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總部大樓。
一架最新型號的直升機,緩緩在樓頂的停機坪降落。
直升機掀起了巨大的風浪。但接機的每一名科研人員,都挺直了腰桿,滿臉激動之色。
云天升信步走下直升機,科學院一眾大佬,立即快步上前。
院長孫泰清滿臉堆笑,伸出手來。
“云院士,歡迎你的到來!”
縱使孫泰清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但當親眼看到云天升時,還是不免有些激動。
云天升也立即伸出手,與孫泰清緊緊握在一起。然后淡淡一笑說道。
“您應該就是,孫泰清孫老吧!”
面對孫泰清這位科學大牛,云天升表現的十分恭敬。
孫泰清愣了片刻,點了點頭。
“沒錯,是我?!?p> “云院士,你也認識我?”
確認了孫泰清的身份,云天升俊朗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微笑。
“孫老您學貫東西,在不少學科都有獨到的見解。”
“我在求學和研究時,廣泛閱讀過您的論文和著作,受到了不少啟發。”
“所以嚴格來說,我也算是孫老您的學生!”
云天升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然而他所說的,并非完全沒有依據。
孫泰清作為老一輩的科學大牛,幾十年來辛勤耕耘,成果無數。著作可以說是等量其身。
他的學問,的確啟發了不少后來人。
這幫科學大牛們原以為,像云天升這種年少得志的天才,不免會有些輕狂和倨傲。
可一接觸下來,眾人就打消了這個顧慮。
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卻又如此的謙卑和恭敬。
這樣大家對云天升的好感,可以說是成倍的增長,怎么看怎么順眼!
寒暄了幾句之后,孫泰清院長,向云天升一一介紹眾人。
他指著那名禿頂中年男人說道。
“這位是周天南,是量子學領域和天體物理學的專家。我們習慣叫他老周。”
接著,他頓了頓,調侃道。
“云院士有所不知,這個老周可是你的忠實粉絲?。倓偩统持轮炔患耙娔懔?!”
老周聞言,有些不好意思。他用手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腦袋。然后走上前去,與云天升握手。
“云院士,我可把你盼來了!”
“我最近手頭正好有個天文望遠鏡的項目,想請你指點一二?!?p> 云天升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周老,哪里的話?!?p> “我才應該向您多多學習啊!”
……
“這位是錢書奇,生物學領域的權威,他也是你的鐵桿粉絲!”
“這位是羅云飛,高能物理領域的大牛。最近受到同事們的影響,也開始研讀你的理論。并且推崇備至!”
……
在場足足有二三十名白發蒼蒼的專家。
他們每一位單拎出來,都是在自己領域熠熠生輝的學術明星。
但此時,所有人都放下了自己的驕傲,一一恭敬地與云天升握手致意!
很快,一行人介紹完畢。
他們邊走邊聊,走進了科學院大樓。
院長孫泰清說道。
“云院士,我們會為你提供最優質的研究環境。各種研究設備,研究資源和研究資金,都按最高標準配備!”
“同時,如果你對研究有什么要求,可以隨時向我提出來。我保證全力滿足!”
孫泰清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無比豪爽。
東方聯邦原先一窮二白,科研待遇并不算好。
但這些年來,聯邦漸漸財大氣粗,開始對科研無比重視。
在尖端科技方面的投入毫不含糊。而科學院更是不缺錢的主兒。
“多謝孫院長照顧?!痹铺焐恍?,說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想將從星際聯邦獲取到的知識和成果,系統性的整理一下?!?p> “當然,這也需要各位大牛們的幫助?!?p> 云天升話音剛落,頓時將所有人震驚在當場。大家又驚又喜。
星際聯邦擁有科技霸權。當初為了拉攏云天升,不惜允許他進入科技心臟——51區。并統領整個“普羅米修斯計劃”。
這都是眾所周知的。
之所以驚,是當云天升回來以后,自然有很多人好奇,他所帶回來的那些尖端科技。
可是如果云天升不主動提,別人也不好意思詢問。
今天云天升把話說在明面上,這是讓所有人都吃驚的一點。
而之所以喜,是云天升這名年輕人實在懂事。
他主動將所掌握的技術與大家分享,卻不居功自傲。反而聲稱“需要各位大牛們的幫助”。
這讓大家對云天升的好感,瞬間提升到無以復加!
看到眾人望向自己的殷切目光,云天升笑了笑。
他從衣服口袋里,取出了一枚閃閃發光的大容量U盤,鄭重的交到了孫泰清的手中。
“孫院長。這是我在星際聯邦得到的科技精華,我整理了一部分。您先過過目。”
孫泰清小心翼翼的用雙手捧過這枚小巧的U盤,如獲至寶。
頓時喜笑顏開,嘴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他滿面紅光,止不住臉上的微笑。
不光是他,所有的大牛都沸騰了!大家爭相發問。
“云院士。這里面有可控核聚變的相關知識嗎?”
云天升微笑著點點頭。
“有!”
“那這里面有關于量子計算機的相關成果嗎?”
“有!”
“我是研究生物學的,請問有沒有納米基因的相關成果?”
“有!”
……
這群科學大牛們,也許不關心名利。
但在誘人的尖端科技面前,一個個就好像渴望吃到巧克力糖果的孩子般,失去了理智。
云天升看著這群求知若渴的老頑童們,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
東方聯邦,有這群科技棟梁,何愁不強大!
今天的科學院,氣氛無比熱烈,而又無比和諧美好!
......
院長孫泰清接待完云天升,時間已經來到了十點半。
他看了看手表,徑直走出科學院的大門。
科學院位于首府的老城區。這片區域有著原汁原味的老胡同,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
孫泰清常年在科學院工作,對附近熟門熟路。只見他熟稔的走街串巷,最終來到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門前。
這家小店門臉極小,門頭上掛著一塊不大的招牌,上書“姚記小吃店”。
走進店內,面積并不大,大約有十幾個平方,擺放了五六張桌子。
里面的擺設樸素陳舊,但很干凈,所有的桌椅板凳都一塵不染。
此時臨近中午,吃早餐的食客已經散去,而吃午餐,又為時過早。
所以,此時店內并沒有其他客人。
“喲,孫教授您來啦!”一名胖胖的禿頂中年男人,熱情朝的孫泰清打招呼。
“您今天吃點什么?豆汁兒還是炒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