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捐助(2)
“都記好了。”
許大茂剛才沒喊他名字,這讓閻埠貴也很高興,至少不用丟面子,把記好的名字挨個念了遍,其中除了易中海十倍,傻柱兩倍外,其他三個都跟許大茂出的一樣。
“要不然按個手印吧?”許大茂怕他們反悔。
“這不用,咱院里開會決定的事兒,向來是沒有人敢不遵從,不用我,單你一大爺和二大爺就不同意,”
“您說是吧?老劉、老易。”
閻埠貴如今置身事外,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聽許大茂話音,順勢就逼劉海中和易中海表態。
這時候院里人也都看出來不對勁了,聽許大茂這語氣,還要讓人按手印,拿的東西指定少不了。
易中海、傻柱和劉海中當然也感受到了,但已經被許大茂被駕上了房頂,沒人遞梯子,這可沒法下來。
“行了,既然三位大爺都這么說了,也就不用按手印了,到時候,有不遵從的到時候我找您三位。”
媽,去把咱家的秤桿子拿出來,順便把我那五十斤棒子面給提出來。”
“得嘞,兒子!”
“我也去。”
許爸說一聲也屁顛屁顛的跟了去,沒有比這么拿出來更有面子的出場方式了。
等許爸提著沉甸甸的面布袋,許媽拿著200斤的小桿秤出來的時候,易中海的臉上已經看不出人色,幾乎約等于假死狀態。
另外幾位也好不到哪去,傻柱得拿100斤棒子面,作為廚師,他一個月的定量也才32斤,都不夠他一個人吃的,根本存不下糧食,讓他拿100斤棒子面,除非去食堂里偷。
二大爺和另外兩個小伙也吊著苦瓜臉,50斤他們也沒有呀!
“來吧,三大爺,先把我這袋兒過過秤,五十斤看夠不夠量。”
許大茂把秤遞給驚掉下巴的閻埠貴,從院兒里找了根棍兒穿過繩扣,兩人胳膊往上一架。
三大爺把下巴頦合上,認真撥動秤砣,又數了數秤芯,抬頭大聲唱到:
“五十市斤,高高兒的欸!”
“您可瞧準了。”
“包準!”
“得嘞,這棒子面可就交給您了,三大爺,把它送給有需要的人吧。”
“行,我來幫大家統計過秤算賬,我家雖然沒有糧食,我這也算出力了。”一大爺樂呵呵的自言自語道,心想自己運氣好算躲過一劫。
許大茂拍拍手上的灰塵,環顧四周,一百來號人靜悄悄的看著他,沒一個敢吱聲。
這一刻,整個四合院已經被他的氣場所籠罩!
“怎么了,規矩已經定下,三大爺本子上記好了賬,剛才跟爺們兒比劃的人都別愣著了,回家找糧票,抬糧食去吧,順便看看有沒有老鼠洞沒發現的,說不定還能掏出來兩捧來。”
“大茂哥,我把五十斤棒子面換成同等價的錢行不行?”一個跟他對賭了的小伙兒腆著臉說道。
“你覺得呢?”
許大茂露出一臉人畜無害的笑容,只看的人心發慌,小伙訕笑了下不敢再吭聲。
“你們其他人也別干看著呀,一大爺說的沒錯,秦淮茹家孤兒寡母的也不容易,我拿出這么點糧食,也算給你們起了個頭,沒多有少,都別空著手,多少給捐點吧,以后日子還長,棒梗長大了會念大家伙的好的!”
沒跟許大茂對賭的人松了一口氣,瞬間都活躍起來,七嘴八舌互相商量著捐多少合適,大部分都認為不用多捐,一兩斤意思一下得了。
光一大爺、許大茂他們湊的八百來斤,就夠秦淮茹家吃到過年了,如果再加上秦淮茹每月發的定量,和工廠補助的一些,省點吃兩年也夠了。
其他人一離開,可就只剩幾個主角了。
賈張氏兩眼放光,扳著指頭算著自己家能得多少糧食,許大茂給爭到的八百斤,如果再加上其他二十來戶,一家不多算五斤夠了,這就九百斤了,要她們娘兒幾個省著吃,都給棒梗的話,估摸著能吃到他上初中了。
秦淮茹還沒從震撼中回過神來,這怎么就多了這么多糧食?許大茂這么幫自己圖什么?他又哪里來的那五十斤棒子面?還有易中海他們會心甘情愿拿出來嗎?一大堆問號在她心里盤旋。
“怎么著?一大爺,還真得請幾個小伙子去你家抬呀?”許大茂一點不留面子,逼著他表態。
傻柱他們幾個也都看著一大爺,等著他討價還價了,自己也好開口,特別二大爺,不住的給他使眼色。
“行了,許大茂。”
易中海陰沉著臉,耷拉著腦袋,再也看不出剛才開會時的意氣風發,猶豫了半天才下定決心開口道:“五百斤我真拿不出來,要不然換成兩倍的錢。”
“別,兩倍也才40塊錢,只有您半個月工資,我這50斤糧食都比你那錢珍貴!”
