥沒收了奴婢和倉庫糧食給將士們,西魏軍軍紀良好,沒有人私下劫掠。

  尉遲迥班師回朝,蕭撝、蕭圓肅被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尉遲迥升任益州刺史,都督益州、潼州等十二州軍事,尉遲綱也得到了獎賞,宇文泰在朝中的威望進一步提高。

  蕭紀、蕭繹兄弟鬩墻,益州并入西魏版圖,宇文泰實力暴增,一舉成為西魏、北齊、南梁中實力最強的男人。那高洋最近在忙什么,怎么沒有像宇文泰一樣,南下趁火打劫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偃师市| 延川县| 施秉县| 漳州市| 斗六市| 集安市| 哈巴河县| 阳信县| 定襄县| 华容县| 罗城| 宁海县| 许昌市| 碌曲县| 嘉义县| 元谋县| 台湾省| 盐池县| 广平县| 朔州市| 峨山| 扬州市| 连云港市| 宁德市| 南汇区| 鄂尔多斯市| 来凤县| 休宁县| 吕梁市| 察哈| 恩平市| 调兵山市| 班玛县| 寿宁县| 永川市| 九寨沟县| 军事| 高唐县| 顺平县|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