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潘烈入主將帥院
大漢將帥院的行衙立在原來的西園八校的軍營中,天子下令招兵的文書已經下詔至各地郡縣中,但因招兵條件苛刻,應者寥寥。
新軍要求入伍者,至少是納氣境的武夫,或者天賦異凜力量可達八百斤者。
武夫實力,在山中狩獵,或者給富戶看家護院,或成為游俠,養活一家人已很容易了。
生活過得下,誰愿意來當兵啊。
當年西園軍招募為何如此快,皆是因為八校尉以鄉黨為基,加上世家為了爭奪軍中權利,派遣大量奴仆、佃戶跟隨主家做戰。
新軍,兵是兵,將是將,世家、豪強、宗族可不愿意讓家族子弟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為朝廷出戰。
朝廷下詔招兵令已有大半月,新軍軍營也不過千人新兵。
潘烈作為三大副院主之一,在此地有一座獨立的營帳,有親兵200名在此地護衛。
潘烈的親兵統領是神農教的情報頭子羅榮。羅榮的天賦是變形,能變化為其他人的樣貌,依靠此天賦,他可以輕易潛入其他陣營中打探消息。
200親兵,都是從虛空軍團、神焰軍團重新歸隊的士兵,他們的實力最低都是罡氣境巔峰,20名親兵隊長,都是先天境實力。
有這么一支強力親軍鎮守此地,那怕潘烈不在,其他人將領也不敢小視。
潘烈歸來,羅榮立即趕來匯報京都發生的大事。
皇甫嵩抵達京都,就被何進接往大將軍府,然后他就拿著大將軍的符節接過了聯軍的指揮權。
何進這么干,顯然有著繼續掌控大漢將帥院的權限的打算。
孝帝劉宏身體衰弱,潘烈閉關不出,如今何進在將帥院主持大局理所當然。
皇甫嵩本來就是何進手下,相對于潘烈,選擇與何進一方勢力也可以理解。
何進想法很好,但地方軍權都掌握在刺史、太守等手中,而現在的刺史、太守能升官,靠的不是軍功,而是靠的名氣。
真正懂軍務的,又有多少。
大漢將帥院想依靠原來的方式想橫行天下,何進在做夢。
或者說,何進只要維護住他現在的權勢就可以了。
潘烈讓羅榮給大將軍何進下一個請帖,約他明日在將帥院議事。
何進接到請帖,立即將幕僚招來,商議如何應對潘烈。
何進手下的幕僚,有王允、陳琳、蒯越、趙岐、華歆等人,這些人也都有真才實學,皆是當世名士。
蔡邕重開儒修一脈,引領天下文人同修儒道,儒道力量大漲。
這些名士常年讀圣人書,骨子也有自己的堅持,很快就領悟了浩然正氣,踏入儒士境。
王允、華歆這一兩年幫助大將軍處理政務,獲得名望,直接踏入了大儒之境。
文人實力暴漲,更加看不起粗鄙軍漢了。
若不是張純、丘力居肆虐幽州,蟲妖肆虐河內,導致北方生靈涂炭,這些文人們還想著如何進一步削減軍費開支。
招募大量軍隊,在儒士們看了,不但是窮兵黷武,而且還勞民傷財。大量青壯被召集在一起,耽誤播種不說,還容易發動兵亂。
文士們掌握浩然正氣后,覺得這股力量才是正統,守護天下正統的核心力量。
領悟出浩然正氣的人,都是品德修養,明智之人,力量只有掌握在這樣的人手中才是最完美的。
漢武帝獨尊儒術后,儒家之外的邪說皆為外教,很多正統的儒士將神農教看成邪教。
這也是為什么盧植聽聞潘烈之名,大聲怒喝。
這是數百年積累的成見,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劉宏任命潘烈為大漢將帥院副院主一職,就遭到朝廷大臣以及眾多儒士反對。
劉宏早就知道這些人會反對,于是問誰愿意出來解決將帥院兵器、丹藥問題,誰就可以擔任此院主。
沒有兵器和丹藥,培養的新軍與原來的兵丁有何區別。