許大茂立馬拒絕了他這不切實際的想法,眼珠轉了轉說道:“這么的吧,500斤棒子面,您一個月省省嘴,緊緊褲腰帶,湊個20斤出來,分兩年零一個月付清,可以了吧?”
“20斤也難,10斤吧,我五十個月結清。”
易中海這會兒也講究不起來了,骨氣丟一旁,索性跟許大茂開始討價還價,他心里算了算他跟老婆子每月的定額和口糧,能一個月能剩下來10斤算不錯了。
“五十個月太長了,這么的吧,你拿25塊錢出來,頂掉260斤棒子面,剩下240斤分兩年付清,成就成,不成就拉到。”許大茂也不再跟他啰嗦,咬定了不讓他還價。
看實在沒辦法,易中海只好勉強點頭同意,回屋里取了25塊錢,提了10斤棒子面,過秤后在三大爺記賬本上簽字。
一大爺定下來,其他人自然也逃不掉了,都是錢和糧食對半開,傻柱拿出來兩塊五毛錢,剩下的五十斤棒子面分十個月結清。
二大爺和另外兩個小伙,一人一塊兩毛五,剩下25斤五個月結清。
其他取糧食回來的街坊鄰居也都回來了,看樣子都是商量好的,一人端個升子,升子里平平的盛著一斤棒子面,只少不多。
由于低于期待值太多,這讓賈張氏心里暗罵不已,當然面子上還是客客氣氣的。
賈張氏拉著棒梗,秦淮茹抱著槐花,向對她們施以捐助的人,感謝的話兒說不停,
“太感謝了,你們都是好人,菩薩會保佑你們的!”
“張大媽,東西也給您了,能不能別讓東旭哥晚上去找我。”傻柱擠過去說道。
“成,傻柱啊,咱以后還是好街坊,傍晚是張大媽不對,在這兒給你道歉了,那以后那剩菜…?”
“我還給您家帶回來。”
“行行,那可太感謝了,好孩子,你東旭哥會保佑你的!”
許大茂看著這熱熱鬧鬧的場景,突然有些意興闌珊,到也不是覺得糧食不是給自己,白忙活一場。之所以這么做,只是因為興致來了,看著一大爺和傻柱他們不順眼,可以說是純粹的為了打擊報復。
至于今晚的大贏家的秦淮茹她們婆媳,許大茂到也沒在心上,按照許爸的理論說起來,她家里的矛盾和生活質量已經是社會最底層,最起碼是住在負三層了,那里還有值得自己嫉妒和眼紅的地方!
還有另外一點,今天秦淮茹家得了這么多糧食不假,但大出血的幾戶,除了傻柱外,能不對她家有間隙么?
特別是易中海,五百斤棒子面,五年的負債,別說樂意不樂意,單一大媽就不可能給秦淮茹家好臉色看。
這么多糧食,都供給你一家,其他街坊鄰居能不眼紅?
只怕以后秦淮茹家在院里的處境,不一定比之前強到哪去。
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這件事,對于秦淮茹家是好是壞,以后她就知道了。
而讓許大茂覺得沒意思的原因,主要是覺得這年代普通人訴求真的簡單,全都是為了吃飽肚子。對于吃以為的生活品質,更沒有什么奢求。
(題外話,按照現實來寫的話,60年正是三年大饑荒,糧食最困難的時期,別說普通人,就連一些高干子弟都每天都吃不飽。主角沒有金手指,過去了更難熬,想了想,還是沒有去遵從現實背景,不然這捐助的情節不可能發生。)

要好好吃飯吖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