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技術革新
其實當年徐風也曾經嘗試制造高強度的鋼鐵。
可惜隔行如隔山。
他對于鋼鐵的了解,無非是堆起個大爐子,往里加火,然后鍛打鐵礦。
至于更深的各種技術,實在是知之甚少。
因此,他雖然知道火銃、火炮、蒸汽機等各種科技的制作之法。
卻受限于鋼材的原因,一直沒辦法再現。
如果用這個時代的鋼鐵強行制作火銃,不僅質量得不到保證。
可能連著打幾銃,反而會直接炸膛。
到時候別說依靠科技碾壓,反而會把自己人個個炸破相。
至于火炮那就更別說了。
連近代不少火炮都偶有質量不過關,點完直接炸膛的情況。
到時候一炮轟出,對方還沒怎么樣。
自己的大軍就已經被炸的七零八落。
“你是說,你們墨家已經掌握了這種奇鋼的制作之法?”
錢易點點頭:
“沒錯,此鋼具有多種變種,或柔或韌,或強或堅,只需要在參雜的成分之中稍加變動,即可達成目的。”
被錢易這么一提醒,徐風也回想起自己一知半解的理科知識。
各種品類的合金或鋼鐵,往往是參雜了不同元素進入,才會顯現各種不同的性能。
單純一種鋼鐵,哪怕再堅固,也沒辦法符合整個工業化進展的推動。
“多謝,此物對我大有幫助。”徐風興奮的笑道:
“未來天下萬民若再無困厄之苦,那便要記你墨家一大功。”
錢易也沒料想到徐風竟然如此重視墨家的奇鋼。
畢竟這種鋼鐵也只有在墨家機關要害之處,才有真正大用。
若是給了凡夫俗子,最多也就是鍛造所謂的神兵利器。
不過是爭強斗勝,依憑庶人劍,斬斷脖頸,剖裂肝肺。一旦身死,與國事無益。
但看徐風如此驚喜,錢易也是不由得好奇起來。
莫非徐風真的能將此物用出別樣的風采?
…………
時間眨眼已過了數月。
冬季眼看要過去,到了春天來臨,萬物復蘇的時節。
曹操正在相府廳堂之上,感受著火爐中的暖意,一臉笑意的對著廊下說道:
“若是真如你所說,你當記一大功。”
“本相必將上表陛下,為你加官進爵!”
廊下一名麻衣男子,相貌平平無奇,身材瘦小。
此時正跪在曹操面前,面露激動之色。
他名叫馬鈞,本是一名普通匠人。
只不過天生聰慧,對于器械制造和各種發明,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
當初曹操興建大量染布坊,然后又染出大量壞布,導致虧損了數之不盡的錢糧。
隨后曹操便在麾下廣納奇人異士,讓他們研究這偷學而來的工藝到底哪里欠缺。
又如何將這些染壞的布恢復原樣,減少損失。
經過再三的失敗之后,眾人皆以為此乃異想天開,絕無可能。
就連曹操自己也覺得此事過于艱難。
若論奇思妙想,弄這些奇巧之事,世間恐無人能與徐風抗衡。
但就在前兩日,馬鈞經過長久的鉆研和反復實驗。
終于破解了染布之法的缺陷所在,甚至借此改良了紡紗之法。
原本漢朝之時,織布紡紗,需要用單錠紡車,將雜亂無章的毛、棉、麻、絲等纖維紡成線。
換句話說,每名工人需要腳踩踏板,或者是手搖轉輪,方可慢慢轉出一根紗線。
功效又慢,所耗費的時間又長。
因此幾乎所有身處閨院的已婚女子,平日里最多的工作便是在家紡紗,依靠紡紗賺來的錢補貼家用。
但馬鈞經過研究,發現這紡車乃是單錠,相當于每次只能紡織一根紗線。
能否加以改良,將紡車改為多錠。
如此效率定然能提升多倍,產量飛速提升的同時,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因此,當馬鈞將改良之后的多錠紡紗機獻上,立馬便讓曹操為之大喜過望。
此物將原本的單錠紡紗,改良為了六錠紡紗。
一人腳踏,便能同時紡出六根紗線。
奇思妙想,令曹操也是贊嘆不已。
“汝之才能,更勝徐風百倍!”
“吾失徐風,又得馬鈞,真乃蒼天庇佑。”
馬鈞恭敬的說道:
“我經過萬次試驗,多虧丞相福祉庇護,我方才領悟到那布匹掉色,多是缺少一味強酸。”
“強酸遇到高溫,方可幫助布匹染上顏色,難以掉落。”
曹操也沒弄懂什么叫強酸,也不懂為何需要強酸加高溫才能讓布匹不掉色。
但當年徐風在他帳下之時,依稀也是這般光景。
他只需選擇相信對方,徐風便能馬到成功。
搖了搖頭,曹操不由得從回憶中回過神來。
卻是嚇壞了馬鈞,還以為曹操搖頭是對他之前的表現不滿。
“丞相恕罪,是小人失口亂言,還請丞相恕罪。”
曹操連忙擺擺手:“無妨,只是吾想起一些舊事,一時感概罷了。”
“你速速將紡紗新機制作之法,繪成圖本。”
“一一教于我許都的工匠,由他們批量生產。”
“夏季來臨之前,我要徹底擠垮新野前來的商隊。”
…………
半月之后,新野。
“錢先生,如此便可利用水力來幫助百姓完成各種粗重工作了吧。”
此時,徐風正和錢易站在江邊,端詳合他們二人之力研發出來的水力器械。
湍急江水帶來的沖擊,帶動機關運轉,替代各種需要人力的工作。
舂米,磨面,甚至替代人力來捶打鐵礦。
實際上,利用水力的各類機械,早在百年前便已出現。
但大多數效率極低,而且有著種種限制,難以通用。
但錢易的到來卻是解了徐風的燃眉之急。
隨著錢易的到來,屬于錢易背后那一派的墨家弟子,也都陸陸續續前來新野。
雖說并未光明正大歸屬劉備,卻也能幫助新野進行各種精密的匠人工作。
徐風只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再輔以僅存一部分零零碎碎的印象。
墨家弟子們便能群策群力,利用徐風的構想來徹底落實。
終于讓水力器械得以發展,完成了今日的成果。
“請問徐子,此水力之物固然便利。”
“但其只能在江邊使用,頗為不便,為何您執意讓我等研發此物?”
其實錢易提出此問,也在徐風的預料之中。
古往今來,但凡普及大眾的創新,無一不是解決了某種問題,或者是極大提升了效率的器械。
而徐風執意研究的水力機械,限制性太大,實用效果頗受局限。
與以往他所拿出的各種新鮮玩意,簡直是大相徑庭。
但徐風卻是重復了一遍錢易提出的問題。
“你剛剛說,借助水力之物,只能在江邊使用?”
錢易稍加思索,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意見。
“雖說風力也可借用,但卻消耗更為巨大,所需的環境要求更是苛刻。”
“而且風力時有時無,效率過低,實在是入不敷出。”
徐風并沒有直接向錢易解釋。
而是請他來到一旁的棚子里品茶。
“先飲一杯清茶潤潤嗓子吧。”
兩人坐下,徐風淡淡的看著一旁正在燒熱水的水壺。
而錢易則是心不在焉,根本喝不下什么茶水,只顧著再三催促。
“徐子,還望您不吝賜教……”
但徐風依舊是緊盯著眼前不斷冒氣的水壺……