劉宏要的是如龍騎兵、陷陣營一樣強大的兵團,而非普通壯丁組成的雜兵。
眾大臣無奈,因為這個問題,除了神農教誰也沒有辦法解決。
神農教掌握著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兵器系統,還有用之不竭的丹藥。
神農教不支持組建新兵的話,大漢將帥院練強兵就是一個笑話,還不如郡縣下面的世家護衛隊強悍。
大漢將帥院歸屬于皇帝直接管轄,三公九卿無法阻止,只能撒手不管,他們不阻止,也不支持。
王允、華歆等人,都出自世家。三公的態度,其實就是他們的態度。
潘烈邀請何進商議將帥院事宜,屬于正常行使職權。何進若不出,反而顯得怕了神農教。
王允、陳琳等人都建議何進去會一會神農教潘烈,看下潘烈打的是什么注意。
于是,第二日何進在王允、華歆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將帥院。
何進抵達將帥院,見到潘烈沒有出來迎接,心中微微不快。
漢朝講禮,面對上官,好友都會出城十里迎接,面對好友來做客,也要出門迎接,顯示禮儀。
“這潘烈,真把自己當天下第一高手,真是好大的架子。”
潘烈這么干,這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啊。
何進能當大將軍,坐鎮將軍府,當然不是一個屠夫那么簡單。
何進出身豪強,只是不以詩書傳家而已,作為南陽大族何氏的族長,能力是肯定有的。
見潘烈無禮,何進心中冷哼一聲,表面上依然云淡風輕。
何進進入大營后,羅榮才迎了上來,告知潘副院主已在院主大廳等他了。
院主大廳?莫非大王也來了。
大王要來,應該是黃門郎下詔啊,為何由潘烈親兵傳達。
何進微微一頓,他沒有接到孝帝劉宏出宮的消息啊。
何進率領一行人進入院主大廳,入門的時候,王允、華歆等人卻被潘烈親衛攔住在外。
王允、華歆大怒,潘烈親兵有何資格攔住他們。
何進想到天子可能會來,于是讓他們在外等候。
何進一人前往議事主廳,這里是京畿,他不相信潘烈敢亂來。
議事大廳中,主位上空空如也,唯有左側席位,潘烈獨自一人盤坐在那里。
見到何進進來,潘烈從入定中睜開眼睛,擺擺手示意他坐在對面。
漢以左為尊,這潘烈,真不當人子。
自從何進當上大將軍后,就是三公也要給他面子,他何時受到過如此侮辱,他差一點就想掉頭就走。
哼!何進冷哼一聲,最終還是坐了下來。
就這么走了,不顯得我何進氣量狹窄。
而且惡了潘烈,以后神農教的仙米、仙桃難道就不吃了。
何進可以不吃,他家里的老太爺,老母親,親戚叔伯們都需要的啊。
袁氏等世家,為什么進攻神農祖地,還不是為了想將這些寶物掌握在自己手中。
何進為什么不阻止,因為他也想試探一下神農教底蘊。
神農教若是被袁紹他們攻破,那里面的好東西,怎么少得了大將軍府的好處。
若是敗了,損失的也是世家之軍,與他何進何干。
包括孝帝劉宏,也是這種想法吧。
潘烈見何進坐定后,微微一笑,言道:“今日烈請大將軍前來,是想問大將軍如何看待這大漢將帥院?”
何進腦袋中一萬只草泥馬飛過,成立這將帥院不就是為了分走我大將軍的兵權嗎?
我怎么看,我怎么看著都是在胡搞,朝廷大臣不支持,九州各大世家、豪強不支持,他們不過是等著看劉宏的笑話而已。
如今招兵招了半月,僅僅千人加入軍隊。這千人,大半都司州一帶的神農教教民。
神農教教民?何進突然想到什么,面露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